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很多人都觉得,只要盯着限速牌上那个大大的“120”,自己的车速别超过这个数就万事大吉了。
这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驾驶“金科玉律”。
但现实中,总有一些让人困惑的情况发生,比如有驾驶员朋友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明明高速公路最高限速是120公里每小时,自己很注意地把车速控制在110公里每小时,自认为既保证了通行效率,又留足了安全余量,结果没过多久却收到了交通违章通知,罚款不说,驾照分数林林总总一算,竟然被扣了18分。
这下可就让人彻底想不通了,难道是测速设备出了问题?
还是自己无意中触犯了什么不为人知的“隐藏规则”?
一时间,各种猜测和疑问涌上心头。
其实,这背后并没有什么玄机,而是我们很多驾驶员对高速公路的限速规定,理解得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根据我国现行的交通法规,任何一次单一的交通违法行为,记分最高就是12分,不可能出现一张罚单直接扣除18分的情况。
所以,当驾驶员收到累计18分的处罚通知时,这绝对不是一次违章行为的结果,而是由多次不同的违章记录累积而成的。
也就是说,这位驾驶员在某一段行驶过程中,被沿途的电子监控设备抓拍了不止一次,可能是三次甚至更多次的超速行为,这些违章记录的记分加在一起,才得出了18分这个数字。
这就把问题从“为什么一次扣18分”转换成了“为什么我开110,还会被反复判定为超速?”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就得从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说起。
第一个关键点,就是车辆类型不同,最高限速标准也不同。
我们平时在高速入口处看到的“小型客车限速120”的标志牌,是专门针对我们最常见的家用小轿车、SUV等车型的。
但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种类繁多,对于其他类型的车辆,法律有着更为严格的限速要求。
比如,我们常见的中型以上载客汽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旅游大巴或者长途客车,以及运送危险品的专用车辆,它们在高速公路上的最高行驶速度通常被限制在100公里每小时。
而对于载货的卡车,根据其吨位和类型,限速标准会更低,有些可能只有80或90公里每小时。
现在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这位被罚的驾驶员,他开的恰好是一辆中型客车。
在他看来,路牌上写着120,他开110已经很保守了。
但在交通管理系统的数据库里,他的车牌对应的是“中型客车”,最高限速是100。
那么他以110的速度行驶,实际上已经超速了10%。
根据规定,驾驶营运客车超速未达20%,就要被记6分。
如果他在一段长距离的高速上,一直保持这个速度,途经了三个不同的测速点(比如两个区间测速的起点和终点,外加一个流动测速点),那么他就会被连续记录三次违章,3次乘以6分,这18分的罚单不就这么来了吗?
所以,驾驶不同类型的车辆,一定要清楚自己车辆的法定最高限速,千万不能想当然地把所有车的标准都等同于小轿车。
第二个非常普遍却极易被忽略的因素,是高速公路的分道限速规定。
现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尤其是车流量大的路段,大多都建有三条或四条车道。
为了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和安全性,通常会实行分道限速。
您可以把高速公路想象成一个立体的交通网络,不同的车道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从左到右,车道对应的速度是依次递减的。
最左侧的第一条车道通常是超车道,限速最高,可能是110到120公里每小时。
中间的车道是行车道,限速会相应降低,可能是90到110公里每小时。
而最右侧的车道,通常供大型车辆行驶或者作为应急车道前的行车道,限速最低,可能在60到90公里每小时。
很多驾驶员只记住了高速公路的整体最高限速120,却忽略了自己当前所在车道的具体限速值。
比如,您可能一直在中间车道行驶,车速保持在110公里每小时,感觉非常平稳。
但您可能没有留意到,头顶上方的龙门架上的指示牌或者路边的标志牌,已经明确标示着,您所在的车道最高限速就是100公里每小时。
在这种情况下,您开110,就已经构成了超速。
如果长时间在限速较低的车道上以较高的速度行驶,被区间测速系统抓拍到的概率就非常大。
因为区间测速计算的是您通过某一路段的平均速度,持续的轻微超速行为,最终会导致平均速度超过该车道的限制。
第三个造成“意外”超速的原因,是路遇特殊路段时的临时限速。
高速公路的路况并非一成不变,在通过某些特殊路段时,出于安全考虑,会设置比常规路段更低的临时限速。
这些地方往往是事故高发点,也是电子眼监控的重点区域。
最典型的就是隧道。
进入隧道,光线骤变,驾驶员的眼睛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同时隧道内空间封闭,一旦发生事故,救援和疏散都极为困难,因此隧道内的限速通常会降至80公里每小时,甚至更低。
很多驾驶员出隧道时记得加速,进隧道前却忘了提前减速,往往在隧道口就被拍个正着。
除了隧道,还有大型桥梁路段、长下坡路段、急转弯路段以及恶劣天气多发的横风路段,这些地方都会有明显的黄色或白色限速警示牌,提醒驾驶员降低车速。
再比如,前方遇到道路施工区域,限速可能会急剧下降到60公里甚至40公里每小时。
如果您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过于依赖导航播报而忽视了路边的实际交通标志,就很容易在这些路段“中招”。
一次不经意的疏忽,就可能换来一张超速罚单。
如果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接连经过了几个这样的特殊路段而没有及时减速,那么收到多张罚单,分数累加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高速上开110公里每小时却被扣了18分,这并非是交管系统出错,而更可能是驾驶员在不经意间,因为车型限制、车道选择或是特殊路况等原因,连续多次触犯了超速规定。
这件事也给我们所有驾驶员提了个醒: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绝不能只盯着自己车上的速度表和那个最高的“120”限速牌。
我们必须养成时刻观察路况和交通标志的好习惯,清楚自己所驾车辆的属性,明白自己所在车道的规矩,并对前方可能出现的路况变化有充分的预判。
交通法规的每一条规定,背后都是对生命安全的考量。
理解并遵守这些看似繁琐的规则,不仅是为了保住我们驾照上的分数和钱包里的钞票,更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和车上家人的安全,以及路上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平安。
安全驾驶,从来都不是一件可以掉以轻心的小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