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要是去逛汽车市场,特别是去东风日产的店里转一圈,可能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一边是销售热情地给你介绍着各种新款车型,另一边,你总能看到几款看着特别眼熟的车,感觉像是好几年前的设计了,但它们居然也挂着新车的牌子在卖。
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这些十多年前的老款轩逸、奇骏、逍客还在当新车卖呢?
是东风日产跟不上时代了,还是说这里头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门道?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背后是一段挺现实、也挺无奈的故事,它清清楚楚地反映了现在合资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真实处境。
咱们先来看看这几位“老将”都是谁。
就拿大家最熟悉的轩逸来说,现在店里卖的“轩逸·经典”,其实是2012年就上市的第12代轩逸。
算算日子,这款车的设计到现在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的价格,官方指导价已经降到了七万九千九,而很多地方的实际成交价甚至到了六万多块钱,这可比它几年前刚变成“经典款”的时候,便宜了足足三万多。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奇骏和逍客身上。
现在叫“奇骏·荣誉”的,是2014年上市的上一代奇骏;而“逍客·荣誉”,则是2015年那一代的车型。
这两位也分别在市场上服役了十一年和近十年。
在如今这个新车恨不得一年一改款、三年一换代的中国汽车市场,能坚持让十多年的老车型继续在一线销售的,恐怕真的只有东风日产这一家了。
那么,东风日产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难道是他们对这些老车感情深厚,舍不得它们退役吗?
其实,原因远比这要现实和残酷。
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寄予厚望的新一代车型,在市场上没能打响,尤其是被当成顶梁柱的全新一代奇骏。
当初,新款奇骏带着一台全新的1.5T三缸发动机上市,本以为能引领一波技术潮流,结果却在中国市场栽了个大跟头。
咱们国内的消费者,对三缸发动机普遍不太信任,总觉得它会抖动、动力不足、不够耐用。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结果就是,全新奇骏的销量一落千丈,从过去月销量能达到一万五千辆的辉煌,一路下滑到一个月只能卖出几百台的惨淡境地。
这对于一款主力SUV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东风日产一看情况不妙,当家花旦眼看就要撑不住场面了,情急之下,只能把已经停产的上一代四缸老奇骏从生产线上又请了回来,给它换上“奇骏·经典”的名字,后来又改成“奇骏·荣誉”,派它上场救火。
虽然现在每个月也就卖个两三千台,连巅峰时期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起码稳住了局面,没让奇骏这个重要的产品线彻底崩盘。
有了奇骏这个惨痛的教训,东风日产在逍客换代的时候就变得小心翼翼了。
他们没敢直接让老款逍客停产,而是在新一代逍客上市之前,就提前推出了“逍客·经典”,也就是现在的“逍客·荣誉”,摆明了就是要新老车型一起卖。
这一招虽然避免了销量的大幅跳水,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东风日产的底气已经大不如前。
曾经那个月销量轻松破万的逍客,如今的市场表现也只能维持在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二左右。
如果说新车型出师不利是第一个原因,那么第二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东风日产在新能源转型这条关键赛道上,走得异常艰难,几乎是每一步都踩在了坑里。
眼看着我们国内的比亚迪、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玩得风生水起,产品又多又好,日产这位曾经的“技术大佬”反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不是没有努力,也推出了纯电动的SUV,比如ARIYA艾睿雅,还推出了像探陆这样的全新中大型SUV,甚至还搞出了轩逸和奇骏的e-POWER增程版车型,想用一种独特的技术路线来打开市场。
但结果呢?
市场给出的回应非常冷淡。
根据一些平台披露的数据,那个被寄予厚望的纯电SUV艾睿雅,上市后大部分时间的月销量都在三位数挣扎,最近几个月甚至掉到了个位数。
你没听错,一个月全国就卖几台车,这对于一个全球大厂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被寄予厚望的大尺寸SUV探陆,上市后销量也从四位数慢慢滑落到三位数。
两款增程车型的市场表现也不理想,消费者似乎并不太买账。
新产品线集体哑火,没办法给公司贡献足够的销量和利润,那公司的运营靠什么来维持呢?
答案只能是回头啃老本。
轩逸,一直是东风日产的绝对销量支柱,它一款车的销量常年能占到整个品牌的一半以上。
这个惊人的成绩,正是靠着新款轩逸和老款的“轩逸·经典”两代车型并肩作战才实现的。
老款用极低的价格去抢占那些预算有限的入门级家轿市场,为整个品牌贡献了宝贵的销量数字,撑起了一块重要的“遮羞布”。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还在发挥余热的老车型在底下苦苦支撑,东风日产的销售报表会更加难看。
也正是因为整体产能利用率的持续下滑,才传出了东风日产武汉工厂可能要停产的消息。
这背后,就是新产品跟不上市场节奏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然而,就在这一片艰难的局面中,最近似乎出现了一点转机,而带来这丝曙光的,恰恰是我们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合作伙伴。
今年5月份,东风日产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轿车,叫做日产N7。
懂车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款车和东风集团旗下的奕派007有着非常深的血缘关系。
最关键的是它的定价策略,起售价只有十一万九千九,完全放弃了过去合资品牌高高在上的姿态,拿出了十足的诚意,直接和我们国内的新势力品牌贴身肉搏。
结果市场反响出奇的好,上市50天,就收到了超过两万个大定订单。
也正是靠着N7的出色表现,日产在华销量在连续下跌了15个月之后,终于迎来了首次的同比增长。
这个小小的成功案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光环和品牌历史已经不再是万能的通行证了,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精明和务实,他们需要的是真正有技术含量、有性价比、符合他们需求的好产品。
日产N7的成功,正是东风日产放下身段,开始学习和借鉴中国伙伴的成功经验,深度拥抱中国市场的结果。
它证明了,不是日产这个品牌不行了,而是过去那套老旧的合资模式,已经跟不上飞速发展的中国速度了。
而那些仍在服役的老轩逸、老奇骏们,就像是旧时代的最后守望者,它们用自己最后的价值,为东风日产在这场痛苦而又必须进行的转型中,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