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真的是说冷就冷下来了,寒潮一来,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每天骑着上班上学的电动车,续航能力好像一下子就打了对折。
明明晚上把电充满了,出门时看着满格的电量心里还挺踏实,可骑出去没多远,眼瞅着那电量显示一格一格地往下掉,速度快得让人心里发慌,本来能跑个四五十公里的路,现在可能二十多公里就亮红灯了,真是让人有点续航焦虑。
不少人都在嘀咕,是不是自己的车子电池不行了,快要报废了?
其实大家先别急着下结论,也别急着花钱换电池,因为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根源在于低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这背后是有科学道理的,搞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再用上一些巧方法,不仅能让你的电动车在冬天里多跑不少路,还能在无形中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咱们得先弄明白,为什么一到冬天,电动车的电池就变得这么不给力。
这事儿得从电池的工作原理说起。
无论是我们常见的铅酸电池,还是现在越来越流行的锂电池,它们内部都像一个微型的化学工厂,通过化学反应来储存和释放电能。
这个“化工厂”要想高效运转,是需要一个适宜的“室温”的,最理想的工作温度大概在20到30摄氏度之间。
在这个温度下,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也就是负责运送电荷的介质,流动性非常好,里面的化学物质活性也很高,充放电的效率自然就很高。
可是一旦进入冬天,气温降到零度甚至更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会变得越来越粘稠,您可以想象一下,就像我们家里的蜂蜜,夏天的时候是稀的,倒出来很顺畅,可要是放进冰箱里,就会变得又稠又硬,流动起来非常困难。
电池里的情况就是这样,电解液变稠了,负责传递能量的离子在里面移动起来就受到了巨大的阻力,这个阻力在专业上就叫“内阻”。
内阻增大了,电池每次放电,都得耗费更多的能量去克服这个内部的阻力,所以我们实际能用到的电量就变少了。
同时,电池内部化学物质的活性也因为低温而大大降低,这直接导致了电池的实际可用容量下降。
有很明确的数据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降到0℃的时候,铅酸电池的实际容量可能只有夏天常温状态下的60%到70%。
这就意味着,即使你的充电器显示电已经充满了,但在低温环境下,这块电池能释放出来的总能量也就打了六七折。
这就是为什么你感觉续航里程断崖式下跌的根本原因。
而且,当你猛地一拧转把想加速时,需要电池瞬间输出大电流,可低温下的电池反应慢,跟不上你的需求,电压就会瞬间大幅度下降,反映在仪表盘上,就是电量显示“唰”地一下掉了一大格,这都是正常的物理现象。
知道了问题出在哪,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了。
其实只要在充电、骑行和保养这几个方面稍加注意,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冬季续航缩水的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改变充电的习惯。
冬天给电动车充电,不能再像夏天那样随便找个插座一插就完事了,得讲究一点方法。
第一个关键点就是尽量在温暖的环境里充电。
有条件的话,最好把车推进地下车库、楼道里或者家里的储藏间进行充电。
因为在温暖的环境下,电池的温度会回升,内部的化学活性也会恢复一些,这样充电效率会高很多,也能充得更满。
如果只能在室外充电,那也尽量选择在白天温度较高的时候充。
第二个关键点是把握好充电的时机。
冬天骑行,千万不要等到电量完全耗尽,仪表盘都亮红灯报警了才想起来充电,这对电池的损伤非常大。
最好的习惯是“随用随充”,建议在电量还剩下30%到40%左右的时候就及时进行补充。
还有一个特别实用的小技巧,就是在每天骑行结束之后,趁着电池因为行驶而带有余温,立即插上充电器充电。
这个时候电池的活性是全天中最高的,充电效果也是最好的,能有效缩短充电时间,并且充入更多的电量。
最后一点,关于充电时长,冬天可以适当“多充一会儿”。
当充电器上的指示灯从红色跳转到绿色时,其实只代表电池主体电量已经充到了90%以上,并没有完全饱和。
在冬季,我们可以在绿灯亮起后,再继续保持充电状态1-2个小时,这个过程叫做“浮充”,它可以对电池进行深度补充,把那些边边角角的电量都“喂”进去,让电池真正达到一个满格的状态。
这样第二天出门,你就会发现续航能力确实会扎实不少。
不过要特别提醒,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冬季,到了夏天天气炎热时,绿灯亮了就应该及时拔掉电源,防止过充导致电池发热鼓包。
其次,良好的骑行习惯也是省电的关键。
你的每一次操作,都直接关系到电量的消耗速度。
想要车子跑得更远,就要避免“暴力驾驶”。
起步的时候,不要一下子把转把拧到底,这种猛加速的方式会瞬间产生极大的电流,对低温下的电池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也是最耗电的操作。
应该养成平稳起步的习惯,缓慢、均匀地转动转把,让车子柔和地提速。
在行驶过程中,尽量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避免频繁地急加速和急刹车。
在路上要多观察,提前预判前方的路况,比如看到远处是红灯,就提前松开转把,让车辆依靠惯性滑行过去,而不是冲到跟前再来一脚急刹。
每一次急刹车,都意味着你之前加速消耗的那些电能被白白浪费在了刹车片上。
如果你的车有不同的速度档位,那么在日常通勤时,尽量使用经济档或者中速档行驶,虽然速度慢一点,但是耗电量会低很多,续航里程自然就长了。
高速档可以留到需要超车或者上坡的时候再用。
此外,还要注意给车辆减负,检查一下车筐和后备箱里是不是放了些没用的重物,及时清理掉,车子每轻一点,都能省下一部分电。
最后,日常的检查和保养同样不能忽视。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可能正在悄悄地偷走你的电量。
比如轮胎的胎压,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冬天气温低,轮胎的气压会自然下降。
如果胎压不足,轮胎就会变得软塌塌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行驶的阻力也会随之增加,这都需要消耗额外的电力去克服。
所以,建议大家每个月都检查一下胎压,并按照车辆说明书上的标准值(通常前轮在2.5bar,后轮在2.8-3.2bar左右)把气补足。
你会发现,车子骑起来都轻快了不少。
另外,还要检查一下刹车系统,看看刹车片和刹车盘之间是不是存在摩擦,也就是俗称的“蹭碟”。
如果刹车没有完全回位,一直在轻微地摩擦,那就会产生一个持续的阻力,在你骑行的每一分钟里都在白白消耗电量。
如果以上这些方法都试过了,但续航衰减依然非常严重,而你的电池也已经用了好几年了,那可能确实是电池本身寿命到了,可以考虑更换。
这时候,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国内的先进技术。
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为应对低温环境设计的电池,比如石墨烯电池或者我们国家大力发展的钠离子电池,它们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要比传统电池稳定得多,续航衰减也小很多,这是我们中国制造和科技进步带给普通消费者的实实在在的福利。
当然,如果暂时不想换电池,还有一个很经济的办法,就是给电池穿上一件“小棉袄”,也就是买一个电池保温套。
这个东西能像保温杯一样,减缓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热量流失,保持其工作温度,也能起到一定的续航提升作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