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名爵纯电新车7万多上市,库存悄悄去掉了
8月初那天,我在群里刷到上汽发了个新消息,说是名爵出了个纯电新车,价格只要七万出头。隔壁老王还开玩笑,说这造型有点像以前的派力奥。我心里一咯噔,还真有点像——不过细琢磨,派力奥和MG其实都跟南汽、菲亚特那堆事儿扯得上关系。谁能想到,这些年欧洲品牌兜兜转转,到最后都成了国产出口主力。
说起MG,不少人觉得它就是英国来的,其实背后故事比电视剧还复杂。罗孚汽车当年在英国算是老字号,成立时间可以追溯到光绪年间(1877),辉煌的时候旗下有路虎、美洲豹、Mini这些牌子。我爸年轻时还跟我吹过Mini,说英女王都喜欢坐那个小车。不过后来路虎卖给印度塔塔去了,Mini归宝马了。
中国买罗孚那阵子,有点乱:南汽拿下品牌,上汽拿技术,然后各自搞自己的事儿——南汽推MG,上汽做荣威。有一年我去南京看朋友,他说本地修理厂师傅常念叨:“意大利人合作不靠谱。”菲亚特和依维柯两张好牌烂在手里,还记得派力奥刚出来时,大街小巷全是广告,可惜没撑几年就没影儿了。后来广汽也试过接盘菲亚特,也是折腾半天收场。
再回头看现在,上汽把南汽吃进肚子,把MG和荣威整合起来,一通操作猛如虎,现在欧洲市场对MG还是挺买账的。有次群友自驾去德国,说当地租车公司不少都是国产MG车型,“开着省心,就是冷启动声音大”,他说。“不过配置倒挺齐全,加热座椅都有。”
最近产销快报出来,我翻了一眼数据,有意思:今年1-7月,上汽车批售239万辆,比去年涨15%。销售终端交付256.7万辆,高于批售量,也就是说库存正在往外清空。这种“去库存”操作听起来简单,其实对经销商来说压力小多了——我表哥就在苏州做销售,他前阵子抱怨库房压货太久,现在轻松不少。“只要不是压着几百台旧款,那日子就好过。”他嘴边常挂着这句。
顺便插一句,今年行业竞争是真狠,比亚迪、新势力天天打价格战,让传统大厂压力山大。尤其上汽车系,以前靠大众、通用稳稳赚钱,现在不得不拼命找突破口。我听维修师傅讲:“原来修合资的大众最多,现在国产新能源进场越来越多。”配件也变花样,有时候客户问空调滤芯怎么换,新款和老款型号居然不一样,“别搞错,要么装不上。”
2024年的财报一摊开,全公司营业收入6275亿,比上一年掉下来15%多;净利润更惨,只剩16亿出头,相比2023年的141亿简直断崖式下滑。一季报稍微缓口气,总收入1408亿环比涨29%,净利润30.2亿,同比又回升11%。这说明调整慢慢见效,但远没恢复元气。有次微信群聊,一个上海的同行感慨:“去年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32亿元,公司账面一下缩水,好多人年底奖金泡汤。”
至于合资板块,今年1-7月的数据让人摸不清脉络:大众销量还是跌,不过幅度很小;反倒是通用暴增19%,单月甚至翻番。这主要因为去年基数低,还有战略调整后的产品线焕新带动。不少销售私底下吐槽:“以前雪佛兰卖不动,今年突然抢手,好几个车型加价提车。”不过据邻居讲,新上的智能辅助系统偶尔会失灵,她自己遇到一次高速巡航莫名退出,“吓得赶紧踩刹车”。
养护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降价潮影响,用料缩水传闻越来越多。一位老司机分享经验:“现在的新款发动机机油尺短了一截,看着总觉得亏欠。”还有网友晒图说内饰塑料感重,不过实际摸起来并没有那么糙,就是视觉效果差点意思吧。
最后想起一个冷门细节,我家附近二手市场最近出现几辆早期进口版荣威,据摊主透露,这批当年走海关手续繁琐,如今却被新能源冲击得无人问津。他顺嘴嘟囔一句,“以后谁还认这个牌?都是新的电动车天下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零散分布于行业报告、微信群聊天及维修师傅口述等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