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号,比亚迪打了场“静悄悄的漂亮仗”,宋Pro DM-i加推版和宋L DM-i加推版悄然上线。没开发布会,没铺天盖地投广告,就这么把车往店里一摆,等照片传开,大家才发现,比亚迪这回的心思真是偷着放在“走心”上了。
发动机没换,马力也没加,但这次改动却让用车的“槛儿事儿”少了不少:主动进气格栅、后四连杆悬架、电子怀挡,往细里说,都不是“第一眼吸粉”的噱头配置,但这些偏偏踩在了用车党的痛点上。举例来说,这主动进气格栅冬天电池更稳定,能少点“没电焦虑”;后四连杆的悬架,更是预算咬得死死的车型里少见的东西,原本二三十万的车才配,现在普通车主也能有,比亚迪这一招,实在是让人暗自叫好。
电子怀挡或许是细节控的“最爱”了,看着这改动不起眼,但重新规划后,副驾点儿都没浪费——手机能趟平充电,咖啡也放得稳,车里捯饬捯饬,马上变得规矩又松快。还有配置里没叫嚷“加量”的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比市面上的L2+ 安静很多,但真赶上长途,它能跟车跑、高速巡航还自带泊车,功能齐备又不起腻,这设计挺像哪儿好哪哪儿不摆谱的人,开着顺手,又不烧脑。
至于不少人问“这车为啥没全景天窗”,答案简单直接,是故意不装的。新能源车电池紧要,成本又高,比亚迪直接放弃这“花瓶项”,不多加重量,悬架还能升级,整体车身轻了,跑起来更稳。这逻辑甚至有点“不合时宜”:它不拿花哨来取悦所有人,宁肯挑选注重跑得远跑得稳的车主群体,显得克制又实诚。
这波“沉着操作”,摆明了是冲着10月1号新规来的。续航不能虚标,实际跑的路得达到标称的85%,比亚迪的主动格栅和热管理早就铺好网子收鱼了,别的品牌还在研究怎么“卡字眼儿”,它已经把这关悄悄过了关。你说它用不用喊“我依规最积极”?真没必要,合规的事儿,比亚迪做起来早就是“别人推一把,它已经跑三步”。
定价十二万两千八百起步,这价位让人一琢磨,觉得“涨上去”也有人买单,毕竟多出的配置撑得起十三万五;不涨吧,剩那点利润也够比亚迪绷一绷。关键是这事儿比亚迪根本不贪心,它是真舍不得丢掉性价比这块好牌,光是这个“算账算到自己亏点,也要让用户买得开心”的姿态,就够留住用户了。
比亚迪不打参数仗,只想琢磨怎么让技术变得更贴使用场景。这不是“卷”,是它趟过这行水后的真章:技术不摆谱,得接地气儿。比亚迪不靠全景天窗的样子讨好,也不靠概念车“噌热度”,它图的是用户开了,能真心服气一句“懂我”。这盘实在棋,才走到一半,对手已经“破防”,不是没原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