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造车新势力 河南速度震撼全国 汽车版图重构中
河南正在改写历史。
传统农业大省?这个标签正在褪色。2025年1-2月,河南汽车产量22.21万辆。首次跻身全国前十。超越首都北京。位列第九。
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近半。10.19万辆。震撼数据背后是一场精心布局的产业变革。
01 破局者:比亚迪创造“河南速度”
转折点在2021年9月9日。
这一天。河南省政府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此一切改变。
速度令人震惊。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7天。从破土动工到正式投产。仅耗时17个月。2023年4月。比亚迪郑州超级工厂投产。
自动化率高达98%。每30秒下线一个动力电池电芯。不到一分钟。一台新能源汽车诞生。
数字会说话。2023年。生产整车超20万辆。2024年。产量飙升至54.5万辆。同比增长169.8%。占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近80%。
比亚迪不仅造车。更带生态。
2025年2月底。2025中原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生态会议举行。27个上下游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75.24亿元。覆盖电池研发、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技术。
目前郑州航空港区已集聚40家企业。建立9个汽车类特色产业园区。基本实现新能源汽车三电、空调、饰件、座椅等零部件的本地化配套。
“河南速度”不止于快。更在于准。
02 深耕者:奇瑞开启全球战略
开封。奇瑞河南分公司。
这里每8分钟就有一辆车走向世界。2024年。整车产量29.2万辆。产值252亿元。出口93.64亿元。
奇瑞河南分公司是奇瑞汽车除芜湖总部外唯一集乘用车、商用车、KD出口生产研发基地为一体的分公司。地位特殊。
2025年8月18日。最新全球车型在这里下线。沙特阿拉伯客户赞叹:“我特别喜欢这辆车!”菲律宾客户认可:“性价比特别高!”
目标宏大。奇瑞河南分公司总经理周海成宣布:用3-5年时间。在现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新奇瑞”。为打造郑开万亿级汽车产业带贡献力量。
2025年1月。奇瑞乘用车技改项目开工。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整车制造和散装出口总产量将突破60万辆。产值突破600亿元。
奇瑞正在改变开封。2022年成为开封市首个产值过百亿企业。如今每2分钟下线一台车。
出口新模式。“开瑞国际号”开启海铁联运。向阿尔及利亚出口汽车6万余辆。解决进出口环节流程繁琐、时间长、成本高问题。
03 奠基者:政策精准发力培育沃土
河南的爆发绝非偶然。
政策精准发力。与市场活力共振。
2021年起。河南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七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首。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真金白银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细则。
2022年5月。《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随着产业超预期发展。目标调整为“2025年整车产量200万辆、新能源汽车140万辆”。
2025年3月。河南加码推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报废老旧车购买新能源车补贴2万元。置换新能源车最高补1.5万元。预计拉动50万辆乘用车更新。
立竿见影。2024年河南汽车以旧换新超40万辆。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0.8%。
产业生态构建前瞻布局。全省累计建成公共充电站3967座、充电桩7.2万个。许继电气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充电网和大巴车充换电网络。
设立150亿元新能源汽车基金。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的省汽车产业投资集团。通过资本力量助推产业升级。
04 生态圈:全产业链协同发力
河南不只是整车制造。
从电池、电机、电控到整车。全产业链布局。
宁德时代在洛阳建设生产基地。“灯塔工厂”实现1秒产出一个电芯。2.5分钟生产一个电池包。为河南“链”起千亿产值新能源产业集群。
宇通客车。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客车制造商。2009年布局氢燃料商用车。新能源产品服务北京冬奥会。出口至挪威等40余个国家。2024年出口销量同比增长37.73%。欧洲高端市场增长84.6%。
目标2030年打造千亿级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企业涌现。多氟多攻克晶体六氟磷酸锂制造关键技术。全球每4块锂电池中就有一块使用其产品。
信大捷安的车规级安全芯片成为行业标准。装载量超过300万辆。
天海环球生产的新能源线束超过50%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全省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达600余家。覆盖90%以上车型及产品。整车产能超200万辆。
“龙头引领+集群共生”。全要素优化配置。产业链深度协同。
05 新航路:向全球市场加速驶去
河南造车。不止为中原。
2024年。河南出口汽车336.2亿元。增长30.1%。其中电动汽车88.5亿元。增长91.4%。占河南“新三样”出口值的73.3%。
宇通客车登陆欧洲高端市场。郑州国际陆港满载比亚迪汽车的专列驶向乌兹别克斯坦。河南新能源汽车呈现“高质量出海”态势。
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是出口主力军。2024年生产MG品牌汽车出口超31万辆。占中国出口欧洲汽车总量的70%。
郑州已成为上汽集团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数据基地和出口基地。今年将批量生产高端智能电动车型“智己”。
物流通道夯实。郑州航空港区规划50平方公里的国际陆港。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物流支撑。
2024年6月30日。郑州国际陆港启用。首发列车装载260余台河南制造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开往乌兹别克斯坦。未来可实现15天直达欧洲。
氢能新赛道。河南前瞻布局。全国五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之一。初步形成制氢—储氢—加氢—燃料电池—关键装备及零部件的全产业链。
《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06 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
河南汽车产业。仍有短板。
智能网联配套薄弱。需要加快培育本土独角兽企业。
市场竞争加剧。环保压力需应对。
但机遇更大。
2025年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增长32.3%。贡献力表现强劲。
汽车产业已成为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4年。河南“7+28+N”重点产业链群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2.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增加值同比增长46.1%。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共同成为拉动河南工业增长的三大引擎。分别贡献1.3个百分点的增速。
区位优势无可替代。中原交通枢纽连接东西南北。降低物流成本。形成完整产业链。
人才优势积累。截至2024年底。河南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95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634万人。均位居全国第二。
在郑州航空港区。布局20家以上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产业学院。全力保障比亚迪、富士康、超聚变等名企用工。
07 未来路:万亿级产业生态可期
目标明确。2025年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将突破200万辆。产业规模迈向万亿级。
从燃油车赛道切入电动汽车赛道。河南用实践撬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这场“绿色革命”不仅关乎一省一域的发展。更彰显中国制造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决心与智慧。
当前的河南正聚焦“四高四争先”。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为牵引。集成释放各方面优势潜能。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中原大地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必将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从郑韩故城的车马坑到现代化智能工厂。从农业大省到新能源汽车高地。河南正以产业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完成古老交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跨时空对话。
真正的领跑从不在亦步亦趋的赛道。而在文明传承的纵深里开辟的新径。
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正在中原大地展开。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河南造车。仍在“狂飙”。但更有方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