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降价成常态,豪华车领头跳水,合资国产紧跟步伐

一场价格“失重”游戏在今秋的纯电车市场正式开局。如果不是车企们的官方通告,你大概很难想象,曾经被奉为电动豪华象征的宝马i7,如今能“打骨折”到原价六成,驰骋金融中心的奔驰EQS也成了割肉大户。而你在上班路上偶遇的红旗、马自达、电动MINI,最近售价也像“掉电”一样,一路滑坡。微蓝6降幅46%,宝马i3下探15万多元,蔚来ET5T跳水36%,这些数字和标签,不用警用胶带隔开,也足够让人止步驻足,摸摸口袋,思考人生。

有一种说法,车市从不缺“肥差”,只是当“降价潮”席卷时,连老字号大牌都得一起在舞台中央,表演一出集体跳水。豪华、合资、国产新势力,等于三分天下,如今同台竞技,成了一起“比惨大会”。这种场面并不陌生——往年油车市场流通周期一紧,价格战刚一开局,经销商就开始“自我燃烧”——但今年的纯电车领域,降价像感染风寒:谁降得狠,谁就能多留几口气。

证据链很完整,甚至无需我来做法医那般“逐帧回放”。我们只需在官网切换几个页面,便能看见“原价XXX、现价XXX”,甚至还附赠“限时补贴”“金融优惠”,像极了“电动版双十一”。各大品牌纷纷集体自证清白,没有幕后黑手、没有行业“串供”,纯粹因为市场压力——库存高、需求平、政策微变,消费者观望,资本收紧。车企只能自己拿刀,把价格、利润和所谓高端感,一刀刀割下来。

说到底,这轮降价,无关情怀、无关新能源产业理想,更不关“消费升级”什么事。它只是市场做的简单算术题:供大于求,资本退潮,去库存变刚需。豪华车最先扛不住,是因为它们本就高于正常溢价区间,被新一波智能、续航和性价比车型挤压,头部厂商只能从“高处往下跳”。这跳水虽高,但池底也浅——一年多前,有人还在拿宝马i3、奔驰EQS做身份象征,如今这些车成了“坚持不降价的豪赌失败案例”。不少客户最后的心理也不过是:既然都快“抛售清仓”,为何不等一等再买?

新势力们也没撑几轮。蔚来的“降价+限时补贴”,像极了打扫战场的姿态。蔚来ET5T几乎和特斯拉Model 3同价区间,相互看着谁先叫苦。主流合资品牌,丰田、大众等,也不再端着“合资光环”,干脆一口气降个25%-26%,让国产品牌直呼“祖宗显灵”。经济型车型倒显得温和,秦PLUS EV、银河E8降两三万,虽谈不上“性命攸关”,但也让经销商们多了些“心理按摩”。

分析到这里,其实事件全程并无道德冲突,没有谁在背后暗自收拾“黑手套”。这是一场商业博弈,市场在用最直接的工具——价格,去调整产品价值和供需关系。降价是被动,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战略调整:新技术门槛下降、旧产品库存积压,资本流向智能驾驶、新能源电池圏等新赛道,消费者则回归理性,用脚投票。

但专业视角之下,还是要警惕“降价潮”另一种风险。表面“买车省钱”,实则暗藏价值压缩、售后缩水、品牌信任感降低等双刃。经销商和品牌方或许一时挣扎着活下去,但长期被“跳水”洗牌后,原本想清空库存的新车型,也很快变成难以估值的“库存冗余”。这就像多年前二手车行业“价格崩盘”,消费者本以为捡漏,最后售后无门、配置缩水,甚至买了孤儿车型。

市场也有它的幽默——你会发现,各大车企降价公告像一场连环“悬疑剧”,每家都先骂对手,后面默默自己薅毛。豪华品牌们终于揣上“接地气”的标签,国产新势力也松了口气,合资大厂则一边降价一边拍广告,试图用“智能座舱”“前后排按摩”这些高科技词汇,来打消大家的疑虑。可惜现实依然残忍,“价格跌得快,信心却涨不回来。”经销商日常已堪比“法医鉴定”,死的不是车,是品牌尊严。

纯电车降价成常态,豪华车领头跳水,合资国产紧跟步伐-有驾
纯电车降价成常态,豪华车领头跳水,合资国产紧跟步伐-有驾
纯电车降价成常态,豪华车领头跳水,合资国产紧跟步伐-有驾
纯电车降价成常态,豪华车领头跳水,合资国产紧跟步伐-有驾
纯电车降价成常态,豪华车领头跳水,合资国产紧跟步伐-有驾

说来心酸,作为圈内人,经常被问:“这次纯电降价是不是绝佳入场机会?”我的答案和股市“抄底”一样冷——问题不是降多少,而是轮次和趋势何时结束? 降价只是一种表象,本质是汽车行业对未来的集体焦虑。

或许最值得追问的就是这里:价格战,是不是“最后一招”?降到骨头,还剩几层血?消费者等的是底价,品牌想的是活命,行业所有人都在压着赌注——赌新一轮的技术突破、赌政策再松绑、赌信心重新发芽。但没有谁知道“极寒几时消”,“降价底线在哪儿”。或许下一个周期,买纯电车还能像买白菜一样“随心所欲”,但品牌认同感、创新动力还剩几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

你怎么看,这一轮的“跳水”,是低谷还是新生?是行业自我救赎,或者只是另一场“清库存”闹剧?也许,汽车人都在等一个答案,至于消费者,不妨在秋天的马路上,多看看路边那些标着“降价大促”的展车,思考一下,这条价格“河流”的终点,会不会比你想象的还要远?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