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破产,Jeep就与东风合资,18个月造电越野能行?

曾几何时,Jeep这个名字,在中国越野爱好者的心中,是何等神圣的存在?

它象征着征服,代表着自由,那方正硬朗的车身,那标志性的七孔格栅,无一不散发着荷尔蒙的气息。

然而,当广汽菲克那份破产声明公之于众时,笔者的心情,犹如被一记重拳击中,五味杂陈。

负债81.13亿元,净资产跌至-7.91亿元,这冰冷的数据,宣告了一个曾经年销超22万辆的越野巨擘,在中国市场轰然倒塌。

彼时,谁不曾为之扼腕叹息,认为一个时代就此落幕?

刚破产,Jeep就与东风合资,18个月造电越野能行?-有驾

但汽车圈的剧情,往往比电影还要精彩。

就在广汽菲克破产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仅仅三个月后,Jeep品牌的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便如同一位不甘失败的棋手,悄然落下了重返中国市场的棋子。

这究竟是绝地反击的序章,抑或是又一次豪赌的开始?

一个品牌,从巅峰跌入深渊,其原因往往错综复杂。

Jeep在中国的沉浮,便是一部典型的案例。

广汽菲克,这家诞生于2010年的合资企业,曾凭借Jeep在全球SUV市场的强大号召力,在2017年创下了22.23万辆的销售奇迹。

那一年,Jeep的车型遍布大街小巷,硬派越野的风潮席卷一时。

谁曾想,盛极而衰,竟是如此迅速?

销量数据不会说谎。

从2017年的辉煌顶点,广汽菲克的销售数字一路下坠。

2021年,年销量仅剩2.01万辆;到了2022年上半年,更是惨不忍睹,只有区区1861辆新车交付。

生产经营活动几乎全面停滞。

这是怎样一种断崖式的滑落?

笔者认为,这种快速衰退,绝非偶然。

刚破产,Jeep就与东风合资,18个月造电越野能行?-有驾

深究其内里,产品质量问题,无疑是压垮消费者信任的沉重砝码。

犹记得当年Jeep自由光等车型,变速箱异响的投诉此起彼伏,让无数车主备受困扰。

一辆车,若连最基本的可靠性都无法保证,再美好的情怀,再响亮的品牌,最终也会被无情的现实消磨殆尽。

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汽车,更是对品质的预期和对品牌的信任。

当这种信任被一次次辜负,市场的抛弃,便成了必然。

而更为致命的,是对经销商体系的竭泽而渔。

为了短期冲刺销量,广汽菲克曾采取疯狂压库的策略。

试问,将大量滞销车辆强行压给经销商,无异于将沉重的资金负担转嫁。

结果呢?

超过85%的经销商深陷亏损泥潭,最终引发了上百家经销商的集体维权。

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操作,不仅摧毁了销售渠道,更撕裂了品牌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纽带。

失去经销商的支持,品牌犹如折断了翅膀,如何翱翔于市场之上?

内部的矛盾与分歧,更是加速了广汽菲克的瓦解。

面对市场颓势,股东方Stellantis集团与广汽集团并非毫无动作。

2020年8月和2021年7月,双方先后注资40亿元,意图力挽狂澜,推行“振兴计划”。

然而,这笔巨额资金,并未能扭转乾坤,反而成了引爆内部矛盾的导火索。

2022年1月,Stellantis集团单方面宣布计划将合资公司持股比例提升至75%,此举未经广汽集团认可,立即引发后者公开反驳。

这场股权之争,彻底暴露了双方合作的深层裂痕。

仅仅六个月后,Stellantis便宣布终止合资,广汽菲克便走到了尽头。

这不禁让人想起古语有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内部不睦,又怎能抵御外部市场的风雨?

刚破产,Jeep就与东风合资,18个月造电越野能行?-有驾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画上句号。

Jeep品牌的“空白期”,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短暂。

广汽菲克破产仅三个月,Stellantis集团便开始谋划Jeep的电动化回归之路。

这次,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军力量——东风集团。

根据多方消息,Stellantis集团正与东风集团进行深度合作洽谈,计划基于东风旗下的岚图和猛士品牌技术平台,共同开发新一代Jeep电动越野车。

这被外界解读为一种全新的“合资2.0”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Stellantis集团将专注于Jeep品牌的核心魅力——造型设计与底盘调校,力求保留其经典的七孔进气格栅和方盒子造型等视觉DNA。

而东风集团,则将贡献其在电动化领域的核心优势,包括电机、电控、电池以及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

双方甚至计划将开发周期压缩至惊人的18个月,首款新车预计在2027年第一季度面世。

这样的速度,无疑展现了Stellantis集团对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与急迫。

刚破产,Jeep就与东风合资,18个月造电越野能行?-有驾

这番战略转向,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今年7月,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便已亲自率队访问东风总部,并试驾了岚图和猛士的车型。

此举无疑是为后续合作铺垫。

虽然双方对此合作事宜对外回应谨慎,东风集团表示“交流正在进行中”,Stellantis集团中国区则“不对传闻发表评论”,但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反而更增添了合作的真实性。

笔者的观察是,这种新型合作模式,标志着Stellantis集团在中国战略的根本性转变。

它从传统的股权绑定式合资,转向了更侧重于技术协同与资源整合的合作模式。

这是一种务实的选择,意在借助中国本土企业在电动化技术和智能网联方面的领先优势,为Jeep品牌在中国市场注入新的生命力。

毕竟,在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谁能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赢得未来。

尽管Jeep的电动化回归之路看似宏大,但其前行的道路上,荆棘密布,挑战重重。

一个有趣的对比是,在北美市场,Jeep近期宣布取消原定于2025年推出的角斗士4xe插电混动皮卡,并表示将重新聚焦V8发动机等传统动力系统。

Jeep品牌新任CEO鲍勃·布罗德福克甚至公开表态,经典的6.4升Hemi V8发动机将重新回归,此举明显是为了迎合北美传统越野爱好者的需求。

这种在不同市场采取截然不同策略的做法,不禁让人疑问:Jeep内部对电动化的决心,是否真的坚定不移?

这种战略层面的摇摆,会否影响其在中国的电动化进程?

与此同时,中国硬派越野车市场的竞争态势,早已非昔日可比。

除了Jeep曾经的“老对手”坦克品牌,如今更有猛士、方程豹、捷途旅行者等众多新玩家强势入局,各家都推出了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越野车型。

这些本土品牌,不仅深谙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更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拥有先发优势。

在这样一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Jeep如何才能脱颖而出,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刚破产,Jeep就与东风合资,18个月造电越野能行?-有驾

对于无数Jeep的老车迷而言,这个品牌承载着青春的记忆和对户外探险的向往。

然而,市场是残酷的,它不会为情怀买单,这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电动化时代,消费者更为看重的是什么?

是先进的技术、卓越的性价比,以及极致的智能体验。

Jeep若想凭借东风的技术实现“凤凰涅槃”,它不仅需要彻底放下过往的品牌光环,更要以谦逊的姿态,拿出真正的诚意与创新,去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

这场Jeep品牌的“复活之战”,究竟能否成功?

它能否在中国的电动越野市场,书写新的传奇?

2027年,当首款合作车型问世之时,市场的答案将昭然若揭。

笔者坚信,唯有深刻理解市场,勇于变革创新,方能在这激流勇进的时代,搏击风浪,再创辉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