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不想再做“半价理想”替代品,便宜不是错,产品过硬你们不讲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说起零跑汽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便宜大碗"。这个以性价比杀出重围的新势力品牌,最近却放出了要进军高端市场的信号。7月份卖出5万辆的成绩单确实亮眼,比问界多1万辆,比小鹏多1.4万辆,但背后藏着一个尴尬的事实——零跑至今没有30万以上的车型。
零跑不想再做“半价理想”替代品,便宜不是错,产品过硬你们不讲-有驾

(一)价格带的困局

零跑不想再做“半价理想”替代品,便宜不是错,产品过硬你们不讲-有驾

翻看上半年数据会发现,零跑新车平均售价14.85万,还不到小鹏26.22万的一半,跟理想的37.61万更是差着两个档位。卖得多但赚得少,这就是零跑面临的现实。他们的B系列和C系列虽然走量,但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很薄。

零跑现在把宝押在了全新的D系列上。按照规划,这个系列主打20-30万区间,首款车型是台全尺寸SUV,车长超5.2米,轴距3米左右,有6/7座布局。从曝光的渲染图看,前脸设计层次感很强,顶配可能用上豪华车常见的大饼轮毂。技术方面会采用800V高压平台,同时提供纯电和增程版本。

零跑不想再做“半价理想”替代品,便宜不是错,产品过硬你们不讲-有驾

(二)智能化的短板

零跑不想再做“半价理想”替代品,便宜不是错,产品过硬你们不讲-有驾

但卖30万的车和卖15万的车完全是两码事。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要求会直线上升。目前零跑标配高速NOA的车型占比只有13%,这个数字在新势力里确实不够看。小鹏、问界这些对手早就玩起了城区无图导航,零跑在这方面明显落后半个身位。

为了补课,零跑今年把智驾团队从500人扩到600人,投入8个亿搞研发。新车将首发高通骁龙8797芯片,AI算力比现款提升3倍多。最近还有传闻说可能用上华为的激光雷达算法,不过这事还没实锤。

零跑不想再做“半价理想”替代品,便宜不是错,产品过硬你们不讲-有驾

(三)成本控制的绝活

零跑不想再做“半价理想”替代品,便宜不是错,产品过硬你们不讲-有驾

零跑最拿手的还是成本控制。他们65%的零部件自己研发,平台通用化率高达88%。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模式,让他们能把更多配置下放到低价车型。有意思的是,零跑自研的三电系统已经卖给10家车企,甚至传出要给法拉利供货的消息。Stellantis集团也打算在欧洲生产零跑的B10车型,每卖一辆车零跑能收上万的技术授权费。

(四)丰田模式的信徒

零跑不想再做“半价理想”替代品,便宜不是错,产品过硬你们不讲-有驾

零跑老板朱江明多次公开表示欣赏丰田和优衣库。这种"物美价廉"的经营哲学确实让零跑快速打开了市场。但要做高端产品,光靠性价比这张牌显然不够。D系列要想成功,必须在产品质感、品牌调性这些"软实力"上有突破。

零跑不想再做“半价理想”替代品,便宜不是错,产品过硬你们不讲-有驾

(五)实用性的考验

从现有信息看,D系列SUV的空间表现应该不错。5.2米的车长和3米轴距,第三排不会太憋屈。800V平台能解决充电慢的痛点,增程版则能缓解里程焦虑。但全尺寸SUV在市区停车是个麻烦事,狭窄路段掉头也考验技术。这类车型更适合经常全家出游的用户,如果主要在城市通勤,可能会觉得不够灵活。

零跑不想再做“半价理想”替代品,便宜不是错,产品过硬你们不讲-有驾

智能驾驶方面,虽然硬件堆上去了,但实际体验还得看算法调校。零跑需要证明自己的软件实力能匹配硬件水平。另外,30万价位段的消费者对售后服务要求更高,零跑现有的服务体系能否跟上也是个问题。

摆在零跑面前的选择很明确:要么继续做新能源界的"价格屠夫",要么咬牙冲击高端市场。从D系列的布局来看,他们显然选择了后者。但高端化不是换个标涨个价那么简单,需要产品力、品牌力、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这场硬仗,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