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风波:高管减持、车主维权,销量为何下滑?
作为一名汽车博主,近关注理想汽车的动态,发现这家新势力车企的日子可不太好过。6月本是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的黄金期,结果却迎来三连击:高管减持、车主集体维权、销量暴跌。今天,我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分析一下理想汽车到底遇到了什么坎儿,以及这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先说说高管减持的事儿。6月中旬到月底,理想汽车的两名高管动作频频。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和首席技术官谢炎,半个月内合计减持了22万股股票,套现近2200万元。邹良军曾是华为的高管,去年4月加入理想;谢炎也是华为背景,2022年7月就任CTO。他们在这个时间点减持,难免让人联想到公司的业绩波动。毕竟,高管抛售股票,往往被市场解读为对前景的担忧。不过,理想官方表示这只是个人财务安排,但投资者和消费者心里都犯嘀咕:这波操作,是不是提前预感到了什么?
接着,车主维权事件更是火上浇油。河南的李先生刚提了辆理想L8 Pro,才两周就发现低速转弯时前轮发出“咔嚓咔嚓”的异响,感觉整个底盘都松散了。类似的车主不在少数,社交平台上维权群的人数已经飙到近400人,还在持续增加。问题出在哪儿?理想售后承认是下摆臂球头的质量缺陷,承诺免费更换零件。但车主们不买账——只换不赔,连个补偿方案都没有,这处理方式太让人寒心了。更糟的是,这问题不是头一回:2020年理想ONE就因同样缺陷召回过上万辆车,现在“焕新版”又重蹈覆辙,看来品控这块儿真得好好查查了。
销量数据更是扎心。7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理想6月单月销量同比下滑24%,只有3.63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20.39万台,增速也降到7.8%。更关键的是,理想成了业内唯一公开调降销量目标的车企——从年初的80万台一路砍到48万台,目标完成率还不到三分之一。原因何在?分析下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纯电车型布局太慢,隔壁问界M7焕新版分流了增程主力L系列的客户;二是产品切换期,消费者持币观望,新纯电车型要7月底才上市;三是内部组织架构调整,销售团队短期内有点乱。结果呢?问界M9的销量已经压过L9,加上L8后还是打不过;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也从20%跌到16.8%,而赛力斯反而涨到25%,这差距越拉越大。
作为博主,我觉得理想汽车的问题根源在于产品信任度滑坡。高管减持时机敏感,车主维权群从底盘异响扩散到车门漏风、车机黑屏,投诉平台上6月就收到400多起,转向系统问题尤其突出。更让人担忧的是,供应商爆料说为了保利润,部分零件采购标准从车规级降到了工业级。这可不是小事——消费者花三四十万买车,图的是安全可靠,谁也不想买辆“会唱歌的拖拉机”?理想汽车得赶紧拿出根治方案,否则可能重蹈宝骏560的覆辙,从“神车”变“废铁”。
总的来说,理想汽车这波风波提醒我们:新能源车市场从来不同情眼泪。企业高层忙着高位变现,普通车主却被质量问题拖累,销量下滑的隐患早就埋下了。作为消费者,买车前多留个心眼,看看品控和售后口碑;作为行业观察者,我建议理想汽车放下身段,好好整改品控问题,别让用户失望了。毕竟,市场不会永远给第二次机会。大家觉得理想汽车能走出困境吗?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字数:998)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