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上市漫长折腾,业绩连年增长,最终再闯资本关

谁能想到,岁月能在一个人的发梢上写下这么多故事呢?

尹同跃的鬓角泛白,或许正是无数场会议、无数次自我否定和每一个不眠之夜留下的证据。

看着一张张老照片,黑发小伙意气风发,如今站在镁光灯下,白发苍苍,那不仅是时间的力量,更是“奇瑞上市”这个大难不死的梗,折腾了他整整二十一年。

真要说,这奇瑞上市剧情走得比宫斗剧还曲折。

一开始谁不以为上市不过是走程序?

报材料、喝点茶、等敲锤,大家伙都跟着凑热闹喊“牛”字。

可现实给这些乐观派一大嘴巴。

自从2004年奇瑞首次忍不住起了“上市”的心思,这事就一路缠缠绵绵,像电视剧《西游记》里取经似的,“九九八十一劫”,每一难都没法绕过。

从小县城草房子打下江山,混到今天,奇瑞入围世界500强还真不是开玩笑。

但上市的门槛究竟有多高,谁干了谁知道。

一波三折,咱数一数,什么红筹回归、资产梳理,什么PE投资、产业重整,这二十多年走的弯路比你高考复读都多。

每次新闻一热,坊间就开始立flag:“这回肯定板上钉钉了!”

结果话音未落,又赶上政策变了、市场风向变了、或是整个行情跟着股市叹了口气。

本来大家以为2024年能一锤定音,但2月份奇瑞递交了招股书,半年来——哎,聆讯连影都没见着。

有点像买了票却一直卡在候车大厅,这急得脖子都细了。

照港交所的套路,半年不进聆讯,招股书说废就废。

饭圈式的股市小伙伴立马炸锅:“糟了?上市黄了?”

但真正懂外企上市门道的人都知道,你连聆讯这关都没排上号,顶多算‘排队人有点多’。

只要没被晾在外面,故事还能继续补血挂机。

果然,奇瑞很快重交了材料,重新入队,继续往前冲。

说到这,怎么有点像个考生高考没考好,又报了补习班,硬是要把最后一道大门踹开。

可别忘了,咱证监会不久前就发了个“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这一下,相当于老师亲自下场打了包票:“可以考,试卷已经审核通过”。

从另一个视角说,奇瑞已经闯完了大部分副本,就差最后的BOSS战。

全公司悬着的那根弦终于要松开一截。

这个时间点上,市场都在等一句真话。

有些江湖传闻说啥“9月9日敲钟”,还给奇瑞股票代码起了各种悬疑梗,玩得跟剧透似的。

其实,没有哪个“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能比行业人士更清楚这场大戏。

奇瑞上市漫长折腾,业绩连年增长,最终再闯资本关-有驾

奇瑞上市不是单点突破,这背后站着一整个“家族军团”。

你看看手下的伯特利、埃夫特、瑞鹄模具、鸿合科技,这些已经在A股上站稳了脚跟。

练好分公司,母公司一旦挺进香港主板,奇瑞系上市矩阵,“内外神雕侠侣”一样默契。

奇瑞上市漫长折腾,业绩连年增长,最终再闯资本关-有驾

再说了,这年头上市不仅是资金通道,还是一种江湖封号。

只要牌子亮,融资的门吃奶牛也挤得开。

即便临门一脚又摔了个跟头,奇瑞有现有的伙伴体系,也不会饿着。

毕竟,谁家头部车企没点底气?

奇瑞上市漫长折腾,业绩连年增长,最终再闯资本关-有驾

想想,这二十多年都是在夹缝里冲浪,什么难没熬过?

而且芜湖、安徽背后那个“老家”身份,一直都是奇瑞的巨大加分项。

放眼数据,近三年营业额一路猛增:2022年九百多亿,2023年一下飙到一千六百三十多亿,2024年则是将近两千七百亿。

说句笑话,这数字,咱也能去算个投资经理KPI了。

奇瑞上市漫长折腾,业绩连年增长,最终再闯资本关-有驾

纯利润这块也让人心安。

2022年还只是五十八个小目标,2023年翻倍到一百零四,2024年飙到一百四十三,眼看就是“多快好省”的节奏。

谁说中国传统企业就庸庸碌碌?

反正,利润是不会骗人。

虽说毛利率这两年有点小波动,饼大了,分法总归要讲究点策略。

2022年13.8%,2023年稍微涨到了16%,然后2024年又滑回到13.5%。

奇瑞上市漫长折腾,业绩连年增长,最终再闯资本关-有驾

再到2025年第一季度,只有12.4%。

有些指数控的分析师可能要叹气了:“这下不好玩了,边际效益递减?”

唉,这就是做生意的现实,不是每年高开高走,市场就是个过山车。

好在资产负债率也慢慢降下来了,2022年还有93.1%,2025年Q1已经回到87.7%。

不谈“美如画”,但趋势摆在那,谁都看得见。

再看战略,这才是奇瑞能熬出头的底气。

奇瑞上市漫长折腾,业绩连年增长,最终再闯资本关-有驾

现在这年头,谁还不追“新四化”?

奇瑞抢先搭上智能电动巴士。

电动化和智能化两架马车,人人都想扶缰。

就连自带流量的华为都愿意做“金牌合伙人”,这说明啥?

尹同跃那点“虚怀若谷”的劲儿还真得用得其所,拉上余承东这个“余成功”,一起搞出智界新范本。

企业上市这事怎么说,和国家建都没啥两样。

不是为了1分钱两分的事,讲的是格局,是名正言顺的“入大局”。

市场看重的,已经不是“有没有钱”,而是“你有没有更高一层的志向”。

有人吐槽上市太慢了,也许是鸡蛋里挑骨头。

但你问问那些轶事缠身的公司,有几个能如奇瑞这样向上卷,活成一个行业段子。

或许上市只差最后一步,但以奇瑞这盘大棋来看,上市只是旅途中的一小节。

对普通吃瓜群众来说,或许只关心“能不能炒一波短线赚快钱”。

而对奇瑞和背后的芜湖、安徽,这就是腾飞的助推器。

谁不想把自家孩子送上好学校?

一想到2025年营收目标就是更大更猛,芜湖人民、供应商、小股民,谁不是一边喝着茶一边等着好戏开场?

光说规模还不够,奇瑞这些年翻身的方式就在于“布局”。

既抬头做品牌,也埋头修内功。

车市水深多变,赔钱赚吆喝的企业不在少数,偏偏奇瑞硬是生生赶上了智能新能源大浪。

一叶扁舟,走成了航空母舰,这才叫牛。

不得不说,时代到了,奇瑞要浪起来就没个停。

但,得扪心自问:走到今天,还会有下一个“尹同跃”吗?

这一代人的坚持和耐力,早就超越了“赚钱”两字。

更像是一种责任感——把中国车牌打到全球,证明中国制造能有多强悍。

但还是不能盲目乐观。

终归资本市场深不可测,上市只是一个节点,未来更多难题还在等着他们。

更别提车圈炒得热火朝天的海外扩张、品牌升级、技术壁垒、竞争新旧玩家更新换代……

奇瑞上市漫长折腾,业绩连年增长,最终再闯资本关-有驾

这些话题,有得一说。

说到头来,一个企业的命运,有时候跟一个人站在风口一样,能不能飞起来,看天时地利,也得看人和。

奇瑞用二十一年换来如今这一跃,一场充满希望又潜藏压力的冒险刚刚开始。

你怎么觉得,奇瑞上市之后,会走稳“资本快车道”,还是迎来新的坎坷?

留言区,来来来,咱们唠一唠——你最期待奇瑞上市后带来什么新花样?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