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7月销量超21万台,CS75PLUS表现亮眼,品牌持续发力

最近汽车圈有个消息挺引人关注的,就是咱们的老牌国企长安汽车,公布了他们7月份的销量成绩单,一个月卖出去了超过21万台车。

这个数字一出来,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挺振奋的,说明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是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认可了。

不过,光看这个总数可能有点笼统,大家更关心的是,这21万台车里,到底都是些什么车在撑场面?

长安7月销量超21万台,CS75PLUS表现亮眼,品牌持续发力-有驾

特别是像长安CS75PLUS、UNI-V、逸动PLUS这几款经常在路上看到的“熟面孔”,它们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掏钱买单?

今天咱们就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专业术语,就实实在在地聊聊这几款热销车,看看它们到底好在哪,又有哪些地方可能不太尽如人意。

先来说说长安SUV里头的顶梁柱,绝对的销量大户——长安CS75PLUS。

这车现在可以说是满大街跑,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能见度非常高,很多人在考虑买第一台家用SUV的时候,都会把它列入备选清单。

它之所以能这么火,首先就是长相上特别符合咱们中国人的主流审美。

你看它的前脸,一个尺寸特别大的熏黑格栅,看起来就很有气势,配上那道连在一起的LED日行灯,眼神犀利,显得特别精神。

整个车身看起来又高又壮,线条很硬朗,给人一种很强的安全感。

车尾的设计也挺用心的,贯穿式的尾灯加上两边都有的真排气管,运动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总的来说,它的外观就是那种既能满足家用需要的大气稳重,又不失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精致,可以说是老少咸宜。

不过,也正因为这种设计风格比较“燃油”,有些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会觉得,跟现在市面上那些造型科幻的电动车比起来,它的科技感稍微差了点火候,看久了会觉得有点普通,跟同级别的其他国产SUV摆在一起,有时候会分不太清。

再钻到车里头看看。

CS75PLUS的内饰设计主打的就是一个实用和科技感并存。

一坐进去,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两块连在一起的12.3英寸大屏幕,视觉效果很震撼,感觉车里的档次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车机系统也还算智能,你可以直接跟它说话,比如“你好小安,我有点冷”,它就会自动帮你调高空调温度,还能在线听歌、导航,并且支持OTA升级,也就是说这套系统以后还能不断更新功能,不会轻易过时。

这对很多从老旧合资车换过来的用户来说,体验感是质的飞跃。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平时用惯了像华为鸿蒙车机或者新势力品牌那种丝滑流畅的系统,你可能会觉得CS75PLUS的车机在触摸反应速度和界面的流畅度上,还稍微有点差距,偶尔会卡顿一下。

而且有个细节让很多苹果手机用户不太满意,就是CarPlay手机互联功能,在一些中低配车型上是没有的,非得买高配才有,这就显得有点不够大方了。

长安7月销量超21万台,CS75PLUS表现亮眼,品牌持续发力-有驾

说到空间,这绝对是CS75PLUS最大的卖点,也是它能成为“国民神车”的关键。

它的车身尺寸在同级别里就算得上是大的,所以内部空间非常宽敞。

无论你坐前排还是后排,腿部和头部空间都绰绰有余,特别是后排中间的地板几乎是平的,就算坐三个成年人,中间那位也不会觉得憋屈。

这对于经常需要全家出行的家庭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然而,它也有一个被很多人吐槽的设计缺陷,就是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是固定死的,不能往后调节。

平时在市区里开开短途没什么感觉,可一旦遇上跑长途,比如回老家或者自驾游,后排乘客只能保持一个比较直的坐姿,时间一长,腰部就容易感到疲劳,舒适性会大打折扣。

动力和安全方面,CS75PLUS做得是相当厚道的。

它提供了1.5T和2.0T两种蓝鲸发动机,都匹配了非常成熟可靠的爱信8AT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最大的优点就是平顺、可靠,动力响应也很快,无论是市区超车还是高速巡航,都很有信心,而且油耗控制得也还不错。

在安全配置上,它全系都标配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像高速上能自动跟车、自动保持在车道里行驶的功能都有,能大大减轻长时间开车的疲劳感。

不过,也有一些车主反映,它的AEB主动刹车系统有时候会过于“敏感”,在一些路况复杂的城市道路,比如旁边突然窜出来一辆电动车或者行人,系统可能会判断失误,突然来一脚急刹车,虽然是为了安全,但这种突如其来的急刹车确实会吓人一跳,也考验后车的反应能力。

聊完了稳重居家的CS75PLUS,我们再来看看长安旗下另一款个性十足的现象级产品——UNI-V。

这款车的目标客户非常明确,就是那些追求时尚、个性和驾驶乐趣的年轻人。

它的外观设计非常前卫,可以说是10万级别里最像“跑车”的轿车了。

那个“无边界”的前脸设计,打破了传统格栅的束缚,看起来未来感十足。

再加上可以自动弹出的隐藏式门把手,非常流畅的溜背造型,以及那个在速度超过一定值后会自动升起来的电动尾翼,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让它开在路上的回头率非常高。

但这种酷炫的设计也带来了一些小问题,比如不少车主反映车漆比较薄,平时不小心被小石子崩到或者轻微刮蹭,就很容易留下痕迹。

长安7月销量超21万台,CS75PLUS表现亮眼,品牌持续发力-有驾

另外,由于溜背造型和A柱的倾斜角度很大,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前风挡两侧的风噪声会比较明显,对车内静谧性有一定影响。

UNI-V的内饰设计也延续了外观的战斗风格,整个中控台都是偏向驾驶员一侧的,让你一坐进去就有种开赛车的感觉。

但细节处理上还有提升空间,比如中控台一些部件之间的接缝不够均匀,部分塑料件的质感也显得有些廉价,拉低了整体的档次感。

座椅是这款车争议比较大的地方,前排座椅虽然造型很运动,但实际坐上去包裹性一般,特别是对腰部的支撑不够,开久了容易累。

后排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溜背设计,头部空间本来就受限,再加上坐垫比较短,靠背又很直,长途乘坐对于后排乘客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

当然,买这车的人大多是冲着它的驾驶感受去的。

1.5T的发动机配上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动力输出很猛,底盘调校得非常硬朗,过弯的时候支撑性很好,能给你很强的驾驶信心。

但这种硬朗的悬挂在经过减速带或者路面不平的地方时,震动会非常直接地传到车内,可以说是牺牲了大部分的舒适性来换取操控乐趣。

最后再简单提一下长安的另一款走量家轿——逸动PLUS。

这款车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主打性价比,用8万出头的价格,给那些预算有限的家庭提供一个可靠的代步工具。

它的外观设计就比较中规中矩,简洁大气,虽然没什么惊艳的地方,但也挑不出大毛病,属于耐看型。

内饰用料还算扎实,中控台覆盖了不少软性材质,但整体纯黑的色调显得有些沉闷。

它的中控屏幕界面设计和操作逻辑,相比长安自家的新车型,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

空间方面,对于一台紧凑型轿车来说基本够用,但同样因为车顶线条的设计,身高超过一米八的乘客坐在后排会感觉有点压抑。

总的来看,长安汽车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销量,靠的是一套非常清晰的产品组合拳。

CS75PLUS用大空间和均衡的产品力抓住了最主流的家庭用户;UNI-V用个性的设计和驾驶乐趣吸引了年轻消费者;逸动PLUS则用低价和实用性守住了入门市场。

它们普遍在动力和安全这些核心硬件上给得很大方,这也是咱们国产车能和合资品牌正面竞争的底气所在。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车机系统的智能化体验、内饰的细节做工以及一些人性化舒适性设计上,长安的这些燃油车和现在一些顶尖的自主品牌相比,确实还有需要加快迭代和提升的地方。

不过,长安自己也在积极转型,他们旗下的深蓝和阿维塔这两个新能源品牌,一个开始普及更先进的技术,一个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这都表明长安正在通过技术和品牌双向布局,努力在未来的智能电动车时代,建立起自己新的竞争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