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我把咖啡杯重重砸在桌上,后台弹出来的三月销量报表简直辣眼睛——奥迪A4L四月只卖出5400台,比上个月又少了800台。这已经是连续第八个月下滑,现在连凯迪拉克CT5的尾灯都快看不见了。更魔幻的是,这车现在裸车价都跌破19万了,比三年前二手车还便宜!
你品,你细品。去年这时候A4L还能月销过万,现在这数字直接腰斩。我翻出经销商报价单差点笑出声:最低配20万出头就能开走,顶配才28万落地。反观隔壁宝马3系咬着23万起售价不松口,奔驰C级照样端着30万的架子。可消费者愣是不买账,你说邪门不邪门?
上周去4S店暗访,销售小哥的吐槽能出本书:"哥您看这内饰,2016年上市到现在就换过两次中控屏。人家奔驰把游艇甲板搬进车里,宝马搞曲面大连屏,咱家这塑料按钮都能盘出包浆了!"更绝的是,试驾车门一关,那股子新车味熏得我直犯恶心,同行妹子当场掏出香水狂喷。
数据不会骗人。查了车质网投诉,光是"变速箱顿挫"关键词今年就新增327条。有车主在论坛咆哮:"等红灯起步,后面电动车都窜出去三个路口了,我这双离合还在思考人生!" 再看配置表,全系没有L2辅助驾驶,倒车影像居然要花4500选装。隔壁凯迪拉克CT5标配的座椅通风,在奥迪这儿得加价8000——合着买四个圈还得另配"乞丐套餐"。
但你说奥迪没努力?人家可是把看家本事都掏出来了。EA888发动机数据吊打宝马B48,quattro四驱雨天稳如老狗。问题现在年轻人谁在乎这些?95后同事原话:"我要的是上车就能发朋友圈的仪式感,不是发动机参数!"这话扎心,却道破天机。现在逛商场,蔚来展厅人挤人,奥迪展台冷清得能拍鬼片。
最讽刺的是降价策略。五年前A4L降价3万能引爆市场,现在降10万反而吓跑客户。心理学上这叫"禀赋效应"——东西越便宜越让人怀疑有猫腻。我认识的老车主都在哭:"当年35万落地的车,现在二手贩子只给16万!" 这波操作直接把品牌溢价砸得粉碎,搞得想买的人也不敢出手。
站在4S店停车场,望着成排的库存车,我突然想起手机界的诺基亚。当年机皇N95也是疯狂降价,结果越降越没人要。现在的A4L像极了过气网红,只剩"骨折价"这张牌可打。可当BBA的光环都被新能源撕碎,燃油车的黄昏里,谁还会为打折的豪华买单?
所以问题来了:当奥迪的四个圈不再闪耀,你是会选择抄底捡漏,还是转身拥抱新势力的发光标?评论区等各位神评——毕竟这年头,看车吃瓜比买车刺激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