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不少朋友的手机都被一款叫“吉利银河M9”的车给刷屏了,各种消息满天飞,说它是个大块头的六座SUV,续航能跑一千五百多公里,百公里油耗才四升,加速比好多跑车还快。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一个车长超过五米二的大家伙,跑起来像一阵风,吃油却比小轿车还省,这听着就像是天方夜谭。
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这到底是吉利放出来的一个“卫星”,还是真有这样的技术实力?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好好地聊一聊这款车,看看它究竟是何方神圣,那些听起来很厉害的数据背后,到底藏着些什么门道。
首先咱们得把一件事说清楚,现在网上大家都在说的“吉利银河M9”,其实并不是这台车最终的正式名字。
它的真身,是在不久前北京车展上展出的那台名叫“吉利银河星舰”的概念车。
什么叫概念车呢?
说白了,它就像是电影公司为了宣传新电影,提前剪辑出来的一个超长预告片。
这个预告片会把电影里最精彩的画面、最核心的故事情节、最酷的特效都展示给你看,告诉你未来的正片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等到电影正式上映的时候,可能有些镜头会删减,有些情节会微调,但大的方向和主要的亮点是不会变的。
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些惊人数据和配置,都是基于这台“银河星舰”概念车所展示出来的东西,它代表了吉利对未来家庭用车的理解和技术储备,也让我们能提前看到,未来吉利的高端车会是什么样。
咱们先从外形看起,这台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字:大。
真的非常大,官方说它的车长超过了五米二,轴距超过三米。
这是个什么水平呢?
咱们在马路上经常能看到的丰田汉兰达、大众途昂,在SUV里已经算是大块头了,但这台“银河星舰”比它们还要大上一圈。
这种尺寸摆在那里,气场就完全不一样了,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但它又不是那种笨重的感觉,吉利的设计团队,这次是联合了他们在意大利米兰和上海的设计师一起操刀的。
所以你看它的整个车身线条,非常流畅,有一种欧洲豪华车那种优雅的范儿。
同时,细节上又融入了很多我们东方的审美。
比如它的前脸,用了一种官方叫做“光之涟漪”的设计,一圈一圈的格栅,配上贯穿式的日行灯带,晚上点亮之后,真就像夜空里的璀璨星河一样,高级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而且有个细节值得点赞,它用的是传统的门把手,而不是现在很多新能源车喜欢用的隐藏式门把手。
这个设计虽然看着没那么炫酷,但真的实用,尤其是在北方冬天,隐藏式门把手被冻住的尴尬,谁用谁知道。
看完外面,咱们再拉开车门进到车里看看。
如果说外观是霸气,那内饰给人的感觉就是奢侈和科幻。
首先是空间,吉利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叫“得房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八点三。
买过房子的朋友对这个词肯定不陌生,就是说公摊面积很小,实际能住人的面积很大。
把它用在车上,意思就是设计师把车里的每一寸空间都压榨到了极致。
对于一台六座车来说,这意味着不管是坐在第二排还是第三排的家人,都能有一个非常宽敞的乘坐空间,长途旅行再也不会觉得憋屈了。
当然,空间大只是基础,真正让人惊叹的是它的座椅。
这已经不能简单地叫座椅了,简直就是一套智能移动沙发。
除了用料柔软、带十六点位的按摩功能,它还有一个特别科幻的功能:座椅可以自己移动到车外来。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家里有老人腿脚不方便,上下车很吃力。
你只需要按一个按钮,这个座椅就会自动旋转、平稳地滑出车外,降到合适的高度,让老人能轻松地坐上去,然后再自动收回车内。
这种人性化的科技,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要贴心得多。
前排的设计也很有未来感,一整块将近一米宽的大屏幕横贯整个中控台,再加上一个能把导航、车速信息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的抬头显示系统,开车的时候真有种在驾驶未来飞船的感觉。
而且后排乘客也照顾到了,车顶上有一个十七寸的娱乐屏,还配了小桌板,孩子可以在后面看动画片,大人也可以在路上处理一些工作,真正做到了一个移动的家庭空间。
最后,咱们来聊聊大家最关心,也是觉得最不可思议的动力和续航部分。
一台一点五升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要带动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还要做到四秒钟就能从静止加速到一百公里每小时,百公里油耗居然只有四升,综合续航还能超过一千五百公里。
这听起来确实违背了很多人的常识。
但这背后,正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这些年卧薪尝胆、埋头搞研发的结果,这个核心技术就是吉利最新的“雷神电混”系统。
这套系统的关键,就在于那台一点五T的发动机。
根据吉利官方公布的数据,这台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六。
热效率这个词可能听起来有点专业,我们打个比方,它就像是我们吃饭的消化吸收率。
同样是吃一碗饭,有的人吸收好,能把百分之四十的能量转化成自己身体的动力,而这台发动机,能把百分之四十六的汽油能量,转化成驱动车轮的动力,剩下的才变成热量浪费掉。
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那些发动机,热效率也就是在百分之四十一到四十三左右,每提升一个百分点都极其困难。
吉利能做到百分之四十六,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遥遥领先的。
有了这么一颗效率极高的“心脏”,再配合上强大的电动机,就实现了这种看似矛盾的性能。
在需要急加速的时候,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发力,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动力;在日常平稳行驶时,系统会智能地让发动机工作在最省油的区间,或者干脆用电,所以才能做到那么低的油耗和那么长的续航。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造一辆车,而是在最核心的发动机技术上,我们中国的品牌,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甚至开始为这个行业树立新的标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