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大爆料!
哥几个,今天咱们聊点儿硬核的——增程式电动车。
这玩意儿,有人把它当救星,也有人把它当笑话。
到底咋回事儿?
今天,老用车社就来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咱们也当回“老司机”,好好分析分析这增程式的“前世今生”!
话说这增程式电动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玄乎?
简单来说,它就像个“自带发电站”的电动车。
车里头有个发动机,但它不是直接驱动车轮的,而是用来发电,给电池充电,然后再由电机驱动车子。
有点儿像手机充电宝,没电了就用充电宝充,但手机本身还是靠电池驱动。
这玩意儿的历史,追溯起来可比咱们想象的要早。
早在二战时期,有些坦克就用了类似的技术,用发动机发电,驱动履带。
那时候,条件有限,技术也不成熟,发动机的效率低得可怜,油耗也高得吓人。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增程式电动车也慢慢地走进了咱们的视野。
但说实话,早期的增程式车型,确实让人有点儿“失望”。
早期的增程器,热效率低得可怜,亏电油耗简直是“油老虎”。
再加上一些厂家为了“省银子”,用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发动机,更是让人觉得这玩意儿“不靠谱”。
所以,那时候,网上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调侃,说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但,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啊!现在的增程式电动车,可不一样了!
头一个,发动机的技术有了大大的提升。
很多车企都开始自己鼓捣增程器,热效率也越来越高。
比如,阿维塔07的昆仑增程器,热效率据说能达到44.39%,这都快赶上一些插电混动车型的水平了!
还有一些车企,比如理想,他们的增程器,据说可以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下稳定发电,这可是真家伙啊!
第二个,能量转换的效率也越来越高。
虽然增程式需要经历“燃油→发电→驱动”的两次能量转换,理论上会有一些损耗,但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在城市里,增程式的油耗表现,往往比传统的燃油车要好得多,甚至可以和插电混动车型一较高下。
说到这儿,肯定有哥们儿要问了:“那到底谁家的增程式更省油呢?” 别急,咱们这就来好好扒一扒。
咱们先来看看一些主流的增程式车型,它们在WLTC工况下的油耗数据:
阿维塔07:0.63L/100km
理想L9:5.9L/100km
问界M8:6.6L/100km
比亚迪唐DM-i(插混):5.5L/100km
丰田汉兰达双擎(非插混):5.97L/100km
看到了吧?数据说话!
从数据上来说,增程式电动车的综合油耗,确实是比插电混动和非插混车型要低。
特别是阿维塔07,0.63L/100km的油耗,简直是刷新了纪录!
这说明,在日常使用中,增程式电动车确实能给咱们省不少油钱!
当然,这只是官方数据。
实际使用中,油耗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你的开车习惯,路况,等等。
比如,在高速上跑,增程式的油耗可能会略高一些。
但总的来说,增程式电动车在城市里开,优势非常明显。
它不仅能带来更低的能耗,还能带来更好的静谧性。
想想,每天上下班,开着一辆几乎无声的车,是不是很舒坦?
那么,增程式电动车到底是不是“落后技术”呢?
我觉得,咱们不能一棍子打死。
与其说它是“落后技术”,不如说它是一种“场景化解决方案”。
它更适合那些住在城市里,有充电条件,但又不想被“里程焦虑”困扰的人。
清华大学的帅石金教授就说过,增程式将成为未来汽车的主力技术之一,尤其是在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更是大有可为。
当然,增程式电动车也并非完美。
它也有一些不足,比如高速行驶时的油耗会略高,发动机的噪音控制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但,人无完人,车也一样!
目前,很多车企都在努力提升增程式的技术水平。
他们通过提高增程器的热效率,优化智能化管理,来提升增程式的竞争力。
比如,长安深蓝的“原力增程”,号称1升油可以发电3.3度,这可是相当厉害了!
未来,随着甲醇等绿色燃料的普及,增程式有望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成为环保目标下的重要技术路径。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对增程式电动车有没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经常在城市里跑,有充电条件,又不想被“里程焦虑”困扰,那么增程式电动车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想问问老铁们,你们开的都是什么车?
你们觉得增程式电动车咋样?
在评论区里分享一下你的用车体验吧!
咱们一起聊聊!
对了,我最近看到一个哥们儿,他买了辆增程式电动车,结果被他媳妇儿吐槽说:“你买了个烧油的电动车,这不是多此一举嘛!” 结果,他开着这车,每天上下班,周末还能出去玩,一个月下来,油费比以前省了一大半,他媳妇儿的态度也180度大转弯了,天天夸他“会过日子”!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