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汽车市场,用“神仙打架”来形容真是一点都不过分。
各家车企都跟商量好了一样,你降价,我就加配置,你加配置,我就推新技术,一波接一波的操作看得咱们普通消费者是眼花缭乱。
就在这种背景下,领克汽车最近推出的新车领克10 EM-P,可以说又往这本就火热的锅里狠狠地浇上了一勺油。
很多人看完它的发布信息,第一反应都是揉揉眼睛,再三确认自己没看错:这配置,这动力,卖这个价钱,领克这次是真不打算给自己留后路,准备“掀桌子”了吗?
咱们先来看看领克到底拿出了什么样的“硬菜”。
以往咱们买车,最头疼的就是研究各种配置表,什么舒适版、豪华版、尊贵版,看得人一个头两个大,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丐版”坑了。
领克10 EM-P干脆来了个釜底抽薪,直接取消了低配和中配的概念,上来就是“全系Ultra版”,意思就是,你买到的任何一个版本,都是别人家的高配甚至顶配。
这话可不是吹牛,咱们一项一项看。
首先,在智能驾驶硬件上,它全系标配了激光雷达和英伟达的Orin-X芯片。
这是什么概念呢?
激光雷达就像是给汽车装上了一双高精度的3D眼睛,能看得更远、更清楚,不受光线影响,这是实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硬件基础。
而Orin-X芯片,可以理解为这台车的大脑,算力非常强大,能保证各种智能系统流畅运行,不卡顿。
这两样东西,在很多三十多万甚至更贵的车上,都还是需要花钱选装的香饽饽,领克直接给你变成了标配。
还没完,在驾驶和操控层面,它全系标配了双电机四驱系统和CDC可变阻尼悬架。
双电机四驱意味着动力更强,抓地力更好,无论是雨雪天气还是过弯,车身姿态都会更稳,开起来心里更有底。
而CDC可变阻尼悬架就更厉害了,它能在一瞬间调整悬架的软硬程度。
你想舒舒服服地在市区开,它就变软,过滤掉路面的颠簸;你想偶尔激烈驾驶一下,它就变硬,提供足够的支撑,让车开起来更有韧劲。
这些核心的硬件,领克10 EM-P一分钱没让你多掏,全都放在了起步版本里。
甚至连那套有23个喇叭的哈曼卡顿音响,也是直接送给你。
把这么多高成本的东西堆在一起,预售价格却定在了19.2万元到22.2万元,算上优惠之后,入门槛只要18.9万元。
这个价格一出来,可以说给整个20万级别的轿车市场都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当然,肯定会有细心的朋友提出疑问:价格这么狠,配置这么高,会不会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动了手脚?
比如,有人就发现,领克10 EM-P用的不是它纯电兄弟领克Z10身上的那个先进的SEA浩瀚纯电架构,而是换成了CMA Evo架构,这是不是一种“降级”呢?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关键,但我们得理性看待。
首先,插电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在娘胎里的结构就不一样。
插电混动车肚子里得装着发动机、变速箱、油箱等一大堆东西,而纯电平台是为了最大化电池布局和车内空间设计的。
硬要把一套混动系统塞进纯电平台,就像是给一个田径运动员穿上一身厚重的盔甲,反而会限制发挥。
所以,选择专门为混动车型优化过的CMA Evo架构,是一个非常合理且科学的工程决策,目的就是为了让整套混动系统运转得更协调、更高效,这与“偷工减料”完全是两码事。
更重要的是,领克在底盘的用料上非但没有缩水,反而还很有诚意。
它的前悬架用的是全铝材质的双叉臂结构。
这个“双叉臂”可能听起来有点专业,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更复杂、成本更高的悬架形式,一般都用在那些强调运动和操控的豪华车上,因为它能让车轮在转向和颠簸时保持更好的姿态,开起来感觉更扎实、更精准。
再配合上前面提到的CDC可变阻尼减振器,可以说在底盘这块,领克10 EM-P给出的硬件规格是完全对得起,甚至超越了它的价格。
这些年,我们国家自主品牌的底盘调校功力进步神速,尤其是吉利旗下的车型,在这方面一直有着很好的口碑,开起来那种厚重沉稳的感觉,已经不输很多老牌合资对手了。
接下来聊聊这台车的“心脏”——动力系统。
在这方面,领克同样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无论你买哪个配置,得到的都是同一套强大的动力组合:一台热效率高达47%以上的1.5T Evo发动机,匹配一个聪明的3挡DHT Pro智能变速箱,再加上前后两个电机。
这套系统综合起来,能爆发出390千瓦的总功率和750牛米的峰值扭矩。
这串数字可能有点抽象,我们换个说法,它的马力超过了530匹,从静止加速到时速一百公里只需要5.1秒。
这个成绩,已经稳稳地进入了高性能车的范畴。
但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么一台性能猛兽,在没电当油车开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居然能低到4.2升。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实打实的技术进步,包括那台热效率极高的发动机、能够智能分配油电使用的AI算法,以及在不需要四驱时可以断开连接以减少拖累的后电机,这些技术共同造就了它既能跑得快,又能吃得少的优秀表现。
当然,为了区分高低版本,领克还是在电池上做了一些文章。
它提供了两种纯电续航里程,分别是120公里和240公里。
120公里的版本,很明显是为了打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入门价格,对于大多数家里有充电条件、日常通勤距离不远的上班族来说,这个续航也基本够用了。
但如果你希望用车更自由,或者偶尔想来个短途自驾,那么240公里的版本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而且,240公里版本搭载的还是吉利自家的“金砖电池”,不仅更安全,还支持超快充,大大缩短了充电等待时间。
如果非要在这套近乎完美的动力总成里找点可以优化的地方,那可能就是后桥电机的功率不算特别大,想要做出那种大马力后驱车华丽的漂移动作会比较困难。
但对于绝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一套稳定、强劲、安全的四驱系统,远比偶尔的“甩尾”来得更实用。
最后我们再回到车内的配置。
即便你买的是最入门的那个版本,车里给你的也远不止前面说的那些硬件。
Nappa真皮座椅、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的通风、加热带按摩功能、HUD抬头显示,甚至连后排座椅都可以电动调节角度。
这些配置,放在几年前,你可能得在四五十万的豪华品牌行政级轿车上才能见到,而现在,领克把它们都塞进了一台不到20万的车里。
这种诚意,确实让人很难拒绝。
可以说,领克10 EM-P绝不是简单地把领克Z10换个动力再卖一次,而是深刻吸取了市场反馈,对产品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和加强,最终呈现出这样一款在20万价位段几乎找不到对手的“六边形战士”。
它用实实在在的配置和技术告诉我们,中国品牌不仅有能力造出好车,更有底气用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方式,重新定义什么叫做“性价比”和“价值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