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丐、隔音差,但皓影拿捏了中年人最致命的需求

不装了,摊牌了,本田皓影这个月又卖了一万多台。

这事儿魔幻在哪儿?魔幻在,都这个年头了,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快把车圈的桌子掀到太阳系外了,结果回头一看,本田这个“上古门派”的弟子,居然还能靠着一套祖传心法和一把看似平平无奇的铁剑,稳定地收割着市场。你说气不气人。

很多人说,皓影卖得好是因为终端优惠大。是,是是,优惠是挺大的,但隔壁家打骨折的也不少,怎么就皓影能稳定上万?这里面的水,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这压根不是性价比的问题,这是一场关于“品牌玄学”与“用户信仰”的终极对决。

皓影的核心卖点是什么?省油。讲真,这个词在今天这个“冰箱彩电大沙发”横飞的时代,听起来就像石器时代的人在讨论怎么把石头磨得更锋利一点。但你别笑,对于一大批被油价反复捶打的中年人来说,“省油”这两个字,就是刻在DNA里的圣经。

配置丐、隔音差,但皓影拿捏了中年人最致命的需求-有驾

我们来解构一下它的动力。那个1.5T的燃油版,纸面数据一看,142千瓦,243牛米,典中典,扔到国产阵营里,连提鞋都不配。但是,本田的工程师估计是开窍了,或者说他们压根就没想跟你卷参数。他们发现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什么零百加速,而是红绿灯前第一个冲出去的那个面子,以及在城市里走走停停时那种“随叫随到”的轻快感。

这套动力系统真正的灵魂,不在发动机,而在那个被本田工程师盘了十几年的祖传老汤——CVT变速箱。它就像一个精通人性的老油条,把发动机仅有的那点力气,全给你用在了起步那一下。你一脚油门下去,车“嗖”地一下就出去了,显得特别有劲。至于后面再加速?后面再说,反正第一印象已经拉满了。这是一种调校上的“障眼法”,但管用,就是管用。

然后是那个混动版,i-MMD。这玩意儿更有意思,你以为你买的是个混动,其实你买的是一个自带小型核反应堆的“电车”。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电机在驱动,发动机只负责在旁边默默发电,像个怨种。这就导致它的驾驶体验无限接近于电车,丝滑、安静、响应快。它就像一块压缩毛巾,平时看着小,一给油,能量“哗”一下就出来了,而且油耗低得让你怀疑人生。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娘的形象。

配置丐、隔音差,但皓影拿捏了中年人最致命的需求-有驾
配置丐、隔音差,但皓影拿捏了中年人最致命的需求-有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看车就看一点,一个月下来,这玩意儿能给我省多少去加油站排队的糟心时间。皓影混动,恰好就长在了这个痛点上。它告诉你,你不需要改变任何驾驶习惯,不需要找充电桩,但你能享受到电车的平顺和低到发指的油耗。这种“既要又要”的诱惑,对很多人来说是致命的。

配置丐、隔音差,但皓影拿捏了中年人最致命的需求-有驾

当然,这种信仰是要交税的,我们称之为“信仰税”。

皓影第一个被疯狂吐槽的点,就是隔音。高速上那个风噪,讲真,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车窗没关严实。搞得我一度以为自己的听力出了问题,还去挂了个耳鼻喉科。后来才发现,不是我的问题,是车的问题。这就像你买了个顶级门派的入门心法,练起来确实强身健体,但没有配套的金钟罩铁布衫,一上战场被人一嗓子吼过来,你照样得内伤。国产车现在都在卷什么?卷NVH,恨不得把车里做成录音棚。而皓影,仿佛还停留在“车只是个交通工具,能响就行”的上古时代。

这就是本田的“品牌玄学”在作祟。他们坚信,只要车头挂着那个“H”标,你就应该心甘情愿地忍受高速上能和你聊天的风噪,并将其理解为一种“路感清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第二个槽点,也是最让人心态爆炸的,低配的配置。都2024年了,快二十万的车,低配居然连倒车影像和雷达都没有。这简直是工业垃圾!我奶奶跳广场舞用的那个小音响,屏幕都比它的中控屏智能。

配置丐、隔音差,但皓影拿捏了中年人最致命的需求-有驾

这背后是什么逻辑?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对撞。国产车现在的打法是什么?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你还在考虑要不要给丐版加个倒车影像,人家直接把360全景、透明底盘、外加一个车载无人机给你塞进去了,价格还比你低。这就叫降维打击,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而本田的逻辑是,我的核心价值是我的三大件,是我的品牌,这些配置都是“花里胡哨”的东西,你可以自己加装嘛。

看到没,一个是在玩命,一个是在卖logo。这就是两种世界观的碰撞。买皓影的人,本质上是在用配置上的“不爽”,去换取内心深处对“本田”这个品牌的“安稳感”。这是一种近乎信仰的羁绊,虽然在外人看来,有点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最后我们聊聊那个所谓的智能化,Honda CONNECT 3.0和Honda SENSING 360。

这个智能座舱,讲真,就是个样子货。那个10.1英寸的屏幕,UI设计仿佛还停留在诺基亚塞班时代。语音识别?你得用标准的播音腔跟它说话,不然它就跟你装傻。它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告诉你,它支持CarLife。翻译一下就是:别折腾我了,求求你,用你自己的手机吧。

至于那个Honda SENSING 360,听名字很唬人,又是360又是SENSING的。功能上,也确实多了几个,比如能识别弯道帮你减速,能辅助你变道。但它的核心逻辑是什么?是“辅助”,是“提醒”。它就像一个在你耳边不停叨叨的副驾驶,而不是一个能帮你开车的“老司机”。你敢把手脚完全放开吗?你不敢。

配置丐、隔音差,但皓影拿捏了中年人最致命的需求-有驾

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里?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小区里的大爷敢横穿马路,只要外卖小哥敢逆行,任何实验室里跑出来的数据都是狗屁。本田显然深谙此道,所以它的辅助驾驶极其保守,它的逻辑是“不出事”永远大于“好用”。在它看来,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但自己的车不能主动撞上去。

配置丐、隔音差,但皓影拿捏了中年人最致命的需求-有驾

所以皓影的智能化是什么水平?是“薛定谔的智能”。在你需要它装点门面的时候,它有;在你真想用它救命的时候,你最好还是指望自己。而这,对于本田的目标用户来说,就够了。因为真正的信仰,是不需要逻辑的。他们买的不是一台车,而是一个写着“本田”二字的、可以移动的、省油的、巨大的确定性。

配置丐、隔音差,但皓影拿捏了中年人最致命的需求-有驾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