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公里续航跌破10万大关!2025年7月最便宜三款电车终结里程焦虑

600公里续航跌破10万大关!2025年7月最便宜三款电车终结里程焦虑

程序员李铭凌晨蹲在充电站刷朋友圈的照片,成了当代电车用户的集体自白。

“标400公里,实际250公里就心慌”——这种焦虑正在被三款新车碾碎。

五菱。零跑。吉利。

它们用10万出头的定价,塞进600公里实测续航。

电池成本跳水是核爆点。

磷酸铁锂电芯价格两年暴跌33%,跌破0.4元/Wh。

69度电池包成本从4.14万骤降至2.76万。

省下的钱?车企全砸进续航军备竞赛。

01 价格屠夫亮刀,续航虚标终结者

· 五菱星光EV:10.58万置换价捅破天花板

69.2kWh神炼电池硬得很。

钢针穿刺五面不起火——新国标24项安全测试全过。

CLTC标610公里。实测560公里。达成率92%。

20分钟快充300公里。便利店买杯奶茶的功夫。

后排能跷二郎腿?2800mm轴距塞进4.8米车身。

关窗瞬间静音。四门双层玻璃+50处声包。图书馆级静谧只卖B级车零头。

· 零跑B10:12万把激光雷达打成白菜价

续航老实得可怕。

600公里续航跌破10万大关!2025年7月最便宜三款电车终结里程焦虑-有驾

标600公里跑出582公里。达成率97%——比某些豪华品牌多榨出70公里。

高通8295P芯片+128线激光雷达下放平民车。

跨层记忆泊车。高速领航。通宵加班还能把前排180°放平当床。

得房率87.4%。网约车司机午休神器。

· 吉利银河E5:12.38万造移动育儿舱

续航530公里少70公里?换来了极致舒适。

悬架调得像踩棉花。过减速带不震醒熟睡孩子。

2750mm轴距后备箱——儿童座椅+婴儿车+买菜车三件套轻松塞。

快充半小时补300公里。超市采购完电已满。

02 价格战背后,消费逻辑的生死逆转

乘联会数据撕开真相:2025上半年新能源车降价力度达12%,但6月骤降至10.4%。

不是车企仁慈。是战场转移了。

安全(85.7%)、价格(71.6%)、续航(68.9%)——用户决策三座大山。

当针刺电池普及到10万车型。当家充电价每公里仅0.03元。焦虑自然蒸发。

合资品牌正在溃败。

一季度自主新能源销量暴涨16.2%,合资暴跌15.1%。

五菱们用成本优势绞杀:电池每降1分钱,车价砍500块。

600公里续航跌破10万大关!2025年7月最便宜三款电车终结里程焦虑-有驾

03 续航自由的蝴蝶效应

李铭们的生活正在重构。

通勤80公里?从三天一充变成周充族。

充电自由带来更狠的连锁反应:

· 快充站排队减少42%(高德2025Q2数据)

· 家庭桩安装量环比激增28%

· 甚至改变出行半径——周末跨城游订单涨65%

那些嘲笑“电车只能买菜”的人沉默了。

五菱车主实测:满电从杭州开到合肥。服务区吃碗泡面补能200公里。

尾声:油车的黄昏钟声

当600公里续航成为10万级标配。

当电池安全通过最严酷穿刺考验。

当充电速度追上咖啡冷却时间。

油车的护城河正在干涸。

乘联会崔东树看得透彻:“精明的消费者,早已用钱包投票”。

李铭卖掉油车时算了笔账:每年省下1.4万油费。五年够买辆新电车。

这场技术普惠尚未终结。

业内预测:2026年700公里续航下探8万区间。

就像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

当补能焦虑成为历史。真正的出行自由才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