浑水摸鱼、断章取义、造谣抹黑这些手段,还能害得掉多少新能源车企呀?
9月12日,央视财经最新播出,揭露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的黑公关内幕。
这些人为了黑掉汽车厂商,真是搞得花样百出,毫不留情。
水军来了,黑嘴的言论就像洪水般铺天盖地,刷屏不停。
AI捏造谣言,拼凑假料满天飞。
虚假评价,收了钱就帮忙说好话。
就算是那些资金雄厚的汽车厂家,也难免会遇上“吃亏”这一回。
有一家企业光是半年时间,就赔掉了28亿,不光这样,蔚来的总经理还自己爆料,说被一些“黑嘴”给怼了。
这次有意图、大规模地针对国产新能源车厂商的造谣行动,到底是哪个在幕后操控的呢?
他到底有什么底气,敢跟各位大佬硬碰硬呢?
悬赏
实际上,遇到网络水军,就连市值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汽车制造企业也束手无策。
早在2023年,长城汽车的副总裁傅小康就曾毫不留情地批评过这个现象。
有些人利用舆论工具,一旦出现不利的消息,水军立刻赶到现场进行封堵。
就算是电池起火,也有人说成是车主自己点的火,真是挺离谱的。
到底是谁在操控舆论,这个还真说不清楚。
可是它只顾自己立场,就算了,还得顺带搞点别人。
被某个品牌的水军大规模抹黑之后,那年3月,长城汽车竟然不怕花钱,放出高达1000万的“悬赏计划”,全方位公开了网络举报的途径。
别的车企可也是遭殃了,为了遏制那些黑公关,大家都出大招,开出不少金钱诱惑。
极氪法务部发了个声明,悬赏最高500万元,专门找“黑公关”还有网络水军的线索和证据。
比亚迪法务部门也发布公告,对提供有价值线索的人,奖励金额从5万元到500万元不等。
在9月12日,就连不上热点的上汽荣威也开始公开征集黑公关线索,奖励最高能拿到500万。
这些企业花这么大劲找线索,主要是为了搞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搞事情,保护自己品牌的名声和利益,避免不良信息扩散影响销售。
相比网络水军带来的损失,这点钱根本不值一提,都不够塞牙缝的。
4大车企
9月12日,央视财经报道了四家车企的情况,那场面真让人震惊。
先说蔚来汽车吧,报道里提到那些在网上传的关于这品牌车子自燃的两段视频,全部都是假的。
第一段视频其实是在国外拍得,被人“移花接木”改成了蔚来汽车的样子。
第二个就更夸张了,完全是AI搞的,还带着那个AI的水印呢。
就这么“脑袋空空”的视频,也能在网络上掀起一阵波浪,让网友们一边嘲笑一边乐得不亦乐乎。
李斌董事长在沟通会上提到,每个月会投入大约三五千万,用于打压他们的水军,资金都来自同一批人。
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这次报道里提到,黑蔚来的水军每个月大约有15000条,光是上半年就带来了28亿的亏损。
也就是说,28亿呢,得卖7万辆新款ES8才能回本,或者说得多发7000万股股票才行。
企业拼尽全力,都比不过水军一根网线随便乱刷。
更让人觉得无奈的是李斌面对这些“黑嘴”,也只能无可奈何,别人被揭穿了还直接说“我赔钱给你”。
一条虚假消息对品牌造成的伤害根本难以估量,花钱补偿也只是九牛一毛。
就算是蔚来这样低调点的品牌,半年来也因为水军问题亏损了28亿,可想而知那些正当红的小米,又经历了什么样的折腾。
到2025年上半年,仅凭能查到的,就有大约40万条关于这个企业的流言蜚语。
阅读量都跑到几百亿了,这给车企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
接受采访的那四家企业里,除了蔚来和小米之外,还有小鹏和深蓝,这两家也都为网络水军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
只是因为这些黑公关手法多得让人捉摸不透,线索也难以查到。
就是谁充值得多,就捧谁,然后又黑别人品牌。
官方披露的一起黑公关团伙,23个人一共搞了2亿的“绩效”,相当于每个人赚了1000万。
比起造车盈利,这事要轻松得多。
只要雇主一出手,这些黑公关的动作马上就会开始。
首先编造负面稿件,然后传到各个账号手里,再接着就是水军刷评论火起来。
上万个水军账号,要想一下子全部清理掉,真是太难了。
更高水平一些的方法,就是博主收钱帮忙,表面上宣称是测评,实际上却是在制造负面评价。
其中那个散布谣言说小米汽车碰撞后会断电,车门打不开的博主“翔翔”,就算是很典型的一例了。
一些自媒体或者公众号会搞出虚假的榜单,吹嘘某些品牌的销量突然暴跌,故意沽名钓誉,贬低那些品牌。
这些自媒体一般一条广告的报价是几万元,可一旦踏入“黑测评”,价格却能飙到百万,也难怪有人甘冒风险去试水。
更隐秘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呀?
有些黑公关在暗中搞事情,污染各个平台的搜索和AI大模型的数据库,把一些自己或者别人做的事往想“黑”的品牌头上推,搞得挺复杂的。
不过俗话讲得好,要想别人不知道,除非自己没做过。哪些该受的惩罚,虽然会晚点,但总会来。
打击
4月18日,极氪法务部在官方发布公告,认为某自媒体对极氪进行侮辱和诽谤,法院刚刚作出了一审判决。
被判公开道歉,赔偿经济损失30万。
9月12日,小鹏的法务部门也传来好消息。
那家反复用不同账号散布不实消息、抹黑他们的公司,被法院判决必须删除视频、公开道歉,还得赔偿经济损失。
之前那个虚假评价小米的“翔翔”,早就被抓了,至今还没有听说放出来的消息。
像这样的大V博主多了去了,水军横行,已经到了得出手整治的份上了。
以蔚来半年亏损28亿算起,小米、理想、小鹏这几家车企一年下来合计会亏掉多少呢?
是百亿还是千亿呢?
国产新能源车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这些黑公关的背后可能是国内竞争对手搞的,也可能是“外部”势力在搅局。
无论是谁,咱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都不能让网络上的黑嘴、黑公关给搞乱了,不能让他们破坏掉咱们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天前,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个部门共同发布了一份通知。
针对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顿行动,显得特别引起重视。
雷军也亲自转发了央视财经的这篇报道,呼应了六个部门的行动安排。
没料到的是,评论区里竟然冒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有人嘲讽他“贼喊捉贼”,又有人质问他不专注做产品反倒一心搞营销。
有人还打趣说他可能又要瘦了百分之多少,带点讽刺的意思,笑料十足。
要是真的有人这么说,表达的其实是用户的心里话,企业若能谦虚听取,肯定会有所收获。
可真让人担心的是,他们也可能只是黑公关的一部分罢了。
中国企业嘛,赢在质量上的角逐可能会遇到挫折,但绝不可以在网络黑公关的攻势下倒下。
结语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琳琅满目,各家车企纷纷展现拿手绝活,既推动了行业向前发展,又让咱们消费者有了不少好选择。
咱们都知道,君子爱财但要取之有道,别搞那些不光彩的手段,也别再搞些“黑公关”之类的招数, градуйте心里有数就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