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真是,刚把手机从手里放下,又忍不住抓起来,心里堵得慌,总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你说这苏超决赛,泰州和南通,结果一出来,南通输了,泰州赢了。哎,真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本来以为,这南通队,这一路走来,多少有点优等生的意思。就像那种从小到大,奖状贴满了墙,一路顺风顺水考上名牌大学的学霸。结果呢,毕业了,找工作却四处碰壁,最后落了个高不成低不就。这比赛结果,就给我这感觉。明明底子厚,大家期望值也高,怎么到头来,就差了那么一口气。
反观泰州队呢,倒像是班里那些平时不太起眼、有点“中等生”气质的同学。你平时也没怎么关注他,觉得他就是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没想到啊,最后人家闷声不响,考上了编制,稳定下来了。这黑马逆袭,说实话,确实有点出乎意料,让人跌眼镜。就这么,点球赢了。
但仔细一琢磨,这事儿不就这么简单。网上都炸了锅了,说什么的都有。有人直接就喊,这苏超,完全是失败的!这话虽然有点偏激,但想想也能理解。大家掰着指头数,冠军队里,江苏本地人就一个,还来自徐州。这意思就是,其他都是外援,甚至有人说,这是“东北队”拿了冠军。这话一出,情感上,江苏人肯定不好接受。这冠军,到底是江苏足球的骄傲,还是别的地方的胜利呢?这身份认同感,瞬间就没了。
这足球比赛,本来就是看个热闹,看个拼劲。但涉及到这种地域情结,还有“血统论”,就复杂多了。网上有人直接就说了,泰州队这阵势,简直就是“亚泰高手”组成的。而南通呢,就是“大学霸考了个二本”。这话有点损,但确实精准描绘了大家心中的落差。南通吭哧吭哧努力了大半年,最后桃子被泰州摘了。心里那份不甘,是真的。
更有人直接爆料,说南通队这回,简直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怎么回事呢?说他们用职业俱乐部的名义,去冒名顶替参加业余比赛。冒充业余球员的队长,点球都没踢好,直接导致输球。这要是真的,那真是大快人心啊。如果为了赢,连规则都敢踩,那输了也怨不得别人。这种操作,确实很容易招致反噬。虽然说比赛讲究实力,但道义和公平,有时候比胜利本身更重要。
也有人为南通打抱不平。他们觉得,南通这根本不是什么失败,充其量就是“清北水平发挥失常,考了个浙大上交”。胜败乃兵家常事嘛,这没啥。而且,从头到尾,南通也只输了这一场,一路踢得精彩纷呈。没有南通,苏超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关注度。南通虽败犹荣,依然是“南哥”!这话,听着是挺暖心的,也是一种对球队付出的肯定。毕竟,过程中的努力和拼搏,不应该被一场失利全盘否定。
但话又说回来,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总觉得这事儿有点耐人寻味。就像是,你看一场戏,剧情跌宕起伏,最后结局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这冠军奖杯抱回家了,是欢天喜地,还是心里有点虚呢?像这种“雇佣军”的说法一出来,后续的舆论压力,泰州队能不能扛得住?赢了比赛,却输了人心,这买卖到底划不划算?
一场比赛,折射出的东西可太多了。有实力的较量,也有规则的博弈,甚至还有地域情感和道德审判。谁是谁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这秤砣在每个人手里,分量都不太一样。这不,手机又亮了,肯定又是哪个群在讨论这事儿。你说这足球,它就这么有魔力吗?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