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实测中国汽车:比亚迪、名爵、蔚来等电动车到底有多好?

德国实测中国汽车:比亚迪、名爵、蔚来等电动车到底有多好?-有驾

作为廉价小型电动汽车,比亚迪 Dolphin Surf 正驶向欧洲

目前,德国道路上行驶着大量中国制造商生产的汽车。然而,比亚迪、蔚来、名爵等公司的汽车到底有多好呢?修理厂和零配件又如何呢?

众多中国汽车品牌已现身德国

在 ADAC 汽车测试中大多获得好评

细节方面仍有不足

对于华晨来说,那绝对是一场灾难:2007 年,当这个中国品牌希望凭借 BS6 进入欧洲市场时,在 ADAC 进行的欧洲 NCAP 碰撞测试中,这款中级车的乘员舱坍塌,给车内人员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该车无法投放市场,也从未上市销售。

如今,情况大不相同: 近年来,一些来自中国的品牌已经进入德国市场,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可供选择的车型也在逐月增加。但目前中国汽车的质量如何?车辆质量是否有所提高?

中国汽车在测试中获得好评

德国实测中国汽车:比亚迪、名爵、蔚来等电动车到底有多好?-有驾

ADAC 测试价格相对较低的名爵电动车 MG4

正如 ADAC 汽车测试结果所示,中国汽车已经变得越来越好,而且好得相当多。目前的车型远非过时和不安全的廉价品。作为消费者保护组织,ADAC 强烈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低价汽车。

恰恰相反,大多数车型在欧洲 NCAP 碰撞测试中甚至获得了最佳成绩。在设计吸引人的车身下面,通常有一个全电动驱动装置,电池技术似乎已经成熟,续航里程也很合理。

其扎实的制造质量令许多欧洲老牌汽车制造商刮目相看——更不用说大部分良好的标准配置了。此外,富足的保修服务旨在树立消费者的信任。

中国人通常会迅速纠正薄弱环节: 例如,Smart #1最初在快速转弯时会出现问题,因为它的 ESP 调节得不够好。而 Ora Funky Cat(现名为 GWM Ora 03)在测试充电时出现危险的火花飞溅。这两个问题都很快得到了解决。这对消费者保护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同时也表明,与经验丰富的老牌汽车制造商不同,中国汽车制造商往往缺乏微调。

迄今为止,已有许多中国车型通过了德国汽车协会(ADAC)的汽车测试。所有车型均获得 “良好” 等级的综合成绩,值得推荐。显然,中国汽车研发人员已经消除了以往的缺陷。您可以在下表中查看 ADAC 迄今为止测试过的车型及其测试结果。

德国实测中国汽车:比亚迪、名爵、蔚来等电动车到底有多好?-有驾

提示:ADAC评分越小越好

0.6-1.5:优秀(sehr gut) ✅

1.6-2.5:良好(gut)

2.6-3.5:满意(befriedigend)

3.6-4.5:及格(ausreichend)

4.6-5.5:不及格(mangelhaft) ❌

注:安全和环保两项在综合评分中具有双倍权重

蔚来的表现尤为突出,6 款车型中有 4 款获得优于 2.0 的成绩。但是,其价格不菲(5万至9.5万欧元之间),很难称其为宝马和奔驰的 “低价竞争对手”。

蔚来汽车迄今为止在德国的销量不佳表明,在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似乎不太容易被一个鲜为人知的外国品牌所吸引。中国品牌显然(目前)还不是畅销品。或许蔚来汽车会凭借即将推出的平价品牌 Firefly(一款售价3万欧元的紧凑型轿车)取得更好的成绩。

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辅助系统

德国实测中国汽车:比亚迪、名爵、蔚来等电动车到底有多好?-有驾

Nio 车型配备了大量用于辅助系统的传感器,其从车顶上就能清楚地看到

中国车在细节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几乎所有测试车型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驾驶辅助系统有时无法可靠运行。这表明,要开发出能够稳定、可靠运行的复杂系统,如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或车道保持辅助系统,需要多年的经验。

名爵(MG)、长城(GWM)、蔚来和比亚迪似乎更注重辅助系统的存在,而不是其功能。固执的车道保持系统、糟糕的交通标志识别、对驾驶过程反应不灵敏,以及经常对假想危险发出过度的声音警告,这些都会让人们对这项技术失去信心。结果是,驾驶员们因为无法忍受辅助系统功能错误和持续的警报声,干脆将原本有用的系统关闭了。

蔚来汽车虽然以独特的传感器阵列(33 个传感器单元)为傲,这些传感器也明显地安装在车辆上。尽管如此,蔚来汽车车型的大多数辅助系统仍然不够可靠。但可以预见,亚洲厂商会迅速迎头赶上:新推出的 Nio 车型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明显改进。

操控

德国实测中国汽车:比亚迪、名爵、蔚来等电动车到底有多好?-有驾

如 Nio EL7 驾驶舱所示,几乎看不到按钮

ADAC 测试对操控也提出了批评。几乎所有功能都通过触摸屏控制——几乎看不到触觉按钮。更糟糕的是,有些车型(包括 Aiways、Nio、Ora)的字体较小,有些车型的翻译含糊不清甚至完全缺失(BYD Atto 3),还有些车型的菜单结构复杂或存在各种软件错误(包括 Aiways、MG Marvel、Wey)。

甚至有些车型的收音机也无法正常工作(Aiways U5 和 U6),或者收音机接收信号弱(MG Marvel R),给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令人感到惊讶,因为媒体经常称赞中国在软件和电子领域具有优势。

一些车型的空调也表现欠佳。Nio ET7 和 EL7 无法充分加热车内空间,且无法应对车窗起雾的问题,BYD Atto 3 和与大众 ID.3 竞争的 MG4 也是如此。

维修网:经销商数量足够吗?

德国实测中国汽车:比亚迪、名爵、蔚来等电动车到底有多好?-有驾

一些中国品牌依靠传统的经销商,有些品牌只在大城市设有展厅

中国制造商的维修店和经销商网络差异很大。比亚迪、长城汽车、麦克斯和 MG 的网络最完善。它们在德国拥有覆盖全国、发展良好的经销商网络,分别拥有 90 至 165 家经销商。通常情况下,这些经销商是多品牌经销商,除了代理来自中国的新品牌外,还销售成熟制造商的产品。

Aiways 只在线销售(效果不佳),并依靠 ATU 连锁维修店提供服务。Nio 则走了一条特殊的路。目前,它只有不到 20 个服务站。不过,它还有一个移动服务合作伙伴,在紧急情况下会到客户那里去。该制造商显然以特斯拉为榜样,省去了昂贵的经销商网络。

备件供应

挡风玻璃坏了,却找不到新的?中国品牌的客户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备件的交货时间确实长达数周。这可能会大大延长事故维修的时间。尤其是车身零件,往往很难买到,导致停驶时间过长。

新晋企业小鹏汽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据其德国负责人马库斯·施里克(Markus Schrick)称,该公司计划在德国建立自己的备件仓库,以免每次更换新挡泥板时都不得不等待从中国运来的货物。

制造商破产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由于部分中国制造商的未来前景不明朗,可能引发法律纠纷。若制造商或德国总进口商退出市场,客户将失去合同方。若无法律上的继受人,则无人可被追究保修责任。

除非客户直接从经销商处购买车辆,而该经销商同时也是合同方。那么经销商就有责任。但需注意:通常情况下,合同方并非经销商,而是制造商——例如,如果合同是通过互联网在线签订的。

那么,如果制造商破产,备件供应会如何?如果制造商不复存在,就无法要求任何人提供备件。因此,购买新制造商汽车的买家始终面临着备件供应无法维持的风险,如果制造商不复存在,就不会有人熟悉该汽车并能进行维修。

风险:贬值

目前,中国汽车的价值贬值程度尚难以估算。原因在于:目前尚无法对零部件的供应情况、长期质量以及未来二手车市场的需求做出判断——而这些因素正是价值贬值的主要决定因素。

然而,如果制造商退出市场,可以预计该品牌的车辆将难以销售,从而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因此,租赁新中国品牌的车辆比购买更合理。

中国品牌:来去匆匆?

德国实测中国汽车:比亚迪、名爵、蔚来等电动车到底有多好?-有驾

Human Horizon 品牌希望凭借引人注目的 HiPhi Z 等车型赢得市场:但还未启动,却已消失

很难对中国制造商在德国的未来做出总体预测。由于目前有众多品牌涌入市场,而且它们之间竞争激烈,市场调整不可避免。

财务状况不佳的 Aiways 品牌未来会如何发展,目前尚不清楚。Aiways 的已停产几个月了。HiPhi 几乎还未上市,就又消失了。Borgward 的寿命也很短。

而比亚迪、MG 或 Smart 等品牌的情况则不同,它们拥有庞大的资本储备或财力雄厚的母公司(MG 的母公司为上汽集团,Smart 的母公司为吉利和戴姆勒)。它们财务状况稳健,因此在汽车市场当前竞争激烈、价格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能够坚持更长时间。

已在德国上市的中国汽车品牌

以下中国汽车或汽车品牌目前在德国正式销售(由特殊经销商进口的小品牌未列入其中):

Aiways、BYD、Leapmotor、Lotus、Lynk & Co、MG、Maxus、Nio、GWM Wey、GWM Ora、Smart、XPeng

更多新品牌也已准备就绪。例如,奇瑞计划凭借 Jaecoo 和 Omoda 品牌进入欧洲市场,Deepal 将推出一款电动 SUV(计划于 2025 年 9 月上市), Seres 、Voyah 和 BYD 子品牌 Denza 以及 Hongqi 都准备就绪。吉利集团旗下的 Zeekr 品牌也值得关注。这些车型是否值得推荐?ADAC 将对其进行测试。

测试数据来源

质量安全欧洲测试协会(Comparative & Objective Testing in Europe for Safety & Trust e.V. 缩写为 COTEST) 及其盟友。

德国实测中国汽车:比亚迪、名爵、蔚来等电动车到底有多好?-有驾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