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倍!新能源车自燃那么多,眼睛惹的祸?权威机构给出数据了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挺热的话题——新能源车自燃。 前几天我看到一组数据,说2023年新能源车的自燃率大概是0.05%,而燃油车只有0.03%。 虽然看上去数字差距不大,但一旦烧起来,新能源车往往更猛更快,温度甚至能冲到1000℃以上,这确实让人心里咯噔一下。

是不是就觉得新能源车特别不靠谱? 其实别急,咱们得搞清楚背后的原因。 绝大多数新能源车自燃,问题都出在电池身上,尤其是“热失控”。 说白了,就是电池内部温度不受控制地往上升,最后烧起来甚至爆炸。 目前主流的三元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高,但也比较“娇气”,高温、碰撞或者过充过放都容易引发热失控。 它的电解液本身是可燃的,只要遇到空气,温度达到六七十度就可能起火。 这可比传统燃油车400℃的燃烧温度高出一大截,而且有时候还会释放有毒气体,危险性确实更大。

3倍!新能源车自燃那么多,眼睛惹的祸?权威机构给出数据了-有驾

充电过程也是自燃的高发环节。 有统计显示,差不多三成的新能源车自燃事故都是在充电时发生的,有些数据甚至高达37%。 快充虽然方便,但对电池的稳定性有影响,短时间内发热量大,电池负担不小。 还有些朋友习惯晚上插上充电,一充就是一整夜,这其实挺危险的。 满电之后继续过充,电池内部压力会增加,热失控的风险也跟着上来。 一般来说,充电时间最好别超过10个小时,尤其是夜间充电,得多留个神。

3倍!新能源车自燃那么多,眼睛惹的祸?权威机构给出数据了-有驾

日常用车中一些不经意的操作,也可能埋下隐患。 比如涉水行驶,虽然现在很多车宣传防水性能好,但万一电池包进水,短路的风险仍然存在。 再比如底盘磕碰,新能源车的电池组大多平铺在底盘,路面上的硬物、凸起,一不小心撞到了,电池受损就可能引发后续问题。 还有些朋友喜欢自己动手改装,比如把慢充改成快充,或者加个大功率扩展坞,这些操作都可能让电路负荷过大,一不小心就热失控了。

那咱们该怎么预防呢? 最关键的是养成好的充电习惯:尽量在电量降到20%-30%的时候就去充电,充到80%-90%就可以了,别每次都满电甚至过夜充。 平时尽量以慢充为主,快充偶尔应急没问题,但别依赖。 开车的时候,尽量避开坑洼路面,减少底盘受伤的可能。 夏天停车最好选阴凉地方,车内别放香水、打火机这类易燃品。

万一真遇到自燃怎么办? 记住,电池起火初期,不建议大家自己盲目灭火,逃生时间可能只有几十秒。 第一时间远离车辆,赶紧报警,让专业的来处理。

3倍!新能源车自燃那么多,眼睛惹的祸?权威机构给出数据了-有驾

说实话,新能源车的自燃率虽然比燃油车高一点,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不安全。 多数事故跟电池质量、用车习惯、外部因素都有关系。 现在像固态电池这类新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未来的新能源车肯定会越来越安全。 眼下咱们作为车主,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用车习惯,才是真正降低风险的关键。

好了朋友们,说了这么多,你们对新能源车是不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你会考虑买新能源车吗?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