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C11上市,价格下探,配置拉满,行业竞争加剧

马路边,灯光映出一排排新车的轮廓。试驾场地空旷,空气中混杂着橡胶味和一点夜色的冷意。全新C11像是众星捧月那样停在最中间。试驾员一边扣安全带一边念叨:“你看看,15万出头的价,20英寸大轮圈,还带激光雷达,钢化玻璃无框门,这个时代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我站在车外,拍着门把手,看着系统屏幕亮起那一瞬间的淡蓝色光晕,冷不丁有点错觉,仿佛我不是在看车,而是在拆某种被包装好的命题作文。

对于一辆车,尤其是15万上下的SUV,定价永远不只是个数字。它是检测市场信心的温度计,是同级对手们绞尽脑汁想要打破的“红线”。零跑C11把价格定在14.98-16.58万元区间,再把一串通常高配才有的配置统统标配。这不禁让人想起“买椟还珠”的老典故——只不过这回椟和珠都给你了,还特意标了个比同级便宜的价。同行模仿的速度,堪比后备厢盖的自动关闭。

翻开配置信息表,有眼尖的同事立马来了句:“这不就是‘同级车一统天花板、跑步进场抢市场’的节奏吗?”也有人嘀咕,“这样高举高打,零跑是不是不打算留给自己退路了?”一句话激起万千联想,不过行业冷知识告诉我们——一辆车的性价比能有多卷,跟它的品牌溢价正好成反比。

整个事件,简单说其实也无非如此:26款全新零跑C11上市,价格下探配置上扬,把友商的高配按在普通配置里摩擦一遍。外观造型没短板、空间足够大、纯电和增程两套动力方案,底盘和安全配置多到让人恍惚。智能车机芯片也升级到了业界主流水平,智驾把激光雷达直接全系上车。这车的定价弹性实话说,并不大。就像一盘已经放好了盐的菜,再撒点味精顶多锦上添花,想要再动刀子削成本,怕是只能去人力和利润里下狠手。

理性分析,我得说,零跑玩得是高配平权游戏:消费者用相对低的价格买到了传统“只属于高配”的配置,零跑用规模去摊薄成本,把以前溢价的幻想打碎,让实用主义调头直冲消费者钱包深处。这有些像刑侦破案时“顺藤摸瓜”的手法——你能在配件里找出线索,也大致能猜到生产端的压力和调度。产品力往上供,价格往下一压,中间的空档逼着对手只能疲于追赶。这操作,本质在用性价比轰炸对方的利润空间,也是零跑在行业里为数不多能握住的主动权。

当然,重点仍在配置:外观运动、不掉价,空间宽敞,适口性高。车内大屏幕、HUD、Nappa真皮、256色氛围灯,说到底就是在讨好当下“外貌协会+注重体验党的”两类用户群。电池、动力和充电技术拉满,增程与纯电并行,补能与缘分无关,只跟你看中哪种通勤模式有联系。底盘结构放两年前想都不敢想,一个前双叉臂一个后多连杆,这可是20多万级别的标准配置。但15万市场短兵相接的地方,消费者往往不会打开底盘钻进车壳倒腾,而是习惯“我的钱花得值不值”。车机芯片直接用上高通8295,语音识别这年头说“打开空调关天窗”,一口气来十几项指令已经成标配,不会再让人恼火地掏出手机调一遍。

理性说,这车如果真有什么防不胜防的短板,无非还是品牌光环和三年五载以后的二手残值。谁都知道,一年新车三年老,“行业加分项”能顶半年的热度,但终究拗不过打工人的钱包和家庭的刚需。

零跑C11上市,价格下探,配置拉满,行业竞争加剧-有驾
零跑C11上市,价格下探,配置拉满,行业竞争加剧-有驾
零跑C11上市,价格下探,配置拉满,行业竞争加剧-有驾
零跑C11上市,价格下探,配置拉满,行业竞争加剧-有驾
零跑C11上市,价格下探,配置拉满,行业竞争加剧-有驾
零跑C11上市,价格下探,配置拉满,行业竞争加剧-有驾
零跑C11上市,价格下探,配置拉满,行业竞争加剧-有驾

或许有读者会问:C11的定价真的让同行哑口无言吗?还是说,这又是一轮厂家“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大促销?还真不是。只不过,这个行业现在已经进入“配置跃迁时代”,过去靠几块大屏、一两项辅助驾驶忽悠消费者的时代快过去了。如法医在现场,寻找的不再是单一血迹,而是复杂利害关系中的真正动机——谁能确实把“消费真配额”平价给到用户,谁就能暂时拼凑出流量红利。

细节上推演一圈,该说的美中不足还是得说。比如,这波操作多少有点“攻守同盟”的味道:拼配置堆智能,实际上难保所有供应链都稳定,经销商压力也会向下传递,砍掉中间环节只能让维修和售后另起一滩水花。智能硬件一旦出问题,如果售后跟不上,配置多也只是摆设。退一步说,性价比战能赢一次,却不一定永远不败。行业的拐点,总被不经意的品质失误和用户的口碑反噬扳倒。长远看,拼流量和加配置只是短期解药,品牌、服务、渠道、残值才是未来决胜的内伤。

写到这里不禁要笑——作为坚信细节和证据的人,我依然相信评判产品最终还得靠“用得久不掉链子”,而不只是风头正劲时的数据与宣传。高配平权是进步还是大势所趋,配置卷到飞起的同时,每台车背后那一个拆不开的利润方程,其实才是行业的终极谜团。

夜里灯光下,C11静静停着,像是一份高考满分试卷。但市场终究不比考试,所有加分项最后都要在时间里验证。对于“15万级SUV的定价权在哪”这个问题,也许下一批交付和下一个寒冬来临时,答案才会浮出水面。

如果你的钱只有15万,面对满屏高配和“全家桶”,你会选择相信谁?是宏大的配置表,还是你内心那一条静悄悄的信任线?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