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换车的血泪教训:普通家庭别让爱车变成“吞金兽”
两年前左右,一位亲戚相中了一款汽车,向我咨询是否值得入手。
我当时很清楚,那款车并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
要是他真买了那辆车,用不了多久肯定会后悔,甚至会产生换车的想法。
因为该品牌汽车的核心定位,和他的日常用车需求完全不匹配。
但我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喜欢那款车,只是迫于父母的意见,才来征求我的看法。
我也只好这样回应:“车子性能都差不多,只要自己喜欢就买吧”。
没想到今年,就听到他家人抱怨:“买车容易养车难啊,我们家那辆车油耗太高了,就算一年开得不多,也要花掉2万块钱”。
他们现在已经真的动了卖掉旧车、重新买一辆的念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报告指出:车龄在3至6年的车辆,占据了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主要份额。
有近30%首次购车的车主,在购车3年内就会产生换车想法,其中“车辆质量不稳定”和“用车成本过高”是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我自己至今已经买过5辆车了,在这里要跟大家说一个现实的情况。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频繁更换汽车,其实就是在白白浪费辛苦赚来的钱。
咱们买家用汽车,一定要重视汽车品牌的选择,这都是我吃过亏后总结出的真心话。
频繁换车:越换越穷,还只能开低端车
频繁换车会让你辛苦赚来的钱,都损耗在车辆贬值带来的亏损上。
《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车型在购买第一年,保值率就会大幅下降到70%以下。这就意味着,一辆10万元的新车,仅仅一年后就可能直接亏损2到3万元。
我的第一辆车,裸车价格是8万元,再加上落地价和各种手续费,总共花了9万元。
可当我开了3年把它卖掉时,只卖了3万元。
换算下来,我每年在这辆车上就要亏损2万元。
那几年,我每年的平均工资只有5万元,每年亏损的金额几乎占了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一!
虽然亏损的钱已经花出去了。
但至少在使用期间,你还拥有这辆车的使用权。
可当你把车卖掉之后,手里既没有了车,之前投入的钱也打了水漂,这难道不算是亏损吗?
如果我当初买的第一辆车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那我就不会在开了3年后就后悔,最后落得车和钱都没保住的下场。
而且卖掉第一辆车后我才发现:一个家庭确实离不开汽车。
不然的话,过年过节给丈母娘送礼品,都得骑着电动车,驮着东西跑十几二十公里才能到丈母娘家。
所以汽车又成了必需品,我只能再买一辆“靠谱”的车。
我的第二辆车,入手价格是9.5万元。
买第二辆车的时候,意味着在3年时间里,我花在买车这件事上的钱总共达到了18.5万元。
扣除旧车3万元的残值,这几年我从自己口袋里掏出去的钱就有15.5万元。
要知道在十几年前,15万元已经能买到一辆配置很高的紧凑型汽车了。
像轩逸、朗逸、卡罗拉这类热门车型,当时都能随便选。
可我花了这么多钱,最后开的却是一辆既没面子、配置又一般的小型轿车。
后来,第二辆车我开了9年,也把它卖掉了。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频繁换车带来的亏损,我把自己前3辆车的换车费用整理出来,做成了下面这个表格:
14年的时间里,我买前3辆车总共花了24.5万元,而卖旧车收回的残值只有6.1万元。
也就是说,在我卖掉第三辆车,并且不再继续买车的情况下。
我一共花出去了23.2万元,最后手里却连一辆车都没有......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汽车的属性应该是“耐用的消费品”,而不是用来消遣的“玩具”。
车辆的稳定性比什么都重要。
品牌:实现“省钱省心”的终极保障
1.质量层面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谈论合资车,尤其是日系车。
因为只要一提到,就会被人指责“不爱国”。
但不可否认的是,合资大品牌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造车技术积累。
其整车质量相对更稳定,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
J.D.Power发布的2024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VDS)》报告显示。
主流品牌中排名第一的广汽本田,每百车问题数(PP100)仅为195。
而自主品牌中排名最后的启辰,每百车问题数(PP100)达到了254。
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大品牌意味着更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更严格的品质管控标准、更深厚的技术沉淀,这些都是车辆“耐用不易坏”的基础。
2.用车成本层面
一辆车的用车成本,主要集中在油耗和日常维修保养两方面。
大品牌推出的主打省油的车型,往往能更好地控制油耗。
下图是我第一辆车和第二辆车的百公里油耗对比。
我之前的第一辆车,官方给出的百公里油耗是6.9升,但实际使用中,百公里油耗达到了9升。
按照国庆期间我加油时的价格,92号汽油每升7.18元计算。
开这辆车每行驶100公里,就要消耗65元的油费。
而我买的第二辆车,官方公布的百公里油耗是5.6升,我日常使用时,油耗能稳定控制在6.5升以内。
同样行驶100公里,同样的油价。
开第二辆车只需要消耗47元的油费。
每百公里相差18元油费,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如果我一年开2万公里,光油费就要多花3600元。
3.维修成本与保值率层面
最后说说维修成本的问题。
像大众、日产、丰田这些合资大厂的品牌,旗下车型的市场保有量非常大,车辆质量也比较稳定。
不仅配件供应充足,日常的维修保养费用也基本都比较低。
但小众品牌的车型本身销量就不好,4S店的覆盖范围也比较有限。
外面的修理店接触这类车型的机会也少,自然很难找到合适的配件。
维修成本也就会随之大幅上涨。
至于保值率,就更不用多说了。
我第一辆车和第二辆车的落地价相差不大。
但大家在前面也看到了,第一辆车开了3年,残值只有3万元。
而第二辆车开了9年,残值是多少呢?
答案是1.8万元!
这就是保值率的重要性。
保值率越高的车,后期卖车时能收回的残值就越多,通俗地说就是亏损得越少。
新能源车时代:品牌选择更具战略意义
千万别觉得现在是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的时代,就可以忽视品牌的重要性!
实际上,越是购买新能源汽车,就越要选择大品牌的车型。
威马汽车有人买过吗?知豆汽车有人入手过吗?还有爱驰汽车呢?
现在高合汽车的情况有人了解吗?
曾经的新势力销量冠军哪吒汽车,现在的状况大家清楚吗?
这些品牌的车主,有的面临售后无门的困境,有的遭遇OTA系统停更,还有的遇到APP失效等问题......
如果你不想买车开个三五年,就遇到这些麻烦,就更应该选择大品牌的汽车。
现在大家买新能源汽车,最关心的不就是电池问题吗?
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基本上都提供“三电终身质保”的服务。
但仅仅有这项服务还不够。
品牌能否长期存在,才是“终身质保”这类承诺得以兑现的前提。
如果企业都倒闭了,那之前的承诺就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在当前汽车市场比拼价格、比拼质量的大环境下。
像比亚迪、特斯拉、吉利这些大型车企,不仅财力雄厚,还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而且能够持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保持企业的活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而那些小品牌,由于资金有限,很难维持正常运营,最终往往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最后总结
咱们买家用汽车,千万不要过于理想化。
在选车之前,一定要先明确自己的用车需求。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我那位亲戚,他的用车需求明明是省油、省心。
结果却买了一辆号称“油老虎”的美系车......
这样不后悔才怪。
同样是大品牌,日系车主打省油省心,德系车主打安全性能,美系车主打舒适和操控,自主品牌则主打均衡配置和高性价比。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与其追求那些花哨的配置和不切实际的面子,不如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一个经久耐用的主流品牌。
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在未来10年的用车过程中,不会为当初的选择而后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