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闯关提速:技术难题未解,车企为何纷纷盯上新“风口”?

最近固态电池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清华和天津大学联合搞了个大新闻,在《自然》杂志上发文,说他们研发出一种“外柔内刚”的电池界面,能让固态电池在零下三十度也跑个七千小时以上。这可是破了传统固态电池容易脆裂的难题,听着就厉害。

固态电池闯关提速:技术难题未解,车企为何纷纷盯上新“风口”?-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车企们可不是吃素的。长安汽车说2026年就敢装固态电池试试,蜂巢能源更是计划明年四季度就试产半固态电池。日产、本田这些老牌车企也纷纷表态要搞试生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估计得保守点,说全固态电池2027年才能开始装车验证,真正大规模用起来还得再等五到十年,2030年才可能实现量产。

但现实情况是啥呢?固态电池虽然听着美好,可生产过程复杂得要命,成本也高得吓人。现在液态锂电池成本每瓦时才五毛钱,固态电池材料成本却要两块多。技术路线更是让人头大,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路线争得不可开交。欧阳明高说全球研究都慢慢集中到硫化物路线上来了。

固态电池闯关提速:技术难题未解,车企为何纷纷盯上新“风口”?-有驾

好在人工智能也来帮忙了,全固态电池AI大模型能智能匹配材料体系、选优设计参数,效率能提升一到两个数量级,研发费用还能省七成到八成。所以现在行业里流行“半固态先行、全固态跟进”的策略,像上汽MG4、广汽埃安昊铂HT这些车已经开始用半固态电池了。

但别高兴得太早。比亚迪、宁德时代、丰田、宝马这些大厂都把固态电池量产计划往后推迟了,普遍说得到2030年才能大规模用上。为啥?核心技术难点还没搞定,成本太高下不了车。说到底,技术没突破就急着量产,这不耍流氓嘛?

固态电池闯关提速:技术难题未解,车企为何纷纷盯上新“风口”?-有驾

市场倒是热情得很,2025年上半年就超过两百亿资金砸进了固态电池赛道。但工程师们还在实验室里跟微米级的材料缺陷较劲。技术革命从来都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固态电池产业化之路虽然充满希望,但还得脚踏实地。

吃瓜群众突然悟了...固态电池这事儿,到底是该先搞技术还是先冲市场?

固态电池闯关提速:技术难题未解,车企为何纷纷盯上新“风口”?-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