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 日上午,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通过社交平台宣布:2025 年 7 月小米汽车交付量突破 30,000 台,同比增长 200%,环比提升 20%。这一成绩使小米仅用 15 个月就完成累计 30 万台交付,远超特斯拉 Model Y 同期 17 万台的表现。
雷军个人微博截图(粉丝数 1120 万)
7 月交付量排行榜(数据来源:第一财经)
品牌
交付量
同比增幅
核心车型
零跑 50,129 +126% C10/B10
小鹏 36,717 +229% G6/X9
小米 30,000 +200% YU7/SU7
理想 30,731 -40% L 系列
小米汽车已连续 6 个月交付破 2 万,其中YU7 贡献 60% 交付量。这款定价 25.35-32.99 万元的中大型 SUV,上市 18 小时锁单 24 万台,创全球汽车行业纪录。
核心参数对比表
维度
小米 YU7 Max
特斯拉 Model Y
售价 32.99 万元 33.99 万元
续航 835km(CLTC) 715km(CLTC)
智能驾驶 激光雷达 + 700TOPS 纯视觉 + 144TOPS
充电速度 11 分钟 10%-80% 25 分钟 10%-80%
小米 YU7 蓝色轿跑式外观(官方宣传图)
用户画像显示:30-35 岁家庭用户占比 62%,科技公司员工首选(字节 / 腾讯 / 阿里车主占比 28%)。后排双屏娱乐系统(如下图)成为家庭用户增换购的核心动因。
后排双屏设计,支持独立影音娱乐
北京亦庄二期工厂投产后,小米汽车年产能提升至 35 万台,三期工厂(规划年产能 45 万台)预计 2026 年投产。生产线采用9100 吨一体化压铸技术,零部件库存周转率达 8.5 次(行业平均 6.2 次)。
自动化生产线火花四溅,机器人焊接精度达 0.02mm
尽管当前 YU7 交付周期仍需 40-60 周,但彭博分析师预测:2026 年小米汽车销量或达 78.2 万辆,有望超越特斯拉中国成为国内新能源销冠。
小米汽车通过HyperOS 系统实现手机、家居、汽车跨设备联动,用户复购率达 38%。车机系统每周迭代,60% 新增功能来自用户提案,如 "车载 KTV" 功能上线后使用率达 72%。
雷军在内部信中强调:"智能汽车竞争的本质是生态之战。" 随着 2027 年出海计划启动,小米或将成为首个真正挑战特斯拉全球地位的中国品牌。
互动投票:你认为小米汽车 2025 年能否达成 35 万台交付目标?
A. 毫无压力 B. 险胜达成 C. 产能瓶颈难突破
(数据来源:证券时报、彭博经济研究、小米汽车官方披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