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价杀穿底线 合资燃油车被逼到绝路?最高降幅47%内幕很扎心
01
上周朋友买车喊我陪着跑了三家4S店。真没想到,才过了半年,合资轿车的跳水速度这么快。那会儿他手里预算10万,彪悍得可以。问我要不要选合资二手,我说新车都这么便宜,还买啥二手。
大众速腾,直接优惠3万多。日产轩逸,现场砍砍价,价格比官网又少了几千块。别克威朗,销售都快自暴自弃了,半价的地步。最高能让出47%。我看着标价忍不住自言自语,这车真得亏到姥姥家了。
气氛特别像什么呢?就好像服装店打年终清仓,能捡漏的随便挑。原来那些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现在全都亲民了。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02
为啥合资燃油轿车突然这么拉胯?我认真扒了一圈原因。
第一,电车和插混攻势太猛。咱们都能看到这两年纯电、插混狂轰乱炸,10到20万价位带直接打进核心地带。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国产新能源,性价比高得离谱。合资原来靠的‘品牌光环’,人家根本不吃你这套了。
第二,上有豪华下有自主夹着。不光速腾、轩逸“崩盘价”。红旗H5、林肯Z、奥迪A3、凯迪拉克CT4,降幅都超过20%。再贵的B级学生也得低头,凯美瑞、雅阁这些老大哥,优惠能干到29%。迈腾、亚洲龙让利也都过了4万。
第三,合资的溢价根基动摇了。现在顾客去谈,完全不用担心被当成“冤大头”。终端售价直接跟国产新能源主力重叠。你要想当年的雅阁、迈腾,能有一点优惠就偷着乐。现在几乎平民价,真是让人感慨。
03
其实这波价格战里,自主燃油轿车并不全是“陪跑”。有些干脆跟着大降。长安逸动,45%崩盘降幅,帝豪也来了个23%的让利。另一些,比如红旗H5、艾瑞泽8,属于冲高路线,降价也很果断——红旗H5直接砍掉28%,艾瑞泽8给18%折扣,主动吸引消费升级用户。
我身边还有人迷惑,怎么感觉国产燃油有时候比豪华还敢降。这不是冤大头,是人家在新能源转型窗口期,索性用猛药维稳份额。反常操作说明啥?大家都不傻,自主品牌更怕被电车吞没,降价也是断臂求生。
顺便吐槽一下,有的第四季度还玩“反向降幅”。甚至有车型降幅百分比碾压豪华阵营。这么焦虑,不止是要卖车,更是想在未来的新能源战场留一条活路。
04
那这种降价有没有用?说人话就是,用户确实乐了。买车便宜了。但长远看,车企靠降价只能保命,赚不到钱。
其实关键决胜点早就悄悄切换了。以前我们看动力、品牌,现在得看混动技术体验、智能座舱、全周期服务。最近看了研究院资料(比如GB 9743-2024这类标准越来越被提及),核心战场已经不是发动机舱,是电控系统,是谁能让开车变得“更聪明”。
有个同行的销售和我唠嗑,说现在客户一进来问的第一句话,不是‘动力多大’,而是‘有没有混动’、‘能不能CarPlay’。思路都变了。你只降价,不进化,客户还是会犹豫一句“要不要等等新能源再下手”。
05
我最后想多嘴一句。虽然现在合资燃油轿车大跳水,看着很香,忍不住心动。但底子里的技术、智能体验、长期保值率,光靠优惠也补不回来。体验不是一天造出来的,科技更不能临时抱佛脚。
真心建议要买的,还是根据自己的用途和需要,看重什么就抓紧捡漏,别被浮夸广告忽悠。能省就省,别硬追潮流。“省钱、避坑、安全第一”,我一直这观点。说到底,买车就是买个好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