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日赚7000万,赛力斯狂涨271%,这17家车企赢麻了

刚过深夜12点,汽车圈被两份成绩单炸醒:比亚迪三季度营收首次超过特斯拉,单季净利润116亿元,相当于每天进账7000多万;赛力斯更狠,从前年亏损到今年前三季度狂赚40.38亿元,股价暴涨271%。

有人调侃这是“运气好”,翻完17家车企的财报后发现,中国车企利润总和竟不及丰田汽车的三分之一,这种增长背后,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赢家通吃,弱者出局。

比亚迪日赚7000万,赛力斯狂涨271%,这17家车企赢麻了-有驾

龙头车企的爆发,不是“躺赢”而是“硬啃”

比亚迪的爆发靠的是“全产业链自研”的笨功夫。电池用自家刀片电池,电控和芯片自己研发,甚至还能给其他品牌代工。

2024年比亚迪销量达427.21万辆,营收突破3000亿元,研发开支却高达201.8亿元,比净利润还多出近65亿元。

赛力斯的逆袭更像“借力打力”。与华为深度绑定后,问界系列用上华为的智驾技术和品牌背书,M9在50万以上豪华市场连拿销冠,直接帮赛力斯从亏损变成毛利率26.2%的“赚钱机器”。

新能源车从“可选”变成“必选”

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趋势已经挡不住。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40.9%,2025年4月单月渗透率更是冲上44%。 原因很简单:油电成本差拉大到让人无法拒绝。

一辆燃油车一年油费6000多元,电车只要1000出头,加上保养简单、牌照不限行,家庭购车直接跳过燃油车阶段。

产品体验更是降维打击。 L2级智驾在10万元以上车型中普及率接近70%,语音助手能听懂方言,甚至根据语气调节车内氛围。

比亚迪日赚7000万,赛力斯狂涨271%,这17家车企赢麻了-有驾

从“单打独斗”到“命运共同体”

增长的不只是整车厂,整个产业链都在吃肉。 威迈斯、威唐工业等零部件企业订单翻倍,合同负债增长超100%,说明车企正在疯狂下单备货。这种“订单-扩产-交付”的正循环,让产业链从“拉扯内耗”变成“绑在一起赚钱”。

海外市场成了第二战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585.9万辆,其中新能源占128.4万辆,插混车型出口暴涨1.9倍。

比亚迪、长城在东南亚建厂,赛力斯计划港股上市,都是去海外抢蛋糕。 连大众这种传统巨头都反向找小鹏合作,中国车企的技术输出已成常态。

赚钱的始终是少数派

尽管头部车企赚得盆满钵满,但行业“增收不增利”仍是常态。2024年上半年,30家主要上市车企净利润总和仅377亿元,不到丰田一家的三分之一。

上汽、广汽等传统巨头净利润大跌80%,核心问题在于燃油车拖累、新能源转型慢,在价格战中只能被动挨打。

这场增长的本质是“精准卡位”,要么像比亚迪死磕技术,要么像赛力斯找对伙伴,而那些犹豫不决的车企,连汤都喝不上。

比亚迪日赚7000万,赛力斯狂涨271%,这17家车企赢麻了-有驾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