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这起700万兰博基尼年检被踩爆的事,最近网上吵得沸沸扬扬。
我看完视频和车主的讲述,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觉得有些事情真的是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
说实话,这事儿跟咱普通老百姓其实也息息相关,并不是说只是豪车车主才会遇到,谁开车谁都得年检,谁都可能遇上“暴力审车”。
说白了,不管你开什么车,不管你是不是有钱人,一进年检场,一样得掏腰包,甚至还得捏着一把汗。
先说说这次的事吧。
据网上爆料,车主送自己的兰博基尼去做年检,结果工作人员尾气检测的时候,猛踩油门,排气管都喷火了,现场水温飙到130℃,比正常的高了快一倍。
发动机舱冒白烟,防冻液流了一地。
那场面,别说车主,普通人看了都得吓一跳。
检测站的态度更让人气愤——不光不道歉,还甩锅让车主自己去修。
还威胁说,不赶紧拖走车,就要收“设备占用费”。
这不是欺负人吗?
很多人可能觉得,豪车都是有钱人开的,这点事儿算啥?
但其实,这事儿反映出来的问题根本不是某个人有没有钱,而是整个年检流程和业内管理到底存不存在漏洞。
你不管是兰博基尼还是五菱宏光,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车被暴力操作,更不希望年检这道“安全关卡”变成“车辆损坏隐患”。
猛踩油门这事儿,其实很多车主遇到过。
你去年检站看看,工作人员有时候像是玩赛车一样,脚下没个轻重。
尤其是尾气检测,动不动就一脚到底,生怕发动机不够声响。
但问题是,汽车不是玩具,尤其是像兰博基尼这种超级跑车,发动机调校、散热系统、油路设计和普通车完全不一样。
你要是真不懂操作,只会死踩油门,那出事根本不是偶然的。
还有就是,像这回车主说的,水温表都飙红了,散热风扇没开,工作人员还在死磕,根本不顾车辆的实际状况。
这不是专业不专业的问题,这是对别人财产的不尊重。
你用别人的车当试验田,出了事儿就让人自己掏钱修,这合适吗?
说到这儿,其实咱得问一句,年检到底为啥要这么搞?
年检,理论上是为了保安全、查隐患,让问题车不要上路。
但实际操作中,年检在不少地方已经变味了。
很多检测站设备旧,工作人员没经过什么正规培训,有的甚至还不如路边维修店。
你让这些人去测尾气、去查系统,结果不是查出隐患,反而把好好的车弄坏了,这算怎么回事?
更离谱的是,出了事故,检测站态度冷漠,还威胁收“设备占用费”。
这不是霸王条款吗?
你们弄坏了别人的车,按正常逻辑,应该先道歉,主动协商赔偿,怎么还成了要二次收割车主?
这要不是车主有视频证据,报警处理,指不定最后还得自己认倒霉。
其实,这种事根本不是个例。
网上一搜,宝马、奔驰、奥迪、甚至普通家用车,年检过程中被“踩爆”或被暴力操作的例子一大堆。
很多车主都吐槽,说有时检测员根本不顾车况,只想着赶紧完成任务。
这种情况下,谁敢放心把车交出去?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尾气检测为啥要猛踩油门?
其实,尾气检测标准有固定的转速要求,需要发动机达到一定工况才好测。
但问题是,转速不是越高越好,操作得有分寸,有时候实际情况可以根据车型灵活调整。
但很多检测站压根不懂这些,只会机械执行,甚至出现设备故障还硬上,这不是专业,是野蛮。
还有一个关键点,年检站的散热设备本应配备得力,尤其是检测高性能车时,风扇和冷却装置必须全力工作。
像这次兰博基尼水温飙升,如果风扇一开始就开足马力,加上合理操作,也许根本不会出事。
可偏偏这些检测站有的设备陈旧,有的干脆没开风扇,等到发动机受伤了才反应过来,这种管理漏洞太明显了。
维修费用方面,更是让人心疼。
兰博基尼出场价700万,修个小毛病都得好几万。
你想想,发动机被高温干废了,缸体变形,那修起来轻轻松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普通人谁扛得住?
你说这不是年检,是“找事儿”。
这种情况下,车主只能选择报警,保存现场视频,毕竟证据在手才有维权的底气。
但很多普通人哪有这层经验?
有的视频不全,有的证据难找,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这种“年检之痛”,不是个别人经历,而是普遍现象。
其实,年检制度本身是好事,是为了让路上的车更安全。
但现在问题是,有些检测站变成了“创收工具”,甚至成了“损车隐患”,这就需要反思了。
很多老司机都知道,年检前得给检测员递烟、说好话,甚至托关系,就是怕自己的车被乱来。
这种现象说明,年检早就变味了,甚至成了变相收费的手段。
另外,年检流程也很繁琐,有些地方还得排队几小时,甚至一天都搞不定。
检测站的服务意识也不强,出了事儿不但没歉意,还推卸责任。
这跟咱们社会提倡的诚信、服务精神完全背道而驰。
其实,年检站不仅设备要升级,操作人员更需要专业培训。
不同车型、不同排量、不同发动机都得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
像豪车、跑车、甚至新能源车,检测技术和普通燃油车完全不同,不能一个标准硬套到底。
否则出了事,最后谁负责?
这回兰博基尼事件,其实是整个年检行业的一个缩影。
它反映出来的,不仅是个别检测员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的管理漏洞。
出了事故没人管,责任认定混乱,车主只能自保。
这种状况要是不改变,年检还怎么让人信任?
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机动车年检的必要性。
很多人觉得,车子一年才跑一两万公里,根本没啥大问题,年检纯属走过场。
尤其是新车,三五年内几乎不会出什么大毛病,年检成了额外负担。
有人说取消年检,也许能减少麻烦,但也有人担心,万一真有安全隐患怎么办?
其实,年检本意是好的,但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流程。
检测员要有责任心,设备要升级,服务意识得跟上。
不能只想着挣钱,不把车主的利益放在心上。
尤其是出了事故,要有明确的责任认定,不能让车主当冤大头。
你说这事咋解决?
我觉得,首先检测站得负责任。
出了问题,积极配合车主,协商维修、赔偿,不能推卸责任。
第二,监管部门得加强对检测站的管理,定期抽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第三,车主也要加强维权意识,遇到不合理操作要敢于投诉、保留证据。
更重要的是,整个年检流程要透明公开。
检测过程可以全程录像,双向监督,避免争议。
设备要升级,人员要培训,不能让不懂车的人随意操作高性能车辆。
当然了,年检作为公共安全的一部分,不能一刀切取消。
但也得根据不同车型、车辆使用年限、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比如新车前几年可以适当放宽,老旧车加强检测,特殊车型有专门流程。
这样既保障安全,也让车主减少负担。
总的来说,年检本是好事,但变味了就是坏事。
像这次兰博基尼被踩爆,检测站“甩锅收钱”,说明年检系统确实存在大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受害者,不能只看热闹不管事。
希望监管部门能高度重视,从根本上改善年检环境,让安全检测真正服务于车主,而不是让大家提心吊胆,感觉年检是“受难日”。
你说开车本该是件开心的事,结果每次年检都担心车被弄坏,谁受得了?
希望这次的舆论能带来一些改变,大家以后做年检能够放心、安心,别再出现“暴力审车”这种荒唐事儿了。
车辆安全靠的是科学管理,不是野蛮操作。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车在年检场被毁掉,希望能尽快看到真正的改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