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格车主都在“内卷”啥?不是对象,是那声儿!
这届年轻人,好像都在寻觅一种“降维”式快乐。对象这事儿,着实费劲,那不如…先捯饬一下自己的座驾?近来,朋友圈里不少型格车主都在po改装音响的札记,那股子劲儿,比官宣脱单还上头。
就拿这桩事儿来说,汽车音响这玩意儿,素来有点儿“赛博朋克”。有人觉着原装的凑合着用,能出个动静儿就行。但也有人觉得,开车嘛,就得讲究个舒坦,好的音响能直接拔高驾驶体验,堵车都能少添堵。
尤其是本田型格,高配的Bose音响确实可圈可点,但低配…嗯,说白了就是个“能嚎”的货色。两只喇叭,那叫一个捉襟见肘。于是乎,就有了“扔海里”的戏谑,纯属玩笑,纯属玩笑。
这位车主的盘算,颇具代表性:交叉火力5.1音响系统。前后车门做隔音,换喇叭,中置音响摆稳,低音炮藏于座椅下,DSP功放“护驾”,一套行头下来,音质直接质变。照他的说法,现在就差一个副驾的妞儿,跟着一块儿嚎“再来一首《霍元甲》”了。
这其中,有几个门道挺有意思。
其一,消费要升级,但得是“量贩装”。不到四千大洋,就能搞一套5.1声道,这在音响圈里,算是相当瓷实的了。要知道,音响这玩意儿,烧钱是真没谱儿。动辄几万十几万的都有。但对绝大多数普通车主而言,花小钱提升生活品质,才是正经事儿。交叉火力这套,恰恰踩中了这个点。
其二,得有那份“氛儿”。你看那个中置音响,镂空金属罩,往仪表台上一搁,立马把内饰的格调拉满。音质好不好是一码事,看得见的考究,也是一种享受。
其三,这背后实则是年轻人对“小我”的珍视。过去,车是工具,是撑场面的。现在,车是自己的移动堡垒,是休憩的角落。在自己的地盘上,想听嘛就听嘛,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愉悦自己,才是头等大事。
当然,也有人会嘀咕,花几千块钱改个音响,还不如搓一顿好的。这话不假,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觉着美食能带来慰藉,有人觉着好音响能带来快感。这都是个人偏好,不必强求一律。
不过,反过来说,这种“平替式快乐”,未尝不流露出几分“俯卧撑”的无奈。在大都市里,年轻人负重前行,房子、车子、差事…桩桩件件都压得人喘不过气儿来。在此情形下,他们会选择放低身段,找寻一些触手可及的快乐。改个音响,便是其中一种路径。它成本不高,成效立竿见影,能迅速拉升幸福指数。
然而,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结为“年轻人太丧”时,莫不是忽略了他们所面临的真切困境?高企的房价、高昂的物价、内卷的职场…这些都是绕不开的槛儿。年轻人并非不愿披荆斩棘,而是披荆斩棘的“投入产出比”太低了。
单单从汽车音响改装这事儿来看,它兴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切面,但其背后映射的,却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他们踔厉奋发地追寻快乐,却也在现实面前权衡利弊。
故而,日后你在马路上听到一辆型格吼着震天响的《霍元甲》时,别嫌吵。或许,那仅仅是一个年轻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迎击着生活的捶打。他渴求的,或许不是一个喊“再来一遍”的副驾,而是一个能感同身受的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