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上9000吨压铸,大幅提升效率,成本有望下降

比亚迪这一波真是“狠活”上线,居然把9000吨大压铸设备搬进了自家工厂,风头掩盖得住谁?不了解车的,光听“9000吨”仨字就要脑补出啥“大国重器”、高铁变形金刚那味了。可实际上,这玩意儿对造车圈有多大杀伤力?是不是像直播间常说那样,以后新能源车能白菜价,随便来一台?今天咱就顺着大家的疑惑把水捞捞清,看看比亚迪这次“整大活”,到底是改写行业,还是继续技术内卷?

先说个大实话,大压铸到底图啥?原来造车用绕口令来形容一点不夸张,一台底盘,零七八碎,搞不好七八十个小部件,焊接、铆接这套流程下来,比拼乐高还细。每个零件还得尺寸分毫不差,差点儿就得返工推倒重来。想想一个流水线工人,天天对着一大堆焊机,反复组个没完,钱花出去了,工夫搁这儿耗着,成品率又拉跨。老一辈机械控看到这里,估计眼泪都下来了。

比亚迪上9000吨压铸,大幅提升效率,成本有望下降-有驾

说白了,比亚迪玩9000吨大压铸,核心就在于“懒人拼图”变“懒人一锅炖”。我说直白点,就是本来74个零件,现在一浇铸就能给你整成1个,有点像小时候家里生煎包直接捏个大个头,省事!这样一搞,工序砍掉一大半,设备少折腾好多,道道工人直接解放,不用再死盯细节。这效率,可不是一星半点的提升,就跟一锅乱炖直接端上桌差不多。

顺便提一句,问界那个当红炸子鸡M9都用9000吨压铸技术,比亚迪这次是自产自销,零件和设备一手包圆,不晃点外企手艺。这可不是随口吹牛,这种自主可控是整个行业都在眼红的能力。试想要是技术和设备都得等着国外点头,想降本增效?那就是痴人说梦。现在比亚迪底气这么稳,也不是没有道理。

比亚迪上9000吨压铸,大幅提升效率,成本有望下降-有驾

说到底,这种变化对于车企来说最直接的好处是什么?就是把原本复杂得要命的一套焊接、检测、返工流程,直接浓缩成了一锤定音的大招。想象一下,原先一台车底盘得靠几十台设备+一群技术工轮番上阵,现在一条压铸线直接顶翻天,生产环节比以前省了将近三成。人工也猛降,甚至能省一大批调试师傅的钱。旁人一合计,这企业利润是不是一下子站起来了?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比亚迪上9000吨压铸,大幅提升效率,成本有望下降-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一个个小零件原本拼一起,总会有“哪根筋搭错”的时候,尺寸误差一犯,还得拆了重来,想想都让人蛋疼。如今压铸一体,完全就是“all in one”,以前合格率能混到八成就不错,现在直接挑战接近百分之百,返工的几率低到地板,哪家老板看着不会美滋滋。

而且,这玩意对新能源车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都大得离谱,本来底盘零件多,焊缝多,还不得多加点料加固?副作用就是车身胖成“小坦克”,动不动自重三吨多,感觉开个SUV得小心进停车场。现在压铸底盘成型,重量直接掉个十几二十个点不说,还能让整车变瘦,跑得更远,怕不是工厂老板和工程师做梦都在偷笑。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你买车讲究啥?安全感、空间、性价比。这波压铸技术正好全“击中红心”。一体压铸的底盘,没有那些七零八落的焊缝,整体刚性大幅提升,撞上啥东西车身能帮你更好地分散冲击力,不会“断胳膊断腿”。想象下你家搬家用的塑料箱子,整体成型和拼装风一吹就散的那种,哪个更结实?大家心里有数。

空间方面,本来车底下七拐八绕、到处是焊缝和支架,后排地板那个包总跟陀螺一样碍事。如今整个底盘结构一体顺滑,设计师跑路的时候心里也敞亮了,说白了,后排多出来一拳空间真不是神话。甚至后备箱装大件,那点多出来的地方也是白捡的羊毛。对家庭用户,尤其孩子多、东西多的来说,有谁不想要宽敞点呢?

妹子关心价格,兄弟们也逃不过预算线。成本省下来了,厂家不降价那才见鬼。据说用大压铸技术后,车身制造成本能压到原来八折,粗暴点算,每便宜10%的制造费,终端零售价能跟着降喽。乘着这风口,原本15万级别的车,未来说不定13万多你就能提回来,小几万的差价,那可是实打实的家用消费降级啊。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大家热议的“电动车未来几万一台行天下”这个梗。说实话,零跑那位大佬放这个风,刚开始大家觉得就是画大饼,吹牛不上税。但眼下技术进化这么快,“黑灯工厂”夜里都能搞生产,机器人工位都追不上自动化,人工费省得一干二净。一台小型城市代步车,走大压铸路线,真有可能直接把造价瘦身到极限。

但你要说比亚迪小钢炮直接卖到三五万?可能有点太过理想,那得看你说的是什么车。主打家用、配置齐全、还想要各种智能化的,几万一台怕是只能买到个简配灵车。大的SUV、旗舰轿车,想“低价质优”,那还得叫“遥遥无期”。

而且这一波“价格战”的背后还有一个小坑,车价贱卖不怕,就怕“低价低质”一起掉进沟里。要真有厂家动歪脑筋,在底盘材料上玩猫腻,铝合金削薄点,碰撞出来的结果就是“泡沫盒速溶”,那可不是大家想要的未来。就算便宜,也要把安全测试、材料强度写明白,不能只认便宜喊牛逼,这才是正道。

比亚迪上9000吨压铸,大幅提升效率,成本有望下降-有驾

再说说行业大地图。比亚迪敢第一个吃下9000吨大压铸这口螃蟹,相当于撕开了行业降本增效的序幕。就像刀片电池一出来,人人争相模仿,这波大压铸要卷起来,别家车企要么跟进,要么出局。两年后恐怕中国新能源市场一水的“压铸天团”,各家比的都是成本、效率和安全,用户买车选择的门槛倒是下来了。

不过,大家伙别以为天天好事成双。大压铸设备投资动辄几亿,可不是谁有资本谁就行,小品牌、小工厂现在估计都在盘算盘算盘算不出路。头部厂商越干越猛,行业马太效应,强者彻底吃蛋糕,弱的直接边缘化。到头来,市场变了味,道路越来越窄,大家的选择大概率也会被“头部阵营”锁死。这也是另一种交易,换来更好的车,也丧了一点多样性。

最后丢个小问题在这。要是比亚迪明年新车真能因为这套技术便宜一两万,你是会马上上车,还是打算再观望观望,多等市场反应?你觉得未来有没有一天,“电动车便宜得像电视”,买两台换着开?欢迎在评论区掀桌子,说说你们家的确切消费预期!

期待大家的答案,咱们就在评论区感受这波新时代的车圈“技术地震”吧——搅局的,比亚迪!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