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一出来,6.58万,400公里纯电,A级轿车,7万底线砰一下碎了,朋友圈直呼“这价格让油车永不翻身”。智己LS6上19.79万,压着E平台对手们打,增程市场瞬时就不一样了。都在说,上汽,是找回自己的节奏了。那画风换得飞快,评论区热火朝天,“名爵怼的谁都没脾气”“智己这波冲高大气”,每次看数据心里直念,老牌车企这盘棋,终于算下明白了?
但爆款归爆款,故事没完。销量暴涨,盈利真的翻盘了么?技术这波猛冲,还能撑住品牌向高走么?这年头,转型就是赛跑,没有喘息的机会。谁慢半拍,谁掉队。
MG4和智己LS6怎么爆成这样,真不是随便就搞出来的。整个新能源卷价格卷技术卷体验。MG4杀进7万区间,续航拉满,530公里那版还卡在9万,半固态电池拉下10万。买纯电不是奢侈品,是日常消费,而且还抢得比不少油车便宜。“400公里纯电不到7万?”网友问,“你这是送车还是做公益?”难怪朋友圈疯传。
半固态电池,是全球首次大批量上车,安全性拉到满格。10针穿刺都没事,车主问“我是不是买到实验室黑科技。”MG4基础架构也玩大了,CTB电池一体化,空间宽敞,刚性杠杠的,还标配高通8155芯片,每个人上手就是OPPO智行互联,手机和车一体化,哪有一点妥协。
MG说了,未来三年马上铺13款新能源车,纯电插混增程,科技生态疯狂扩张,市场信心稳稳地建立。“一年一大步,三年一世界”,用户等着看谁能再被打穿底线。
智己LS6,主打性价中大型SUV,19.79万定价,同级车型都脸红。技术这块没掉线,450公里纯电,1500公里综合续航,燃油车都得让路。充电快速,800V高压平台,15分钟补了310公里,补能焦虑减半。智能驾驶这波操作也狠,全系IM AD,AI代驾进场,窄车位啥都能泊车,湿路都敢自动跑。底盘数字化,后轮主动转向,再大车都不怕转弯难。
两个爆款,价格不一样,逻辑一样,全靠技术普惠和体验颠覆。买这个纯粹就是“买技术拿福利”,不是花钱图新鲜,是改变用车认知。
看这波火的背后,谁都知道上汽转型不易。当年靠合资走天下,销量榜压着,全行业仰望。新能源上车,排兵布阵,波折不断。曾经和阿里一起推荣威RX5,互联网轧轧火一波,但后续发展分散,多品牌一锅炖。飞凡和智己给定价,20万-30万区间直接对撞,资源打散,最后飞凡干脆并到荣威,耗时间耗钱,窗口期直接溜过去。
智己主打高端,画风没啥问题,销量不太能跟头部势力比。2022年就卖出5000辆,23、24年涨到3.8万和6.6万,目标全线掉队。比新势力车企差距一目了然,产品认知、品牌力、触达用户,都有一条路要走。
合资业务也不吃香了,上汽大众和通用以前撑住大半利润,电动化掉队,燃油光环褪色。ID系列和别克电动车,没几个市场能抢跑,新能源这桌子,合资场子不兴奋了。合资销量拉胯,自主转型还没发力,利润断档,整个集团盈利都得扛风暴。
转型真是被市场推着改。人事大换血,管理层年轻化,成立“大乘用车板块”,资源往自主品牌集中。技术层面,固态电池折腾,大模型研发步不慢,华为OPPO都进了朋友圈。最有意思的是,之前死守“灵魂论”,现在转身深度合作,尚界H5冲着智能驾驶短板补足,17-25万定价,冲单冲品牌,务实成了习惯。
数据能看些苗头:整车批售量涨12.4%,新能源同比暴涨40%,八月份单月差不多五成增长。营收也翻正了,突破2995亿,扭转去年下滑。但单车均价降到14.59万,“以价换量”能明眼看到,利润又退9.21%,都半年度接连下滑,还没回到巅峰状态。智己还猛亏18亿多,整个集团压力感挺强。
这种成绩,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销量起来但利润掉头,下探到“价格血拼”大战,谁都不敢松气,谁都盯住下一阶段能不能翻身。
三年布局,现在只能说“初见曙光”。技术平台扎得深,60%研发费投进新能源,全靠“七大技术底座2.0”撑底,星云纯电、珠峰机电、星河电氢一体化,这些基础让快速推出产品变成可能。固态电池量产、800V高压平台、双碳化硅电驱系统这些技术,能看出上汽到死不会做传统跟随,而是和新势力正面杠技术壁垒。
组织机制这块也瘦身,团队变年轻,决策周期短,军令状、高激励、种子基金,攻坚项目资金直接砸下去。供应链多个环节一体化,开发周期一路缩短。全公司都盯着“快”,不敢再耽误窗口期。
全球化也加快,四个海外生产基地,100多个零部件研发点,2800营销网点,泰国基地电池纯电本地产,MG4在欧洲混得很,大面积上榜销量前十。“中国研发、本地生产”,市场响应快节奏。伦敦硅谷特拉维夫研发中心三重奏,技术人才开散花,跟谁都能搞合作。
开放合作,生态最重要。华为联手智界H5,预售18小时五万订单,智能驾驶同时和好几个团队齐头并进,不给自己单点依赖。智能座舱和OPPO一起推互联生态,消费体验直接拉起来。
营销方式也变了,团队年轻,不玩套路玩直播,社交营销、电商一体,专家经理都直接跟用户交流,反馈快,迭代也快。用户这两年驾驶数据,能连产品经理都能帮着深挖消费趋势。
当前行业竞争不算轻松,价格战每天都在变,技术路线风头一波波,上汽三年狂奔,终于摸出来适合自己的路,电动智能化全球化三面步调未乱。
MG4和智己LS6,就是上汽转型的显影剂。所有技术突破和定价策略,都在两款车身上聚合,累计爆发力一时间打破旧认知。传统车企旧江湖,被强行拉进新时代。销量漂亮但盈利还难说,资源整合做严了但品牌高端还得努力,合资衰落的痛还在补,突破靠自主业务。
上汽转型这场仗,赛跑还是硬仗。谁以为爆款能松气就错了,胜负还在后头。三年磨一剑,还是得天天磨,持续创新和资源协同。价格战技术战品牌战同步开火,反应时间只有一瞬。谁能稳住耐力,谁才能成为下一个汽车新王。
本内容仅供参考讨论,若表述涉及版权或不妥之处请联系反馈,我们查实并调整;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倡导正能量观念。需要内容纠正欢迎官方渠道留言。小编写文做数据查证不易,看完点赞评论关注,就是最强动力,未来更深更实业分析继续更新,祝各位生活每日精彩,事业万事顺。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