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新能源汽车市场可是热闹非凡,中汽数研最新公布的第20周销量数据彻底撕开了行业竞争的遮羞布。
当各大车企还在比拼续航里程和智能驾驶的时候,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出的选票,正在重新定义市场格局。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有人高歌猛进,有人跌跌撞撞,更有后来者正憋着劲要搅动风云。
先看站在金字塔尖的头部玩家。
理想汽车这周又双叒叕刷新成绩单,周销量9200辆稳坐头把交椅。
这已经是他们连续三周蝉联冠军,特别是对比前两周1.14万和0.82万的波动数据,这周13.2%的环比增长就像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
要说现在的新能源车市,能保持连续三周销量爬坡的选手可不多见,理想这波操作既稳住了基本盘,又给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
不过细看数据,他们主攻的25-35万价格带,正好卡在特斯拉Model Y和国产高端车型中间,这种精准卡位或许才是制胜关键。
紧随其后的零跑和问界这对"难兄难弟"倒是很有意思。0.75万辆的销量让他们并列第二,但个中滋味大不相同。零跑虽然环比微降3.8%,但人家基数大啊,连续几周稳定在7000+的水平,说明产品矩阵已经形成气候。反观问界这周虽然勉强持平,但考虑到之前连续下滑的窘境,能止住跌势已经是胜利。特别是鸿蒙智行生态的加持,让问界在智能座舱领域有了独门绝技,但如何把软件优势转化为持续销量,这题他们还得好好解。
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当属小米汽车。前三周销量连续跳水,这周突然来了个38.2%的环比暴增,直接冲回第四的位置。这波操作简直比手机圈的"小米式复活"还刺激。仔细想想,雷军亲自下场直播卖车、线下门店体验升级,再加上粉丝经济的加持,这哪是卖车,分明是玩心跳。不过7200辆的成绩虽然亮眼,但和头部的差距还有2000多辆,想要真正跻身第一梯队,小米还得拿出更多真本事。
再看看二线品牌的暗战。蔚来子品牌萤火虫突然暴涨76.6%,虽然800辆的绝对量不算大,但这种火箭般的蹿升速度值得警惕。就像当年五菱宏光MINI EV的逆袭,小众市场也能出爆款。鸿蒙智行的享界更夸张,200%的增速听着吓人,但300辆的周销量终究是底气不足。不过沈腾那句魔性广告语"想界样就界样"倒是成功破圈,这种土味营销在高端市场能有多大效果?值得观察。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子品牌日子普遍不好过。小鹏连续两周销量下滑,极氪更是出现两位数跌幅,这反映出传统车企转型过程中的艰难。飞凡33.3%的增长看似不错,但2000出头的销量基数太小,稍微加把劲就能实现跨越。反观比亚迪旗下的腾势、方程豹,虽然有小幅度波动,但凭借母公司的渠道优势,至少守住了基本盘。这说明在新能源赛道,传统巨头依然有不可撼动的优势。
市场分化正在加速,这点从价格区间就能看出端倪。10万以下的微型车市场,五菱、长安打得难分难解;15-25万的主流市场,比亚迪、零跑、哪吒三足鼎立;25万以上的高端市场,理想、蔚来、问界、小米四大诸侯争霸。特别是小米的加入,让30万价位段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不过消费者也不是冤大头,上周腾势D9插混版降价3万,当天订单就暴涨50%,这说明价格战已经进入肉搏阶段。
这场混战中,最值得玩味的是新势力和传统势力的攻守道。理想、小米这些互联网玩家,把消费电子领域的玩法复制到汽车行业,发布会变演唱会,卖车变带货;而蔚来、极氪这些传统转型派,则在渠道和服务体系上筑起护城河。但市场从来不会因为出身论英雄,看看岚图18.5%的复苏增速,说明只要产品过硬,老树也能开新花。
不过狂欢背后藏着隐忧。小鹏G6上市三个月销量还没破万,极氪001改款后反而出现销量腰斩,这些案例都在警示车企:光靠堆配置和价格战走不远。就像手机行业,当年金立、乐视的教训历历在目,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或许才刚刚开始。
这场销量大战给消费者上了生动的一课:没有永远的神车,只有不断进化的技术。当理想用增程式解决续航焦虑,当小米把手机互联玩出花,当鸿蒙用鸿蒙座舱重构人车交互,每个玩家都在寻找自己的护城河。但归根结底,决定胜负手的还是用户体验——那些深夜自动充电的APP、暴雨天提前打开的空调、长途驾驶时的自动泊车,这些细节才是留住用户的终极密码。
市场从不缺故事,缺的是经得起推敲的答案。小米的绝地反击是昙花一现还是王者归来?问界的止跌回升能否持续?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子品牌会不会重蹈威马覆辙?这些问题,或许都能在本周的销量数据里找到线索。各位看官老爷,你们觉得这场新能源车市的大洗牌,最终会留下哪些玩家?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