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是王炸,哪吒汽车,破产了。
这事儿本身不稀奇,每年倒闭的公司比牛身上的毛都多。但稀奇的是,它留下了46万个“赛博孤儿”。
对,你没听错,46万辆哪吒,一夜之间从智能出行终端,变成了大型铁皮手办。它们的终身质保承诺,现在变成了一张终身有效的厕纸;它们的车联网,变成了大型行为艺术,主题是“断网才是人生的常态”;它们的原厂配件,比修仙小说里的上古神兽还难找。
有哥们车坏了,4S店两手一摊,说兄弟我们也没件儿啊,要不你自己去华强北淘换淘换?第三方维修张口就是四千,比买个新手机都贵。还有更绝的,车主被锁在车外,因为云服务欠费了,APP远程解锁功能直接给你物理超度了。最后只能卑微地从后备箱爬进去,那姿势,三体人看了都得感慨一句地球人的柔韧性真是个谜。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问题了,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现象:数字时代的烂尾楼,只不过这次烂的是四个轮子上的家。山东一位大哥,13万买的车,现在二手车商报价4万,还带着一脸“我这是做慈善你懂吗”的表情。大哥说,车贬值是小事,关键是现在出门,朋友都调侃他,“哟,开着烂尾车来啦?”,这话比刀子还扎心。
这叫什么?这就叫社会性死亡。
讲真,每次看到有人骂这些车主“贪小便宜”、“活该”,我就想笑。
这是一种典型的“何不食肉糜”的傲慢。你以为普通老百姓买车,会像基金经理一样去做尽职调查?去看企业财报?去分析管理层背景?别闹了,大多数人买车,看的就是外观、价格、配置,以及销售吹得天花乱坠的“终身服务”。
哪吒当年也是新势力销冠,浓眉大眼的,谁能想到它说没就没了?这就好比你娶了个媳妇,婚前信誓旦旦说爱你一万年,结果彩礼刚到手,人就跟着隔壁老王跑了,你总不能说这是你自己眼神不好吧?
企业把“终身”两个字当成营销压缩毛巾,无限夸大,消费者信了,结果毛巾下水就化了。这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欺诈。当下的新能源车市场,早就不是温良恭俭让的商业竞争了,这是一场掀桌子式的黑暗森林大逃杀。
大家玩的都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闪电战。价格战打到最后,就是把成本、风险、甚至未来的售后,全都打包扔给了消费者。赌赢了,你是下一个时代巨子;赌输了,对不起,麻烦你自己把桌子上的蜡烛吃了。
而那46万车主,就是连蜡烛都没得吃的那批人。他们用真金白银,给这场荒诞的资本游戏,付了最惨痛的门票。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对汽车的理解,好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我们总觉得,车就是一个铁疙瘩,一个发动机加四个轮子。坏了,找个修理厂就能搞定。但在今天,一辆新能源车,本质上是一个长了轮子的手机,一个移动的服务器客户端。它的价值,一半在硬件,另一半,甚至更多,在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云”上。
那个所谓的智能座舱,那些酷炫的自动驾驶,离了后台服务器的支持,就是一堆废铜烂铁。哪吒的例子就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当服务器关掉的时候,你的车可能连门都打不开。
这才是最骚的操作。以前我们担心自动驾驶不安全,怕它乱撞。现在我们发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根本不在特斯拉,也不在老头乐,而在于车企的财务报表。只要财务一躺平,你的车就直接进入“植物人”模式,比谁都安全,因为它动都动不了。
所以别再跟我扯什么算力、什么激光雷达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现在看这些发布会,都觉得像是在看一场大型玄幻小说连载。什么“天神下凡”,什么“任意门”,听着都厉害。但这些“神通”都需要“香火”供着,也就是车企得活着。车企一旦“飞升失败”,你车上所有的“神通”都会瞬间被打回原形。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魔幻,但你仔细想想,这不就是事实吗?我们买的不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服务。一个需要持续付费、持续在线、并且极度依赖单一供应商的服务。这是一个卖身契,期限是“直到我们倒闭为止”。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办?
指望监管?别逗了。规定说停产后要保障10年配件供应,但没说违约了怎么办。这就好比规定了不许随地大小便,但没说抓到要罚款,那这规定不就等于放屁吗?还不如指望车主自救。
现在哪吒的车主群里,大家共享拆车件信息,众筹破解车机系统,硬生生把一个消费维权群,搞成了极客社区。这是一种黑色幽默,也是一种悲哀。民间智慧永远在给制度的短板打补丁。
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场闹剧最大的教训就一个字:怂。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怂。在这样一个掀桌子内卷的时代,任何看起来“好得不像话”的承诺,背后都可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那些“终身”的承诺,你最好把它当成一个美好的祝愿。
购车决策必须超越那张花里胡哨的参数对比表。品牌的稳定性,比那些机你太美的智能化噱头重要一百倍。讲真,我最近看我那个老小区的停车位,都觉得比一些新势力的股票要保值。
别去赌一家公司的未来,因为你赌不起。你以为你是在抄底,其实人家是在抄你的家。
当然,也有人会说,像奔驰、特斯拉这种品牌,就没这问题。是是是,它们确实没这问题,因为它们的问题在另一个维度。买它们的人,买的不是车,是一种信仰,一种“玄学”。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性价比,而是维护这种信仰的纯洁性。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对于绝大多数买个车就是为了代步、为了省点油钱的普通家庭来说,别谈信仰,伤钱。
最终,这场车圈大洗牌的代价,不应该由普通家庭的资产缩水来承担。每一次行业洗牌,都应该是制度优化的契机。但现实是,每一次,都是韭菜长高了,然后被割掉。
所以最好的建议是什么?我靠,这简直是欺负老实人!
最好的建议可能就是,在尘埃落定之前,别轻易把自己的身家,绑在一辆需要联网才能开门的“智能”设备上。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车企在赌,而我们,最好别上赌桌。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