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宝马X3上市体验:加长轴距后的空间、座舱与驾驶乐趣全解读
2022年那会儿,身边一位做汽修的老哥跟我聊起国产宝马X5,说轴距直接干到了和X7一个级别,后排能翘着二郎腿打王者。没想到这股“加长风”吹得这么快,全新一代宝马X3也赶上了热潮。这次刚上市的新车,轴距一下子拉到2975mm——正好追平了海外版的宝马X5。作为90后用车党,这种变化真挺让人琢磨:空间大了,驾驶感还在吗?座舱是不是变味儿?今天就唠唠这些事。
外观这一块,全新宝马X3还是有点“家族叛逆”的劲头。从03年第一代到现在,每一代都喜欢在细节上搞点小动作,比如霍氏拐角总是玩出花样。这回更绝,中网直接换成“一半直线+一半斜线”,正面看像画蛇添足,但侧一点视角,那些斜线竟然能和大灯、引擎盖筋线对齐,一下子顺眼不少。我试过拿手机拍不同角度,有时候还真觉得有点旗舰XM那味道。
车身侧面,上扬腰线配运动轮毂,加长之后并没有拖沓感。以前我们小圈子里常吐槽SUV加长容易显臃肿,这台倒没掉链子。我邻居家买的是上一代GLC L,对比下来,新款X3这尺寸确实要占优势些。不光是数字好看,实际停在楼下,两台车挨一起,新款明显气场强不少。尾部设计也是硬朗路线,“箭羽式”尾灯夜里开起来辨识度高,小区门口保安都说:“你这新灯挺亮堂啊。”
内饰部分算是我最关心的环节之一。这两年造车新势力流行左右对称大屏,但全新宝马X3还是坚持以驾驶员为中心布局。我第一次坐进来时,就被12.3英寸仪表+14.9英寸中控曲面双联屏吸引住了。这套第9代iDrive系统除了导航、听歌,还能装第三方APP刷短视频。有一次等朋友吃饭,我就在副驾刷了一集剧。不过要提醒一句,现在只支持苹果CarPlay,用安卓机的小伙伴可能得再等等,看后续OTA会不会补回来。
说个冷门体验点:换挡区域变得极简,没有传统鸡腿档把,我第一次摸索的时候还有点不习惯,总觉得少了什么手感。后来熟悉下来发现,好处就是储物格变宽敞,两杯咖啡轻松放进去,再也不用担心手机和钥匙打架。有朋友问滑动盖板去哪儿了,其实取消之后取放东西反而更顺手,对于日常通勤党来说算提升吧。
重点来了,加长带来的最大福利其实藏在后排。今年春节前夕,有次接爸妈去机场,他们俩坐进来一致评价:“这空间比你姐夫家的5系还舒服。”原本我以为只是心理作用,结果仔细量了一下腿部距离,还真不是虚的。不光如此,新款后排靠背调节幅度更合理,不容易累腰。偶尔跑高速或者市区堵路的时候,在后排窝着玩手机,比以前惬意多了。中间地板那个“富贵包”依旧健在,大晚上带三个同事拼个顺风车,中间那位还是只能委屈一下。
动力方面,这次国内先推2.0T发动机+8AT组合,高功率xDrive 30系列最大马力从245匹涨到258匹,还有方向盘BOOST拨片可以临时爆发10秒额外动力。有段时间早高峰堵得厉害,我忍不住按了一下BOOST,那感觉确实爽,不过油耗也会上去一些。同事问过养护成本,目前来看基本维持老水准,高速巡航百公里油耗不到8升,如果经常激烈驾驶肯定要往上窜,但城市通勤完全OK。此外低功率版本xDrive 25据说五月才正式卖,现在想买只能选高配。如果预算有限,可以等等看入门版怎么定价,到时候再比较合适入手哪款。
四驱系统一直都是圈里讨论的话题。“谁会拿豪华SUV越野?”每逢聚餐必有人抛这个梗。但今年春天公司团建去郊外采摘草莓,一路遇见泥泞坡道,本想着试试看四驱到底咋样。当坡度提示45%时,本以为要打滑熄火,却发现车辆稳稳爬过去,没有丝毫犹豫。在这种关键场景下,多出来的一份底气真的很值钱。当然日常城市道路用不上极限能力,可万一天公不作美,下雨雪或者临时走烂路,也不会慌张,这是普通两驱车型给不了的安全感。
讲讲智能化体验吧,第9代iDrive虽然功能丰富,但初期适应期稍微有些坎坷。一开始找空调控制入口总迷糊,要翻几层菜单才能找到。不过习惯以后操作效率提升很多,而且UI界面更新频繁,经常收到OTA升级提醒。另外值得夸一句音响效果,同价位里面属于数一数二类型,无论听摇滚还是古典,都挑不出毛病。有老司机分享过一个冷知识——如果想省电,可以关闭部分娱乐功能,据说还能延缓蓄电池老化速度,不知道真假但已经默默照做中……
保值率问题也是大家绕不开的话题,以前同学群里有人吐槽上一代进口版掉价快,其实国产以后情况改善不少。一方面维修配件便宜且易找;另一方面官方金融政策灵活,经销商促销活动力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对于准备长期持有的人现在选择全新BMW X3压力并没有那么重。如果考虑几年后二手转让,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依然算主流水平,不至于出现断崖式贬值现象。
最后聊聊真实生活里的使用场景吧。今年五一假期自驾游,把帐篷睡袋塞满行李厢,再载两个朋友出发沿海兜风,全程下来无论高速超车还是乡村土路都很稳妥。而且由于智能互联系统升级,我们一路语音控制导航、切歌,都不用分神操作实体按钮,很方便。在停车场偶遇另一辆同色系的新款BMW X3,两位司机互相比划研究配置,相当热闹。不知是不是错觉,如今开着它上下班,被更多人投来关注目光,比之前任何一次换车型都有存在感——或许成熟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的选择与沉淀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