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销量破纪录,端午长途亏电引争议,业内直呼微妙

隔着车行玻璃,我听见维修师傅和财务唠叨,这年月,电比油都便宜得不大靠谱。有天在小区门口碰到楼下老胡,他手里提着早点,两只脚还踩着头天刚洗干净的比亚迪,“你说,这增程混动,啥意思?为啥这么火?”老胡话多,我也懒得细讲,总归和咱们用啥烧开水一样,便宜呗。可便宜,真便宜吗?油和电到底谁合适,走到头还是得琢磨账本和脚下路。

增程车销量破纪录,端午长途亏电引争议,业内直呼微妙-有驾

表面上看,现在家用充电桩还三毛钱一度电——味道不对吧?电厂一吨煤便宜,但捣鼓成电,能剩下的度数早不如原来的油划算。那些电表下的亏损、线路的损耗,师傅嘴里叨咕着“要不是补贴,度电一块五都少算”,他说厂家敢让咱用户真掏一块五一度,保准一礼拜就有人骂娘。电车、增程车的优势仿佛有点不牢靠。我表哥那头就不信这个邪,做电力生意的,说发个电可不简单,输送、变电、都要钱,这还不算管理费用。

有些技术八卦,在群里传得也怪。比如说长城新揍出来的HI4-Z混动,能咋样?销售和群友文哥嘴里混叨来混叨去,意思大概是:HI4-Z用三档变带箱,号称比单档还短三成,轻了两成,发动机据说能全程直连驱动,剩下的力气边跑边发电。不像一般增程式死板地光发电做主。有人说这是现在最像正宗混动力的玩法——反正保险公司理赔的时候,这种复杂变速箱一坏,师傅都得念两声羞。

增程车销量破纪录,端午长途亏电引争议,业内直呼微妙-有驾

再绕点路回头说,啥叫能源价格倒挂?卖电还卖不过原来的煤油气价,这就稀奇了。“二次能源,没个谁真提醒,老百姓觉得便宜,把补贴算进去,一刀切说省钱。要真把工商业电价摊开,啥混动车都站不住脚。”老胡的朋友负责区里电管所,小聚有次“喝茅台”顺嘴溜出这一句。

极端的说法,还有增程车前头全堆一起,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都杵在一个地儿,车头重,转弯急点容易推头。这毛病老司机嫌弃得紧。“要是电池搁屁股上点,前后轴能分均点,转弯少摆道,趟泥巴沟也不打滑。”一个修车的张师傅边给我换轮胎边这么抱怨,边上还嚷着“谁家还不懂这个道理呢,非得等洋人指手画脚?怪了。”

增程车销量破纪录,端午长途亏电引争议,业内直呼微妙-有驾

说起来,19世纪末的丽莎奶奶她家隔壁就爱提那台保时捷的老祖宗增程车。听得老人家夸,早在1900年,44节铅酸电池就能把车飙到130每小时,那会儿别说汽油机能跟上,马拉车都追不上。但这玩意终归在商业上泡汤。你问为什么?老胡眨着眼:“那时候电池太沉,绕着教堂一圈都能把马饿死,跑远了累自己。”

江湖里传言,一些冷门功能让这类车玩出花样。比方说,有台混动,据说能热泵空调,冬天进车厢,屁股底下能烤熟馒头了。还有群友说,某品牌增程模式能偷偷给家里的空调反充电,停电顶两小时,谁信?我有次毛手毛脚试过,差点把自己家保险丝弄跳闸。

增程车销量破纪录,端午长途亏电引争议,业内直呼微妙-有驾

车友群里,前阵子小谢说自己增程车亏电模式下,油门不踏深点,噪音倒不大,偶尔迟钝。发动机那亢奋声,怎么像三十年前老吉普突突突?他说理想、问界都这样。去年国庆去泰安,盘山高速亏电,被老婆嫌弃抖得跟钉子。原来嘛,满电和亏电开着其实两种性格,媒体嘴里夸的“无感衔接”,还是得看谁会开和谁挑路。

小城二手车市场上,增程混动的行情有点诡异。老梁说,“这类车,往外卖还行,都怕三年后电池掉价。新车主买走头一年乐呵,第二年真琢磨换电池可不是小钱。”有人传说,保险公司理赔电子部件慢半拍,修一回要等小半年配件,光电池回收那点补贴,哪够看?

楼下车友群里还有人讨论,厂家自己都没弄明白增程和正统混动的技术壁垒在哪,好多人误以为“两套动力=两种保险”,买了才发现噱头大于实惠。技术师傅不常说,这能源倒挂、配置花样、路况、价格变幻都跟走棋似的,你想到方了,他又反过来。

上个月端午节,隔壁小杨买了台增程混动,专冲早五点出城,堵车时还乐呵给音响发烧友放歌:“你看,这车用电动机带着,扬声器还省油——能听一上午Celine Dion,油灯都不见响。”跟邻居们吹牛吹到天黑,“混动这事儿,再贵总比以前那老帕萨特省心——起码下个月油卡能少充五百。”说是那么说,过了夏天,新政一改,电价调高一毛,估计车友群里又得闹腾半宿。

想归想,增程车的故事,最后都栽在生活里那些琐事上。老胡的早餐,师傅碎碎念的变速箱,小杨的油卡、群友的充电桩,谁的账本细,就得省着那么点小钱。传说19世纪的保时捷后人来中国看展览时感慨过,车还是得跑在自家路上,轮不到别人口诛笔伐。养个增程,到底是省事还是添堵,谁先琢磨明白呢——东头胡同那台被晒软皮座椅的问界都没琢磨明白,谁晓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