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R-V大改款真相:省油王变身颜值担当,12.59万起到底香不香?
最近车圈最炸的消息莫过于全新CR-V的实车曝光。 这款曾经被戏称为“中年大叔标配”的车型,如今彻底改头换面不仅换上了堪比新能源车的科技内饰,还带来了实测油耗低至4.8L的混动系统。 更让人意外的是,终端优惠后入门价直接杀到12.59万,比不少国产SUV还便宜。
新车前脸彻底告别了过去的保守风格。 六边形熏黑中网配上细长LED大灯,看起来比老款年轻了至少十岁。 现场看到的“黑爵士”限定版更是彻底黑化,连轮毂和车标都做了熏黑处理,完全不像过去那个只讲究实用的老实人。
内饰变化堪称颠覆。 老车主坐进新车的第一反应都是“这真是CR-V? ”10.1英寸竖屏直接拉满了科技感,本田很聪明地保留了空调和音量的实体按键。 开车时不用低头戳屏幕,盲操作顺手多了。
混动系统是这次升级的重头戏。 2.0L i-MMD系统实测油耗比官方标注的5.49L还要低,有媒体在市区开出了4.8L的成绩。 按现在92号汽油8元/升计算,一年开2万公里能省下近3000元油费。 这套系统起步时电机直接驱动,安静平顺得像电动车,高速超车时发动机介入也很干脆。
空间布局回归五座是明智之举。 老款七座版的第三排基本是摆设,现在换成大五座后,后排腿部空间接近一米。 后备箱规整得能轻松放下婴儿车和露营装备,后排座椅放倒后能形成纯平空间。
智能驾驶辅助这次没掉队。 Honda SENSING 360系统在堵车时能自动跟车,方向盘小幅自动修正方向。 虽然手不能完全离开方向盘,在早晚高峰轻松不少。 AR实景导航直接把路线箭头投射在真实画面上,新手司机也不容易走错路口。
配置选择上有意思了。 1.5T燃油版适合经常跑高速的用户,动力响应更直接。 混动版为城市通勤量身定制,省油优势在堵车时尤其。 不过混动版的电池组会占用部分后备箱空间,经常装大件物品的消费者需要考虑清楚。
底盘调校还是熟悉的本田味。 过减速带时干净利落,高速过弯支撑性不错,别指望它能玩越野。 TrailSport版本的四驱系统只能应付轻度非铺装路面,真要跑烂路还得看专业越野车。
价格可能是最大惊喜。 终端优惠后12.59万的起售价,比老款便宜了整整两万。 这个价格甚至比一些国产混动SUV还低,看来本田这次是真的着急了。
新车机系统支持无线CarPlay和Android Auto,自带的Honda CONNECT系统操作流畅度一般。 建议苹果用户直接连CarPlay,体验会好很多。 无线充电板位置设计合理,开车时取放手机很顺手。
保养成本延续了本田的传统优势。 小保养一次500元左右,混动系统的电池组提供8年或15万公里质保。 二手市场上CR-V的保值率一直坚挺,三年车龄还能卖到原价的65%以上。
隔音效果比老款有提升,高速行驶时胎噪依然。 建议对静谧性要求高的消费者直接选混动版,电机驱动时车内安静程度提升。
方向盘手感轻重适中,女性车主开起来也不费力。 刹车调校偏软,需要适应一下制动距离。 自动驻车功能在等红灯时很实用,解放右脚的同时不会像某些电动车那样有突兀感。
LED大灯照明效果出色,夜间跑山路信心足。 雨雾天气穿透力一般,建议常跑长途的车主选装雾灯。 雨刮器带速度感应功能,下雨天会自动调整刮水频率。
储物空间设计见功力。 门板能放下1.5升水瓶,中控台有专门放手机的位置,扶手箱容积比老款大了三分之一。 后排USB接口升级到Type-C规格,充电速度更快。
座椅填充物比老款柔软,长途驾驶不容易疲劳。 主驾驶带8向电动调节,腰托调节幅度有限。 后排座椅角度可调,能找到半躺的舒适姿势。
钣金工艺保持本田一贯水准,车身接缝均匀细密。 车漆厚度实测达到120μm,比同级别德系车还厚实。 黑色车漆依然容易显划痕,建议经常洗车打蜡。
空调制冷速度很快,暴晒后车内五分钟就能降温。 后排有独立出风口,温度不能单独调节。 座椅加热在三档可调,冬天升温速度比竞争对手快不少。
音响效果中规中矩,六个扬声器日常听歌够用。 对音质有要求的消费者建议选装高配的BOSE音响,低频表现会扎实很多。 隔音玻璃只有前排配备,后排噪音控制还有提升空间。
倒车影像清晰度一般,轨迹线很准。 高配的360度影像在窄路会车时实用,车身四周的障碍物都能看清楚。 自动泊车识别车位成功率很高,泊入速度偏慢。
车机支持OTA升级,更新包下载速度较慢。 建议连接WiFi后再进行系统更新,用手机热点可能会消耗大量流量。 语音助手能控制空调和导航,识别率还有优化空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