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迎来爆发:政策加码、技术升级,新能源车为何成香饽饽?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街道上绿色车牌的车越来越多了?如果你是今年买的车主之一,那很可能也赶上了这波车市崛起的热潮。

中国车市迎来爆发:政策加码、技术升级,新能源车为何成香饽饽?-有驾

刚过去的9月,中国车市交出了一份破纪录的成绩单:当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27.6万辆和322.6万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换句话说,每分钟大概就有700台新车从工厂里开出来,700辆车被交到车主手里。不仅总量震撼,增速也亮眼,月度同比增速一口气保持了五个月10%以上。就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也感叹:“车市表现真不错,直接干到历史最高!”

这其中,新能源车无疑是最大的“贡献者”。一看数字,9月卖出去的160.4万辆新能源车,不仅占比达到49.7%,而且今年前9个月它们的累计销量就已超过1100万辆,同比去年大涨了30%以上。也就是说,买车的人里几乎一半都选新能源了,这在几年前是想不到的。

中国车市迎来爆发:政策加码、技术升级,新能源车为何成香饽饽?-有驾

以旧换新,政策“送钱”,新能源车抢红利

其实现在大街上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不全是因为环保意识觉醒,政策对这些车可是下了狠功夫。

中国车市迎来爆发:政策加码、技术升级,新能源车为何成香饽饽?-有驾

你可能没注意到,今年的“以旧换新”政策火力全开,愿意把家里那台风吹日晒的旧车报废或是置换掉的车主,可以领到实打实的福利。具体来说,要是你报废车换的是新能源车,最高能拿到2万元补贴,换个别的也有最高1.5万元。再加上地方补贴和车企的优惠,能省好几万块,简直比任何网红打折还“香”。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政策期满前,这波红利预计能促成1200万辆车完成以旧换新,直接带动1.7万亿元销售额。更有意思的是,有补贴的人里,超过60%都选了新能源车。您品品,这相当于硬生生把燃油车市场腾出来的份额,直接转化成了新能源车的新动力。这还不提拉消费、增信心、带就业的多重效果,真是个“一箭多雕”的好政策。

中国车市迎来爆发:政策加码、技术升级,新能源车为何成香饽饽?-有驾

车展就像办狂欢节,买车的热闹劲儿真足

“9月车展,你去了吗?” 想象一下:偌大的场馆里挤满了人,耳边是测评员带劲的讲解、品牌代表热情的介绍,还有AI虚拟导购满屏地刷屏推荐。车展现场,送礼品的展台排着长队,“拍张照送个盲盒”“试驾免费领折叠椅”……连小米汽车“首秀”,展位挤得连空气都变窄了。

中国车市迎来爆发:政策加码、技术升级,新能源车为何成香饽饽?-有驾

这不是普通的热闹,更像是厂商们联手策划的大型“节日”。以齐鲁秋季车展为例,100多个品牌带来了上千款车,连比亚迪都拿出3000平空间展示全系车型,特斯拉、理想等大牌更是借机扎堆发布新款,什么Model Y长续航版啦、仰望U8啦,看得人眼花缭乱。

厂商这一波组合拳效果显著——“政策托底+新品上市+线下车展”三重助力,结果就是很多车主直接现场下单。如今忙翻了的是4S店,车展结束后他们都得连轴转。

中国车市迎来爆发:政策加码、技术升级,新能源车为何成香饽饽?-有驾

不卷价格卷技术,车企从“小聪明”转向“大手笔”

这几年,车企日子其实不太好过。你也许听说过,前两年的车市价格战打得有多激烈。为了抢市场份额,各种大降价优惠层出不穷,但这也让整个行业的利润率跌到谷底,2022年只剩3.9%。

中国车市迎来爆发:政策加码、技术升级,新能源车为何成香饽饽?-有驾

但今年不大一样了——车企开始“心气儿高”了。今年《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出来后,“别打价格战”成了新的行业标配。大家都在冷静下来思考,开始转向拼技术。比如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华为的ADS 3.0算法,还有800V高压快充平台,这些核心技术就是车企们新的“吸粉法宝”。有的车因为配了L2甚至L3的高级自动驾驶功能,起售价直接高了一档,但提高的技术附加值也让消费者买得值、买得放心。

更给消费者安心感的,是国家对行业质量的严格管理。工信部正在修订相关标准,比如提高新能源车的的生产要求,严管电池改装等乱象。硬措施一出,买车人就知道,买车再也不是“便宜就好、能开就行”了。

中国车市迎来爆发:政策加码、技术升级,新能源车为何成香饽饽?-有驾

外销+内需双爆发,中国车这局稳了

说完国内的红火场景,咱再看看“带货全球”的好消息。单单9个月的时间,中国汽车出口量就达到了49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高达175.8万辆,同比激增了89.4%。泰国、巴西这些地方,比亚迪都已经投了厂房直接本地化生产了;长城瞄上了中东市场,不光出口,还特别量身定做右舵版车型,居然还能多加价40%。

显然,中国车不仅仅是赚了“量”,而是开始往“质”上狠推了。曾经靠性价比取胜的日子过去了,现在的新能源车带着中国品牌专属的智能和工艺走进全球市场,车主们除了买个车子好用,还有点“你不懂这技术,不配和我聊”的意思。这个内容量,足够让中国车更有话语权,开始比拼话事水平。

这些亮眼的成绩,让人对今年的车市更有信心了。3230万辆的年度目标,其实并不是梦想,毕竟随着政策落地、消费持续释放、技术不断创新,“金九银十”的好日子,也许明年还会更热闹呢!

我还想说个个人观察。上周末和朋友聊天,他说换了新能源车后,家里那位的环保严选过滤壶就没买了,说是“都为环保贡献一份力了,咱也安心喝市政水”。听得我心里直乐,转念一想,可能也真心希望咱们的车市拼技术拼环保,不再拼人心疲惫的价格战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