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车主们聚在一起,总爱唠唠爱车保养的事儿,其中机油更换周期,那可是个热门话题。4S 店工作人员常常一脸严肃地跟咱们说,全合成机油最好 7500 公里就换,可真的是这样吗?今儿个,咱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
我有个开汽修厂的朋友,干这行都十多年了,经验那叫一个丰富。他就跟我说,现在好多 4S 店建议的机油更换周期,其实有点 “保守”。就拿全合成机油来说吧,从它的特性来讲,跑个 1 万公里再换,完全没问题。全合成机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造出来的,分子结构特别均匀、稳定,这就使得它在抗氧化性、抗磨损性和高温稳定性方面,比矿物油和半合成机油强太多了。打个比方,矿物油就像是咱平常吃的粗粮,虽然也能填饱肚子(能给发动机提供润滑),但杂质多,容易 “消耗”;半合成机油呢,就像是粗粮和细粮混合,性能处于中间档;而全合成机油,那就是精细打磨过的高级食材,品质高,能给发动机更贴心、更持久的保护。
朋友还给我讲了个例子,有个老客户,开的是一辆普通家用车,一直用的全合成机油。平常开车也比较稳,不怎么暴力驾驶,大多时候也是在路况还不错的城市道路跑。按照 4S 店的建议,7500 公里一换机油,每次换下来的机油看着还挺清亮的,他就觉得有点浪费。后来听了我朋友的建议,试着跑到 1 万公里再换。等 1 万公里的时候,把机油放出来一看,虽说颜色有点变深了,但质地还是挺不错的,发动机也没出现任何异常。从那以后,他就一直 1 万公里才换一次全合成机油,车子开了好几年了,发动机状态依旧良好。
其实啊,咱们想想也能明白,厂家在车辆使用手册上给出的保养建议,那是基于各种不同使用场景的,要照顾到大多数情况。就好比咱们买的方便面,包装上写着 3 分钟即食,可实际上,根据每个人用的水温、泡的方式不同,时间也会有变化。4S 店呢,为了避免万一出现问题担责任,往往就会建议咱们早点换机油。但这对于咱们车主来说,可就意味着保养成本增加了。
不过,咱也不能一概而论地就认准 1 万公里换全合成机油。有些情况,还是得灵活调整。比如说,你要是个急性子,开车像 “路怒症” 似的,油门踩得比蹦迪还猛,发动机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那机油的损耗肯定快,8000 公里左右换可能就比较合适了。要是你开车稳稳当当,是个温柔驾驶的老司机,那跑个 12000 公里再换,发动机也能 “扛得住”。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员,你要是总让他冲刺跑,体力消耗肯定快;要是让他匀速慢跑,那耐力就能更持久。
还有啊,车辆行驶的环境对机油更换周期影响也很大。在东北,冬天零下 30℃,机油的流动性变得特别差,就像冻住的蜂蜜一样,这种极端寒冷的天气下,机油的性能会大打折扣,换油周期就得缩短,可能要比正常情况缩短个三分之一。同样,在海南那种 40℃高温的地方,机油也得 “遭罪”,也得适当缩短更换周期。另外,要是你的车经常是短途行驶,发动机还没热乎起来就到地方了,这时候机油里的水分排不出去,时间长了,机油都能变成 “酸奶” 状,就算半年只跑了 3000 公里,也该换机油了。
对了,现在很多国六新车都带颗粒捕捉器,这种车换机油的时候可得看准了,得用有 SP 级认证的机油,不然啊,颗粒捕捉器容易被堵住,那就麻烦大了,就跟家里下水道堵住一样,维修起来费钱又费力。有个车主就为了省 30 块钱的机油滤芯钱,结果发动机出问题了,修一修花了 8000 块,真是得不偿失。
那咱们怎么判断机油该不该换呢?其实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定期拔出机油尺看看。要是机油颜色变黑了,但质地还比较流畅,那就还能用;要是又黑又稠,还有明显的杂质,那可就得赶紧换了;另外,要是机油液位低于下限了,也得及时添加或者更换。
所以说啊,各位车主朋友,在机油更换这件事儿上,咱别盲目听 4S 店的,得根据自己车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换油周期。用全合成机油,只要驾驶习惯、行驶环境不是太恶劣,1 万公里一换真的没问题,这样既能保证发动机得到良好的保护,又能省下不少保养费用呢。
好啦,今天关于全合成机油更换周期的事儿就跟大家唠到这儿。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朋友,麻烦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呗,祝大家都能开着爱车,顺顺利利,一路发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