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午刷手机,冷不丁看到问界和智界被“老头乐”三轮摩托偷家这事,差点噎了口水。你见过吗?本想着开着国产高端电车在马路上小风一吹,结果回头一查,自己那款和广场舞大爷的三轮摩托同名。气氛,突然有点诡异。
法务那边,估计正对着电脑屏幕头疼得快掉发。网上嘴仗打得凶,线下品牌却稀里糊涂被“老头乐”钻了空子。你别说,这场面和足球比赛临了个绝杀差不多,谁都没想到最后进球的是边上跑龙套的小哥。问界和智界这些年自诩高端,结果让县城三轮摩托用同款名字蹭了存在感,这事搁谁身上都得咬牙。SEO关键词得悄悄带一句:问界品牌危机,智界命名乌龙,老头乐三轮摩托。
说起问界和智界,前两年风头正劲,主打智能化、科技感,营销做得花样百出。可品牌这玩意最怕的就是一秒掉档。你以为买了辆问界,出去喝杯咖啡就能自带低调光环,谁能料到,有天会被邻居大爷骑着“同款”三轮摩托问一句:“小伙子,这车省不省油啊?”那种错愕,我敢打赌,和世界杯决赛门将扑空的表情差不多。
法务们估计现在都有点懵。都说品牌防线靠专利、靠公文,真到市场上,现实这锅粥,谁会想到被三轮摩托“背刺”?他们平时在网上和同行互怼,段子手体质上线,什么“我们品牌不怕碰瓷”都敢说。碰瓷?这回直接碰成亲戚了。谁还记得上个月新车发布会,现场灯光打得跟时装秀似的,结果现在,网友一张动图配文:“问界智界,老头乐同款。”评论区直接塌房,车主们都快自闭。
其实命名这个事,车圈向来是老大难。理想、小鹏、蔚来,谁不是绞尽脑汁整出个新词?偏偏问界和智界阴差阳错被“老头乐”截胡,三线小镇里,买菜大妈都能借用这段子。网络段子手们立马跟风,什么“问界智界,老头乐亲兄弟”、“下沉市场最强联动”,流量一波接一波。你要说品牌没受影响,那是真的睁眼说瞎话。数据显示,这事儿之后,问界和智界的品牌搜索热度掉了个小坡,三四线城市的品牌认知度直接被三轮摩托带了节奏。SEO关键词自然得提一句:品牌命名危机,新能源车舆论风波。
再往深里扒一扒,问界智界这波操作,活脱脱给其他新势力提了个醒。你再牛的专利、再复杂的注册流程,碰上中国市场的“搅局者”,小心被拿捏得死死的。别看高端品牌表面光鲜,真要遇上自带泥点子的“老头乐”,一夜回到解放前。就好像你踢足球练了十年,结果被刚会走路的小孩一个空门进球。你说气人不气人?
再换个角度,网友的戏也没少唱。微博、短视频、车友群,调侃段子漫天飞,有人说:“这不是老头乐,是高端乐。”还有人自嘲:“以后买问界,得顺便带上三轮驾照。”品牌方回应那叫一个无奈,舆论场就是这么现实,谁抢到话语权,谁就能左右风向。法务还是在网上忙着输出,线下的品牌形象却早被段子和表情包玩坏。这时候你就明白,市场和法律,根本不是一个频道。
行业老司机都懂,汽车市场的江湖,真刀真枪拼的不是谁嘴皮子溜,而是谁能在品牌认知这场心理战里站到最后。这年头,技术是加分项,名字才是门面。问界和智界曾经以为自己是主角,结果剧情反转,三轮摩托成了流量C位。历史上也不是没见过类似翻车。体育圈里,知名球星和路人撞脸,广告公司都得改剧本。消费市场,品牌撞名,认知混乱,一夜之间全网开盘,谁都不敢说自己稳。
想想这场面,车主们心理活动那叫一个丰富。刚买的新车,朋友圈还没晒够,结果家门口的老头乐先成了段子主角。“隔应”这个词,一下子变成了车圈流行语。再加上数据佐证,2024年上半年,问界智界在一线城市销量小涨,却在下沉市场被“老头乐”拉了后腿。美誉度跟着段子走,品牌方急得团团转,车主只能在群里自嘲。
你要问我怎么看?说实话,这事比起普通的品牌乌龙,更像一场心理战。高端品牌自带光环,但光环脆得很,舆论一波带走,剩下的只有一地鸡毛。中国市场就这样,什么都能拿来玩梗,什么都能用来翻盘。问界智界法务团队这回算是吃了个大亏,光靠嘴皮子真不顶用,得防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偷家大军”。
说到最后,倒不是要给谁下结论。倒想问问:你要是花了大价钱买辆问界智界,遇见广场上大爷大妈骑着“同款”三轮跟你打招呼,你啥感觉?还想不想自豪地说自己买的是高端?评论区随便喷,段子随便造。车圈江湖大戏,从没让人失望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