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均价超比亚迪?4大车企定价揭秘,技术突围藏着3个关键数

2024 年的数据摆在那儿,长城汽车均价 14.22 万元,比亚迪 12.48 万元,长安 10.10 万元,吉利 9.33 万元。这几个数字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价格高低,藏着的是自主品牌在汽车产业转型里的大逻辑。

长城均价超比亚迪?4大车企定价揭秘,技术突围藏着3个关键数-有驾

先说说长城汽车。它去年卖了 123.45 万辆车,收入 1755 亿元,算下来均价 14.22 万元,在自主品牌里是最高的。为啥能卖这么贵?看看它的车就知道,SUV 和皮卡是强项,在这两个细分市场里话语权不小。而且这些年一直在往国际市场闯,硬派的形象也帮着提了价。不过有意思的是,它销量是这几家里头最低的,这说明长城走的是 “少而精” 的路子,不求卖得多,但求每辆车都能卖出高价值。

长城均价超比亚迪?4大车企定价揭秘,技术突围藏着3个关键数-有驾

再看比亚迪,它走的是另一条路。国内卖了 386.61 万辆,均价 11.20 万元,靠着量大撑起了 4329.3 亿元的收入。可一到海外就不一样了,40.6 万辆的销量,均价却涨到了 24.73 万元,比国内高出一倍还多。这海外市场的利润也很可观,毛利率 28.87%,比国内高了 6.56 个百分点。一边在国内靠规模取胜,一边在海外赚高溢价,比亚迪这双轨制玩得挺溜。

长城均价超比亚迪?4大车企定价揭秘,技术突围藏着3个关键数-有驾

长安汽车呢,讲究的是 “量价平衡”。268.4 万辆的销量,均价 10.10 万元,海外销售占比达到 20%,在保证销量的也在慢慢提升价格。吉利汽车则是靠高端品牌拉均价,极氪的表现不错,让整体均价增长了 2.9%,217.7 万辆的销量,9.33 万元的均价,看得出来它还在高端转型的路上努力。

长城均价超比亚迪?4大车企定价揭秘,技术突围藏着3个关键数-有驾

为啥这几家的均价差这么多?技术是个关键因素。就说比亚迪的易四方平台,搭载这个平台的仰望 U8,均价 108 万元,直接冲击百万级市场。理想 L7 配上增程技术和激光雷达,均价 34 万元,比不少燃油豪车还贵。这说明有了 800V 超充、城市 NOA 这些新技术,新能源车的价格就能往上提个 58 万元。

长城均价超比亚迪?4大车企定价揭秘,技术突围藏着3个关键数-有驾

全球化布局也影响着定价。比亚迪在德国卖的海豹,价格比国内高 40%,这就是 “海外反哺”。长城在国际上树立的硬派形象,也让它能撑起 14 万以上的均价。

长城均价超比亚迪?4大车企定价揭秘,技术突围藏着3个关键数-有驾

产品结构的不同也有很大影响。比亚迪的商用车均价 33.7 万元,虽然销量只占 0.5%,但也拉高了整体均价。长城没有低端车型拖后腿,而长安和吉利的经济型车占比更高,均价自然就低一些。

不光是这几家传统车企,新势力也在改变豪华车的格局。2024 年,问界、腾势的均价达到 37.2 万元,蔚来 31.9 万,理想 30.2 万。反观传统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的均价降了 10% 还多,以前 “以价换量” 的招儿不好使了。

合资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上汽大众均价 11.82 万,丰田中国 16.9 万,都受到了自主品牌的技术挤压。而五菱均价 5.8 万,说明低端市场已经比较固定了。

长城均价超比亚迪?4大车企定价揭秘,技术突围藏着3个关键数-有驾

展望 2025 年,汽车市场可能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短期内,受政策影响,像吉利银河 L6 这样的车型可能会搞促销,拉低均价。但从长期看,800V 平台、智能驾驶订阅制这些技术,比如蔚来的 NOP+,能帮着维持溢价。

这里面有三个定律值得关注。一是海外毛利率得超过 25% 才能突破定价天花板,比亚迪 28.87% 的海外毛利率就是个例子。二是智能化配置的渗透率决定了均价能不能抗住下跌,配了激光雷达的车型,溢价就比较稳。三是场景化体验带来的溢价比参数竞争更重要,就拿家庭出行场景来说,能多卖出 20% 的价格。

未来的竞争,可能是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华为 ADS 3.0 这些技术说了算。消费者买的不只是车,更是技术、场景和情感的结合。长城的高单价、比亚迪的海外溢价、新势力的豪华突破,说到底都是在争夺技术自主权。

等到消费者愿意为体验而不是成本买单的时候,中国汽车在定价上才算真正掌握了主动权。这均价不是结束,而是自主品牌在技术话语权上的新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