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与智能化深度转型的关键期,奇瑞以技术创新为矛,在2025全球创新大会上凭借固态电池与 48% 热效率发动机两大突破,既刷新行业技术天花板,更夯实全球化布局根基,彰显硬核行业实力。
【创新·智领全球 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
作为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核心痛点,电池安全一直是行业攻关的重点。奇瑞犀牛S全固态电池,用极限测试打破安全边界。面对“针刺、电钻”等极端场景,该电池始终保持“不起火、不爆炸”的稳定表现,从材料开发到系统集成实现全产业链突破。其电芯采用自熄固态电解质,结构件三维绝缘防护设计可承受50%挤压变形仍保持功能,远超行业15%的平均水平,更能在挤压变形50%+100%浸水后正常放电。这种“皮实耐用”的安全性能,不仅回应了全球用户对电池安全的关切,更让奇瑞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竞争中掌握了安全话语权。
【奇瑞犀牛S全固态电池】
动力效率领域,奇瑞同样实现“质变式”突破。鲲鹏天擎发动机以48%热效率登顶全球,打破主流发动机38%-45%热效率瓶颈。这一突破源于多项颠覆性技术:26:1 超高膨胀比通过 “双曲三联动” 机构实现,搭配绝热涂层技术与 35% EGR 率,让燃油效能极致发挥。数据显示,热效率每提高1%,整车油耗降低2.5%,搭载该发动机的混动车型有望迈入油耗“1时代”,逼近纯电动车能耗成本,为全球用户带来长期经济性,依托出口优势更能推动技术全球普惠,巩固“中国混动看奇瑞”地位。
【鲲鹏天擎发动机】
两大核心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奇瑞全球技术创新体系的必然成果。3万名研发工程师、8大全球研发中心构建的协同网络,以及“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技术战略,支撑奇瑞持续输出领先技术。如今,技术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全球化竞争力,奇瑞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5年9月底全球累计用户超1772万,海外用户超543万,欧洲市场1-9月销量同比增长超2倍。
从固态电池破解安全难题、叩开高端市场大门,到48%热效率发动机能效革新、提升全球用户经济性,奇瑞的双技术突破,不仅使其在全球汽车产业技术竞赛中占据领先,更成为品牌链接全球市场、赢得用户信任的关键基石,为全球化布局按下“加速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