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混了这么多年,看到小米汽车提车周期又缩短到5到9周,我心里其实有点复杂。真不是吹,5到9周提车,换个角度说,就是你今年年底前下单,明年春节就能开上新车,确实挺吸引人的。毕竟不少自主品牌或者新能源车,尤其是刚推向市场的新车型,通常得盯着半年到一年以上的交付期,一个季度能交货真是不多见。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去年同期一线朋友跟我吐槽,说自己那个都市精英客户,买了某国产豪华电动车,等了8个月车还没到。你说,这也不是人过的日子。小米这波操作,看着好像要抢人了。前几个月,媒体上说小米交付难题多,甚至官方出了个购置税补贴,说是为了安抚因延期交付的用户,这块其实挺尴尬——补购置税,折算下来几千块钱,和补贴买车那种重量级优惠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但起码是个哄人心的心理安慰,不排除也算是一种市场策略。
说回交付时间缩短,表面是产能提升,其实背后是供应链和研发团队在玩命扭转局面。你去工厂边站一天,会感受到那种压榨感,跟打仗一样——零部件得及时到位,焊接、喷漆、总装都不能拖,稍有一个环节卡壳,整条线就淤积。供应链跟谈恋爱似的,既要追求稳定又得留点弹性,前阵子芯片还有线束短缺,但小米本身不是传统车企,他们的供应链体系是刚搭建,也许就是靠灵活调配和自家手机、家电供应链的能力做底气,才敢打这样的节奏。
我得承认,之前说小米豪华品牌能稳稳把提车周期压缩成几个月,这话好像有点夸大了。毕竟车企刚起步,各地交付点网络还没铺开,服务体验和传统汽车品牌还有差距,用户心理负担没那么轻松,谁会放心硬掏几十万买个还没被市场检验的小米牌汽车?所以,我自己心里默默打个问号:真能快速大规模交付吗?中途不发生零件供应链断档?(这段先按下不表)
有个销售朋友跟我说,车卖得快没错,但售后能跟上才是真的考验,这有点像你买了个热销款手机,刚开机就频繁死机。小米造车还有个要克服的瓶颈,比产能更重要的,可能是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曲线,尤其是豪华定位的su7Pro和su7Max,买这些车的客户相对挑剔,交付快了不够,整套使用体验和服务链条得完美,才能让品牌溢价成立。
顺带跑题说个事,上周我学弟去4S店看车,问销售小哥:你说现在SUV和新能源车那么多,小米这牌子行不行啊?销售哥直接耸肩:我也在观察,不过你看这交付周期,挺有诚意的,别问我为啥懂的,咱们经销商也怕库存压得太久。我笑了笑心想,这货也没底。毕竟销售嘴上说得好听,真正的销量和市场回响还有待验证。
再想具体成本上的事,我粗算了一下,按照目前新能源车的芯片和电池价格浮动,单车的供应链成本大概能稳定在20万上下(样本少,体感估算)。小米如果要拿SU7 Pro、MAX这样的车型,毛利率肯定被压缩很凶。想象一下手机品牌转身造车,背后的研发投入,每年烧的钱少不了几百亿,交付快有点像在给自己扇巴掌:别把用户当傻子,品质跟不上,快速交车不等于让用户满意。快不快是一个事,能不能做好又是另一回事。
切换思路,有个有趣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去年某场车展,小米汽车的展示区人气爆棚,媒体摄影师调侃说,那场人多,像听演唱会一样。这种受众关注度,看上去是个好兆头,不过资讯和真车交付终究是两码事。再加上车主心理,尤其是第一批买家,内心肯定摇摆:是先下手为强还是等等看?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传统车企开新工厂、上新车型,交付周期往往长得惊人?其实就是产能、供应链和质量控制三者博弈的结果。小米现在不是传统车企,他们更像科技公司,研发流程更快,吃饺子一样一环套一环,研发要快产能跟上难,但科技的迭代速度恰恰能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得说,小米汽车如果出啥问题,售后不靠谱,消费者直接转身走人,这点比手机更严重。
算个临场数据,按目前SUV同价位竞品,比如某合资品牌国产中型SUV,提车周期通常在12到20周左右,小米的5到9周优势相当明显。这优势固然诱人,但作为消费者,你愿意为了少等个几个月,是不是愿意承担更多未知的风险?或者说,提车周期快就能解决掉犹豫不决的心理门槛吗?
顺带反思,我之前写过对小米入局汽车的看法,往往过于激进,觉得他们靠粉丝经济和互联网思维就能颠覆汽车圈。现在看,有点归于现实了。这并不否认他们努力和潜力,只是告诉大家,汽车行业不是电子产品,背后复杂的供应链和研发流程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有兴趣的朋友,你们怎么看?会因为这个更短的提车周期,选择小米汽车吗?还是说买车还是得脚踏实地听口碑?
最后抛个问题,小米汽车能不能像他们手机一样做到每年多款爆品更新?产能链和市场需求匹配得上吗?还是说,交付周期缩短只是暂时的甜头,后续还有更大的挑战等着?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就等着看下一季的交付数据了。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