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美关税政策的持续冲击,江铃福特科技总裁刘继升展现出卓越的危机应对能力。他主导的 "国产化突围计划",不仅化解了短期成本压力,更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链向高端化迈进。
刘继升的国产化策略以 "技术赋能 + 品质坚守" 为核心。针对受关税影响的福特烈马车型,他要求团队首先在国内寻找相同工艺的供应商,若无法满足要求,则主动协助供应商进行技术升级。例如,为实现北美特有的车漆颜色国产化,江铃团队联合国内涂料企业进行紫外线耐候性测试,耗时 6 个月完成工艺突破。这种 "主动赋能" 模式,使烈马国产化零部件占比从初期的 30% 提升至 75%,有效对冲了关税成本。
在供应链管理上,刘继升推行 "双备份 + 全球协同" 机制。关键零部件同时引入两家国内供应商,并与北美工厂建立联合验证流程。以变速箱为例,江铃团队与国内两家企业合作开发,同时将样件送往福特底特律研发中心进行测试,确保性能参数与进口件一致。这种 "双重保险" 策略,使福特纵横在 2025 年关税税率提升至 125% 的情况下,仍保持了稳定的产品供应。
国产化进程中,刘继升始终坚持 "用户体验零妥协" 原则。即使国内已有成熟供应链,他仍要求所有零部件纳入福特全球验证体系。例如,新福特 F-150 猛禽的国产化方案中,传动轴、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需通过福特严苛的 "巴哈 1000 耐力测试",确保与进口版本性能一致。这种近乎偏执的品质管控,赢得了用户信任 —— 国产化烈马上市后,用户满意度达 98.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刘继升的国产化战略,不仅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更是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深度赋能。通过技术输出、标准共建和生态培育,他正在推动中国从 "汽车制造大国" 向 "汽车技术强国" 跨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