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三个部门一起出了新规定,从2026年开始,新能源车的购置税不再全免,买新车只能减一半,最多省一万五,以前所有新能源车都能享受优惠,现在不行了,只有技术达标、能耗低的车才能继续拿补贴。
纯电动车得达到百公里电耗的标准,耗电太高的就直接淘汰,插电混动和增程式车也得过这一关,纯电续航必须超过一百公里,还得看油耗和电耗两项数据,以前能插电就算新能源,现在得看真本事,这政策就是想把那些靠补贴撑着、技术又跟不上的人赶出去。
现在很多人开始算这笔账,2025年第四季度是最后免税的时机,尤其是九月和十月,车企都在冲销量,优惠一层叠一层,价格真挺低,有人就趁这时候下单,也有人愿意等,觉得2026年技术会更实在,充电快一点,电池耐用些,智能驾驶更靠谱,可得留个心眼,新技术未必便宜,有时候也就是说说而已。
大品牌已经动起来了,比亚迪、特斯拉、蔚来最近都在搞限时补贴,有些车价压得特别低,几乎快到成本线了,小品牌日子难熬,没技术底子,跟不上新要求,要么撑不住被淘汰,要么被大厂收走,市场正在快速洗牌。
这个新标准早就有苗头,2023年的文件就提到2026年要减半征税,不是突然决定的,是早就安排好的,政府想让市场自己分辨谁好谁坏,不再靠补贴养着没本事的,欧洲那边也这么干,德国2024年取消补贴,电动车销量一度跌了,可到了2025年,真正省电、开起来顺手的车反而卖得更多,政策一退出,企业就得真本事才行。
如果你现在急着用车,钱也够用,那就趁2025年底之前买吧,能省不少,还能赶上年末的优惠,要是不急,又特别在意自动驾驶或者续航长,那就等2026年的新车,比如华为合作的,小米SU7的升级款,说不定有新东西,别光听广告吹,挑销量前三的品牌,再查查有没有工信部的双积分记录,那些只靠宣传唬人的车,风险高。
政策收紧不是坏事,它让车企得真凭实据,消费者也不用慌,以前怕错过补贴,现在能看清哪辆车真靠谱,绿牌车越来越多,但能开得久、跑得远,靠的是技术,不是政策,选车时多看实测数据,少听销售说未来可期,车好不好,开一年就明白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