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新m7价格高于同级别车型,销量却反超不少,是因为配置全面拉满,全面解决用户痛点和细节不足

节前,我在微信里看到个消息,说鸿蒙智行公布了问界新M7的大订已经超过6万台。这数字让我有点懵,毕竟这价格摆那儿,哎,说到这,问界M7价格高于好些同级车型,但销量却反超,怎么看都挺反直觉的。

节后刚过几天,有销售给我打电话,说这车又狂砍了5800台大订,且速度还挺猛。他估算节后第一个礼拜,大订能突破一万台,感觉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对比同价位那些传统品牌,价格能低个5万左右,但销量差了一个档次,多半人都心存疑虑。为什么问界M7能打赢这场价格战的马拉松?我觉得关键还是它配置全拉满了。

问界新m7价格高于同级别车型,销量却反超不少,是因为配置全面拉满,全面解决用户痛点和细节不足-有驾

先说尺寸和基础参数,问界新M7长宽高分别是5080×1999×1780毫米,轴距3030毫米,这数字跟奔驰GLC差不多了,但价位没GLC贵太多。5座和6座版本可选,后备箱容积分量级差异明显,5座版有足足850升,6座版缩水到312升,适合不同家庭。车重大约2370到2460公斤,搭配高强度钢和铝合金占了80.6%,潜艇级热成型钢占24.4%,这些数字对比我刷过的同级别SUV,基本算中上,说明车身扎实。

涉水深度700毫米(应急状态),这个数挺高,城市里小水坑随便过,乡村道路积水也敢硬刚。其实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去年见过福特和大众的同级SUV,涉水能力都在400毫米上下,在这一点问界M7明显更有底气。

底盘和悬架这块,也值得聊。前悬架依旧双叉臂独立,后悬五连杆独立,差别体现在双腔闭式空气悬架的加入,这可不是次要配置。空悬支持5档高度调节,最大提升80毫米,等于给了车主调节舒适度和通过性的自由度。转向系统用的是DP-EPS随速可变助力,方向盘手感变幻多端,因为我问了个懂维修的师傅,他说:你觉得车开着轻飘飘的?电助力太大,操控就没了感觉;太沉又不适合市区拐弯。这套系统倒是找了个好平衡。再细聊制动器,前后通风盘式、电子驻车,看着普通,但结合整体悬架支持,安全感满满。

智能驾驶部分是问界M7的一大利器。搭载华为ADS 4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有点高级。尤其是传感器组合配置让我觉得厚道,顶置的192线激光雷达,后向额外的固态激光雷达,还有5颗4D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和11颗高清摄像头,这套装备不属于试水阶段,绝对是量产级的。功能覆盖了全国高速和城市快速路领航辅助,支持覆盖超过4万个城乡镇街道,这就问了个老朋友,他在一线汽车4S店干活,说他见过不少类似传感器堆砌的,但很多厂家用同个模块堆量,没有系统和软件做支撑,这车从硬件到软件看上去是配齐了。

问界新m7价格高于同级别车型,销量却反超不少,是因为配置全面拉满,全面解决用户痛点和细节不足-有驾

说回内饰配置,真能看到诚意。16.1英寸3K中控屏+10.25英寸副驾屏+17.3英寸后排吸顶屏,氛围感非常强。仪表盘是10.25寸全液晶,座椅不同版本还配了零重力设计,这我翻相册时注意到,老款问界M7用户吐槽这块还凉快点。这次不但通风加热还支持8点全背按摩,有的朋友说这价格能配这么多功能不亏,尤其是座椅按摩功能,完全是高级车型标配才有。

充电配置也不简单,2个50瓦无线充电和4个有线充电接口(两口18W,两口66W),用起来不算鸡肋。音响用的是HUAWEI SOUND系统,车内扬声器15到19个(根据版本不等),听说音质比同价位的BOSE、哈曼卡顿都强,这我没试过纯体验,但朋友告诉我,车载音响不是多喇叭越多越好,调校才是关键。

还有卖点上的小细节,香氛系统确实是标配(这点网上有争议,我猜测可能不同版本配置有差,样本少),副驾驶老板键和第二排小桌板,甚至还有车载冷暖箱。前几天我和朋友吃饭,他说:好多车冰箱都是选装,而且价格贼贵,问界直接标配,这人真啥都想周到了。

问界新m7价格高于同级别车型,销量却反超不少,是因为配置全面拉满,全面解决用户痛点和细节不足-有驾

说到这里我得有点收敛,刚才对配置全面的说法有点泛了。其实同级别那些价格低的SUV有些也不差,几项配置会弱一点,智能辅助驾驶和底盘调校就是最大分水岭。譬如某德系品牌的入门版,确实没双腔空气悬架,也没这么丰富的激光雷达,舒适性和智能辅助打折扣,但胜在品牌信任和经销商布局。

品牌力这东西,看数据还真奇怪。上游供应链压力大,芯片货紧,原材料价格高,开发周期又要快,问界这边算是把研发重心放在了产品核心体验上,别家可能更注重外壳加价。真就像做饭,有人只放贵油盐,有人抓紧主食和配菜的平衡,问界M7显然更专注主料。然后价格贵有贵的道理了,但你说实话,大家还真舍得掏钱。

在这期间,我有两个小疑问想和你聊聊:第一,这样一辆车在三四线城市能不能火起来?毕竟油电混动或纯电已成趋势,燃油车还能不能被问界M7这种产品定位搅动?第二,未来软件升级和OTA能否持续赋能,让这套智能驾驶和内饰系统持续领先?毕竟硬件堆积总有天花板。

问界新m7价格高于同级别车型,销量却反超不少,是因为配置全面拉满,全面解决用户痛点和细节不足-有驾

供应链这块不提多复杂,说一个等价生活比喻:你拿做蛋糕来说,市面上很多车型就像蛋糕用的是普通面粉、鸡蛋和糖,配料差一两样,味道就逊色;问界M7这蛋糕,不光用上了好面粉和新鲜鸡蛋,还加了进口奶油和坚果,虽然价格上涨挺狠,但吃起来口感和层次就是更香。这个蛋糕造出来,不是一天两天,背后工艺、供应链协调都得跟上,少点哪环都不行。

说完蛋糕,再说个我刚翻笔记找到的小细节:问界M7的座椅按摩有个冷热风循环设计,不单纯是按摩,还有微空气吹拂,这点很多竞争对手没注意到,尤其是价格相近的国产品牌,基本就按摩简单震动,舒适度直接拉开差距。

我真得自嘲一句,写这些配置时,我自己都觉得烦了,为什么车企不能先简单点,但用户心理就是这样:越复杂越好,尤其是能解决痛点的细节。比如之前看过一辆同级SUV,车门没电吸门,停车场下雨天拎包进车那真是尴尬。

最后一个事,难道问界M7的成功,会倒逼整个国产中大型SUV价格重新洗牌?或者说,新M7的落地价格会不会像它的配置一样,未来逐渐成为标配?这我没细想过,估计还得过两年市场才能给答案。

问界新m7价格高于同级别车型,销量却反超不少,是因为配置全面拉满,全面解决用户痛点和细节不足-有驾

你觉得呢?配置全面就一定越卖越好,还是说价格门槛在哪儿?还是说咱们普通用户真正关心的点其实在别处——比如品牌售后体验啥的?我这边先放个小悬念,等着你来接着聊。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