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微博就像有人在一杯温水里扔进了一块冰——没等化开,圈子里已经炸了。
王楚钦甩出一句:“还用官宣吗?天天一起出门,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配图是一辆红色奔驰纯电CLA,停在阳光底下闪着一种“不需要解释”的光。
这话既不像广告词,也没有刻意装酷的味道,更像他赛后把球拍塞进包里的随手动作。
但看照片的人都懂,那不是摆拍,是“这就是我的日常”这种笃定感。
几乎同一时间,孙颖莎素颜穿着淡蓝色上衣,在多芬广告花絮里冲镜头笑。
那个笑真不带滤镜味儿,让人想起高中操场边总能遇到的体育特长生:皮肤亮得你怀疑导演是不是偷偷加了灯,但事实是她本来就这样。
两条代言消息隔不了几个小时全网冒出来,说巧合有点小瞧幕后团队,更像精心编排好的“双子星商业秀”,节奏准到秒。
我后来才想到,这种安排跟他们平时训练后的默契有关。
从北京训练馆走出来,一个背着装备包,一个抱着水瓶,说笑间钻进车离开,没有半分表演痕迹。
如果这个时候让一个高端汽车和个护品牌同时贴上他们名字,就很容易传递给公众一种信号:国乒新生代不仅能赢,还知道怎么玩转商业舞台。
而且效果直接体现在数字上——孙颖莎官宣一个小时,多芬礼盒销售额破千万;奔驰中国唯一关注账号锁定王楚钦,不需要任何硬广,全网自然发酵。
奔驰显然也懂细节杀伤力。
他们请王楚钦去研发中心,全程英文交流,还送他一辆与出生年份相同的老款车模。
运动员面对媒体时通常防备心强,可聊动力系统、空气阻力这些技术,他反而放松下来,有点理工男的劲儿。
这些画面对粉丝来说是第一次见识这样的版本。
而红色车型,大概也是因为“中国红”对品牌来说不只是颜色,而是一种精神符号,你可以在世乒赛决赛看到它,也可以在商场展厅遇见它。
孙颖莎那边更简单,她进入广告片的时候没有浓妆,没有固定姿势,就是洗澡、擦脸,然后歪头笑一下。
这才是真正贴合“真实美”的理念。
不少人忽略掉的是,她不仅是该类目的首位运动员代言人,而且打破了传统美妆只找娱乐明星做代表的惯例,这是市场策略上的一次试探,也是女性体育形象价值被重新评估的重要信号。
从9月24日至30日,全国十座城市的大屏幕同步播放她的视频,北京三里屯那块巨大的LED墙下,人群停留明显变长,有年轻女孩现场扫码买套装,把线下流量直接搬成线上订单,这简直就是营销课案例。
很多人觉得顶级运动员接非体育类代言,就是趁巅峰期捞金。
但现实没那么单薄,高规格合作确实提供经济保障,让他们安心备战;如果合作够深,比如参与产品体验或研发,会反过来塑造新的公众形象。
当年姚明和耐克联合设计篮球鞋,对他的定位帮助很大。
同样,当粉丝第一次看到王楚钦站在新能源汽车旁,用流利英语聊续航性能,那画面足以刷新认知——原来除了正手爆冲,还有关于扭矩曲线的小词库。
网友当然不会缺席。
一半调侃,一半好奇:“以后机场围堵,是问油耗还是问世界杯战术?”
担心跨界会稀释竞技专注度的人,今年成绩单应该能安抚情绪:2025年世乒赛男单冠军属于王楚钦;孙颖莎澳门世界杯逆转申裕斌之后稳居世界第一,还刷出了历史积分12200分。
“万分女王”这个称呼不是靠广告换来的,而是一局局6-10落后的时候咬牙爬回来的心理韧性。
这东西,本身就是品牌最想买到的人格资产,比功能参数还值钱,因为它能迁移到消费品故事中,让顾客相信自己买的不只是产品,还有精神共鸣。
这一波操作还有文化层面的意味。
娱乐圈早已习惯明星轮番收割奢侈品合同,但体育领域长期困在运动服饰饮料等大众消费品,现在高端汽车、美妆护理开始布局顶级运动员,其实是在升级市场审美。
在此之前,同类型跨界成功案并不多,因为缺少既符合专业精神又具亲近感的人物。
而如今这组合刚好卡住位置,一半实力、一半人格魅力,再加上一点运气,就触发了爆发条件。
有意思的是,他们活动现场依旧保持距离,不刻意营造所谓CP元素,不过熟悉比赛史的人知道,那份八年累积出的默契本身就够观众脑补更多画面,比如混双失误后的一个眼神,比任何宣传片都耐看。
北京大满贯快到了,他们将再次并肩作战。
如果赛事期间出现新的名场面,我敢说热搜一定会冒出类似“领奖台上的情侣范”“击掌瞬间”,评论区继续吵到底是真友谊还是暗戳戳撒糖。
不过对于这样已经证明能力,又愿意突破舒适圈的人,我们是不是该减少套路化解读?
成年人世界没有圣诞老人,但有人可以靠拼搏换来惊喜礼物,有时是一枚金牌,有时是一纸合同,也可能只是路边等你的那辆闪亮的新车。
那么,如果你站在领奖台下,会先举相机拍冠军奖杯,还是忍不住摸摸那抹耀眼的“中国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