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得特别火,就是上汽旗下的智己品牌,推出了一款叫新一代LS6的车。
这车一出来,很多人都说,这增程式电动车的市场,恐怕是要变天了。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这台车拿出的几个关键数据,实在是有点“不讲道理”,直接打在了过去增程车主们最难受的几个点上。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又会给咱们普通买车的人带来什么影响。
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先明白,为啥增程式电动车这几年这么火,同时又让很多人又爱又恨。
所谓增程式,说白了,就是一辆装着大电池的电动车,但它还背着一个“充电宝”,这个充电宝就是一台小排量的汽油发动机。
平时在城里上下班,你就用电开,跟纯电动车一模一样,又安静又省钱,起步还快。
等到要出远门,跑个长途,怕路上找不到充电桩或者排队太久,这时候那个汽油“充电宝”就开始工作,烧油发电,让你能一直开下去,彻底没了里程焦虑。
这种设计,可以说是非常符合咱们国家地大物博、用车环境复杂的国情,既享受了电车的优点,又避免了电车的最大短板。
听起来很美好,对吧?
但问题就出在细节上。
在智己LS6出来之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增程车,那个纯电续航里程,普遍在200公里上下。
这个数字看着还行,但在实际生活中用起来,就有点尴尬了。
你想想,标称200公里,实际开的时候,你总不能每次都把电用光再充吧,再加上冬天开暖风、夏天开空调,续航还得打个折。
这么一算,可能也就开个一百几十公里,就得想着去充电了。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很多车主本来是冲着“用电省钱”去的,结果发现自己隔三差五就得找充电桩,充电的频率相当高,花在充电上的时间成本也不低。
那种纯电带来的从容和优雅,被频繁充电的烦恼给冲淡了不少。
尤其是在咱们北方,一到冬天,电池性能下降,续航“刷刷”地掉,充电速度还变得特别慢,那体验感就更差了。
还有一个痛点,就是跑高速的时候。
当电池的电量用得差不多了,进入所谓的“馈电”状态,那个汽油发动机就得一边发电驱动车子,一边还得给电池补点电,负担很重。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跑步,不仅要自己跑,还得背着另一个人跑,那能不费劲吗?
所以,很多增程车在高速上馈电行驶时,油耗并不低,有时候甚至比同级别的燃油SUV还要高。
这就让一些车主觉得有点亏,感觉自己买了个“油电两用”,结果用油的时候比纯油车还费。
好了,了解了这些背景,咱们再来看智己LS6干了什么。
它推出的这个“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就像一个拿着“手术刀”的医生,对准了刚才说的那些痛点,一刀一个,精准切除。
首先,最震撼的,就是它直接把纯电续航干到了450公里(CLTC标准)。
这是什么概念?
这已经不是小修小补了,这是质的飞跃。
450公里的纯电续航,对于绝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可能真的可以实现“一周充一次电”。
周一早上满电出门,每天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周末去个超市,开到周五,电池里可能还有电。
这样一来,这台车在90%以上的日常使用场景里,就是一辆彻头彻尾的纯电动车。
那个发动机,就真的成了一个只在长途旅行时才会启动的“备用电源”。
这种使用体验,和过去那种“用电两三天,用油跑长途”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它让增程车的“电”属性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了。
其次,针对充电慢和冬天性能差的问题,智己LS6直接上了个“王炸”级别的配置——800V超快充高压平台。
官方说,充电15分钟,就能增加310公里的续航。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在高速服务区,停好车,去上个厕所,买瓶水,回来坐进车里,一看续航,已经足够你跑到下一个目的地了。
这种补能效率,几乎和加油一样方便快捷,大大减轻了长途出行时的充电焦虑。
而且,它还特别考虑了北方的气候,宣称在零下20度的严寒天气里,电池电量依然能保持在90%,充电速度也不会大打折扣,这就给北方的朋友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再来看高速油耗。
智己LS6用了一台专门为增程系统开发的1.5T发动机,官方公布的亏电油耗是百公里5.32升。
对于一辆车长近5米的中大型SUV来说,这个油耗数据已经相当出色了,甚至比很多以省油著称的日系混动车还要低。
这下,即便是偶尔需要在高速上用油,车主心里也踏实多了,不用再担心自己开的是个“油老虎”。
如果说光有这些技术还不够震撼,那它的价格就真的是把市场的预期给彻底打破了。
在它公布价格之前,很多人都猜,堆了这么大的电池,还用上了800V平台,这车怎么也得卖到30万往上吧?
结果预售价一出来,两款增程版车型,起步价只要21.49万元。
这个价格,可以说直接把“长续航”和“超快充”这种过去被认为是高端纯电车才有的技术,拉到了一个非常亲民的主流消费区间。
当然,一辆车不能只看动力系统。
智己LS6在其他方面也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
比如说它的“灵蜥数字底盘”,听着很科幻,但有个功能特别实用,就是“智慧四轮转向”。
这让这台大车在掉头、停车的时候异常灵活,转弯半径小得能跟那些微型小车媲美,解决了很多人担心的“大车不好开”的问题。
车内的配置也很舍得下本,那个超大的5K中控屏幕,清晰得像个大电视,再加上副驾驶的娱乐屏和21个扬声器,整个座舱的科技感和豪华感都营造得非常到位。
在智能驾驶方面,它也跟上了主流,提车就能用上不需要高精地图的辅助驾驶功能,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上能帮司机分担很多驾驶任务,而且硬件上已经为未来的更高阶功能做好了准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