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

车停在小区门口,路灯把车身镀上一层金属灰,五米多的巨兽静静地“蹲着”,仰视一眼,有那么点儿不怒自威的气场。夜色下,我拉开主驾驶门,脚踩进去,座椅自动调节,HUD投影浮现眼前,中控屏唤醒,“鸿蒙座舱已准备就绪”。手指拂过方向盘,感受那种精细包裹与软硬适中的质感,脑子里却蹦出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坐在这台22万级SUV里,你是想要激情澎湃的推背感,还是家用场景里能省则省的实用表现?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性能”和“性价比”这场较量还没做出绝对选择,恭喜你,今晚我们会站在“证据链”面前,把向往S9这辆插混SUV的真实表现拆开聊聊——不藏着掖着,不自卖自夸,也不搞玄学。

今年华为与各大车企的联动已经轰轰烈烈。北汽有兴旺,一汽有问界,东风上汽也各自布局,而广汽传祺的向往S9(全系标配鸿蒙座舱与乾崑ADS 4辅助驾驶,售价22.99-25.99万),硬要讲是广汽与华为合作中最“有排面”的门面担当。作为一枚法医,不敢保证对所有厂家的企划案门清,但一台车的动态表现就像尸检报告,藏不住猫腻。开了一段时间,算是抄查了向往S9的动力底子、操控基因,以及那套被吹上天的华为“乾崑技术”。有一说一,乾崑加插混,到底是黑科技还是广告词?这车到底值不值?

车身尺寸是硬证据。一台5060毫米、近两吨重的中大型SUV,开起来不会有小型车的灵巧,但真要“肃杀”起来,却并不笨拙。方向盘调教很干净,转向力度与精准度都没虚头巴脑,低速时单手就能打方向(万一你买菜兜里还有副菜刀也不怕),高速回馈力量明确,车身稳定性拉满,拐弯时侧倾控制得住,没什么“SUV一甩头就上树”的不稳。停车辅助和全景影像这些华为盛世美颜功能,真用起来就是个“懒人福利”,大块头停车竟然也不怎么让人冒汗。

底盘调校见真章。全系麦弗逊前悬+后多连杆结构(加智能预瞄+可调阻尼),数据看着不高冷,但实际体验时,过减速带车里人不会感觉骨头错位,也没那种悬挂“打铁”式颠簸。高速长途巡航,底盘给的支撑力和反馈都让人有安全感。如果你曾在医院急诊科值班,明白“稳定”和“舒适”在极端情况下有多高级。这车的底盘调校,就是给家用老司机和闹腾小年轻都留了台阶。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主打科技的辅助驾驶系统可不是“讲故事”的成分。华为乾崑ADS 4,全套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组合,像法医工作站一样密密麻麻的传感器,一种“宁德时代+华为全家桶”的既视感。试驾时,自适应巡航和自动辅助驾驶表现确实成熟。不管是高速跟车还是市区低速,系统能平顺地调节车速、好声好气地保持距离。最重要的是换道和堵车跟随,没有突然起急刹或者鬼畜加速,让人瞬间怀疑:这是机器把人“训”得老实了,还是人用机器过上了老年化生活?如果下班堵路时每个人都是AI辅助,大家是不是会少吵两架,多等一会红灯?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鸿蒙座舱也是个大杀器。UI界面直白,中控屏丝滑,语音唤醒基本能听懂本地口音,实用性很高。开车只要张嘴就能导航、播歌、调空调,一股“解放双手”的人性化,像是在用医疗工作流操作系统,省心又高效。车内舒适配置给得也不惜,大面积真皮包裹、座椅按摩加通风加加热,人坐在里面像“VIP病房”,唯一差点没放氧气瓶。HUD清晰没干扰,主驾对信息掌控感很强,不需要东张西望,一面成了老司机的“黑科技安慰剂”。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动力参数本身不夸张,1.5T插混系统,发动机118千瓦,前后双电机(170千瓦+80千瓦),身板扎实还挺灵活。起步时电机发力,推背感来得直接,城市里红绿灯秒起步,不卡顿。高速超车依然跟得上,百公里加速官方6.6秒,实际路感差不了多少。动态调校不激进,家用足够,激情应急。插混模式下,油门线性——不像有些车型加速踩下去一脸“快不起来我很自卑”——而是一种有条不紊的节奏感,开的时间长了,心态也跟着平缓,不浮躁。

续航层面,骁遥电池44.5kWh,纯电标称252公里。实际能耗不做陪审员,但通勤时基本不用补电,长途自驾也省心。油耗方面,亏电工况下6.98升/百公里,数值很理性。作为法医,只能说这个油耗在两吨级别里算“仁慈”,毕竟效率和力学原理不是说相声。综合续航1200公里,城市+高速混合路况下,焦虑感很低,远比在急诊抢救时“电量只有5%”要让人踏实。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悬架过滤能力强,智能预瞄、可变阻尼减振,体验下来就是“风吹雨打没什么事,颠簸路面不用哭”。平时城市开,震动过滤细腻,高速过弯底盘支撑扎实。预瞄减震,像自动“提前刹车”,不会让你被意外“弹射”成车内临床病例。多种驾驶模式(标准、运动、越野、雪地)随便玩,四驱系统应付复杂路面,离地间隙180毫米,离去角22度,算不上越野大神,但日常通勤和偶尔“冒险”很够用。

制动系统也做得漂亮。刹车踏板不是那种“踩下去像踩棉花”,反而力度均匀,反馈灵敏,不怕误操作。方向盘转向,不管低速变道还是高速巡航,都不会有传统大SUV的“憨厚迟钝”,整体仍保留了点中型轿车的灵动感。底盘、悬架、动力调校之间,没有谁去抢戏,谁也不乱挑刺,按理来说,这种中庸和平衡,在医学报告里就属于“预后良好,建议随访”。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职业惯性让我不太喜欢“广告口吻”。传祺向往S9的乾崑插混系统、华为技术加持,确实给了驾驶与乘坐全域提升。动力够用,经济性好,智能配置堆料不追虚火,也没为所谓技术创新而交智商税。实用主义和科技派这对死对头,这次算是握手言和,省心不张扬,也没故作高冷。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广汽传祺向往S9开箱,动力底盘实测,鸿蒙座舱体验-有驾

当然,产品没有绝对的好坏。家庭用车,能不能让人开得舒坦、安全、省心,这才是定义“实力派”的核心。向往S9或许不是极致性能的代表,但在日常驾驶的动态表现里,它兼顾了空间、动力、技术与体验。既不会让你成天刷油耗榜,也没让你在动力坑里翻车,适合那些想省事、不想被噱头牵着走的“现实主义者”。

临下车,瞟向仪表盘,HUD显示的续航还有“1300公里”,那一刻我真想问一句——作为消费者,你到底在乎的是“智能”和“数值”,还是背后的舒适与安全?车企合作不断迭代,到底是因为技术值得信任,还是因为市场让我们没有选择?

如果你也搞不清楚,那至少有一条铁律:证据不骗人,体验才有答案。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