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车主阿斌把Model Y的原厂胎换成普通油车胎,三个月后续航掉了8%,胎噪翻倍,第四次充电时右前轮直接鼓包,轮毂磕掉一块,维修店报价:新胎1200+轮毂2800,当场傻眼。
电车比油车重三四百公斤,相当于后备厢常年坐着六个胖子。
普通胎没有额外钢丝和芳纶纤维,胎壁撑不住,鼓包爆胎几率翻三倍。
工信部去年统计,电车因轮胎故障的救援量比油车高2.7倍,七成是荷载不足。
滚阻差1公斤力,续航就差3-5公里。
米其林e·Primacy官方测试:同样满电,装专用胎能多跑8公里,一年两万公里就多出160公里,等于白送三四十度电,按1.2元/度算,省50块,五年就是250块。
别小看这点,电费可没有“优惠券”。
电车没发动机,胎噪直接裸奔。
普通胎62分贝,专用胎加吸音棉能压到62分贝以下;换错胎瞬间71分贝,耳朵听感翻倍。
广州年检站实测:70分贝是硬杠,超1分贝就要复检,一次多花200块,还耽误半天。
电机扭矩说给就给,普通胎在油车上能磨三万公里,到电车上常被拉到一万五就见底。
前轮又是驱动又是转向,磨得更快,阿斌一年就换两条前胎,一条1200,一年2400,原厂专用胎一条1600却可跑四万公里,平均一年800,谁贵谁便宜小学数学就能算。
材料账更细。
白炭黑+硅胶低滚阻配方,每吨料比传统炭黑贵3000块;芳纶纤维价格是普通尼龙帘布的5倍;内侧静音棉还要手工贴,一条胎人工再加40块。
厂家不是慈善家,成本摆在那儿,售价自然水涨船高。
换错胎连轮毂都遭殃。
爆胎瞬间失压,铝圈直接啃马路牙子,一次换圈3000块,够买两条专用胎。
保险公司把“轮胎导致轮圈损伤”列为免责,钱包自己扛。
有人抱怨:电车专用胎尺寸奇葩,前后不一样大,想对调都没法。
确实,Model 3后胎比前胎宽30毫米,蔚来ET7甚至前后外径差15毫米,只能左右互换,磨耗速度翻倍。
这是设计锅,车主只能接受,唯一能做的就是勤做定位、保持胎压,把寿命榨到极限。
便宜胎看似省两千,其实布下天罗地网:续航掉、电费涨、换胎勤、年检卡、轮毂伤,五年下来多掏五六千。
阿斌把账算完,默默又把四条胎换回原厂型号,“这哪里是轮胎,明明就是电车隐形电费。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